肖學軍
梳理材料中的角色,多向輻射法
有時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蘊含的觀點并不是唯一的,所以我們既可以著眼于甲事物立意,也可以著眼于乙事物立意,還可以著眼于甲乙兩事物的關(guān)系立意;既可以聯(lián)系事物(對象)的正面立意,也可以聯(lián)系其側(cè)面和反面立意。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結(jié)論,因此,我們要學會多角度審視材料。
【文題呈現(xiàn)】
一人帶雞蛋在市場販售,他在紙板上寫著:“新鮮雞蛋在此銷售?!庇腥诉^來對他說:“老兄,何必加‘新鮮兩個字,難道你賣的雞蛋不新鮮嗎?”他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鮮”兩個字涂掉了。不久,又有人對他說:“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這里賣,還會去哪兒賣?”他也覺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一會兒,一個老太太過來對他說:“‘銷售是多余的,不是賣的,難道會是送的嗎?”他又把“銷售”擦掉了。
這時來了一個人,對他說:“你真是多此一舉,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雞蛋,何必寫上‘雞蛋兩個字呢?”結(jié)果他涂掉了所有的字。
【審題分析】
這則新材料角色有兩個:“賣雞蛋的”、路人。立意可從“賣雞蛋的”的角度:做事要有主見,不要被他人的意見左右;亦可從路人的角度:對別人提建議要慎重;從材料的整體看:既要有自己主見,又要善于吸取別人的意見。
【提綱】
堅持自我是一朵絢爛的精神之花
開頭:概括材料,引出中心論點。
分論點1:生活中,很多人一直堅持著自我,從未放棄。(例證法,喬治桑塔亞納)
分論點2:堅持自我?guī)淼牟粌H僅是快樂,也更有可能獲得成功。(白宮管家尤倫)
分論點3:辯證說理。(堅持自我與學會適當妥協(xié))
結(jié)尾:總結(jié)上文。
異中求同(同中求異)運用求異同法
多則材料作文在提煉觀點時,其方法是先逐則分析材料的內(nèi)涵(或意義點),然后比較幾則材料的內(nèi)涵(或意義點),找出共同點,這共同點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蛘呦确治龈鲃t材料的內(nèi)涵,再比較出相異點,這相異點也可作為這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
【文題呈現(xiàn)】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
除非你們改變,像小孩一樣,否則,你們絕不能成為天國的子民。(耶穌)
那些在名利場上折騰的人,他們既然聽不見自己的聲音,就更聽不見靈魂的聲音了。(周國平)
【審題分析】
這是一道多則材料作文題。第一則材料的觀點是“安貧樂道”,不是安于窮困,更不是不思進取,自甘墮落,頹廢絕望;而是即使貧窮,也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
第二則材料重在抓住關(guān)鍵詞“像孩子一樣”。孩子有哪些特征?孩子剛剛從天國來到人間,一切世俗的價值尚未在他的身上和心中堆積,他基本上一無所有。在此意義上,孩子的特點是單純。由此可以提煉出這樣的觀點:崇尚簡單的生活;保持生命的單純、心靈的純凈。
第三則材料強調(diào)保持生命的本真,注重內(nèi)在生活。
【提綱】
崇尚簡單
開頭:引材料1,提出中心論點。接著解釋什么是崇尚簡單。然后分析崇尚簡單的意義。
分論點1:崇尚簡單可以使人變得淡泊寧靜。
分論點2:崇尚簡單不僅僅是一種高雅的追求,更是一種珍貴的品質(zhì)。
分論點3:崇尚簡單不但是一種品質(zhì),更是一種對于自身靈魂的升華。
結(jié)尾:總結(jié)上文。
綜合權(quán)衡,運用互補法
有些材料性質(zhì)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為補充的,只有將它們疊加起來,才能提煉出正確的觀點。這就是互補疊加法。
【文題呈現(xiàn)】
①佛羅倫薩詩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②波蘭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
【審題分析】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強調(diào)要有堅定的信念;材料②“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是講走路時要有虛心求教的精神,要聽從他人指導。兩者誰是誰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兩者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若將兩者結(jié)合起來,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念,又要有“常問路”的虛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提綱】
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
開頭:設(shè)問句式,提出問題:如何才不會迷失方向?常問路。
分論點1:相信自己對一個人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分論點2:僅僅是相信自己是不夠的,我們還應當相信別人,多聽取他人的意見。
結(jié)尾:總結(jié)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