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成海
(新疆師范大學新疆少數(shù)民族現(xiàn)代化研究中心 烏魯木齊 830017)
流沙西域 餞日東邊:論“二太子”察合臺
咸成海
(新疆師范大學新疆少數(shù)民族現(xiàn)代化研究中心 烏魯木齊 830017)
察合臺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汗國的開創(chuàng)者,其汗國立國于包括我國新疆在內的中亞地區(qū)。成吉思汗四子中,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的《元史》唯獨未給次子察合臺立傳。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察合臺的研究亦相當薄弱,國內尚無專門系統(tǒng)研究察合臺的論文,通過對察合臺的研究,有助于我們全面地認知中亞史、新疆史、西北少數(shù)民族史、西北地區(qū)與祖國內地的關系史。
察合臺 大蒙古國 察合臺汗國 西域
察合臺(1186—1242)為元太祖次子,周良霄的《察合臺》是一篇對察合臺的簡介[1]71,國內對察合臺進行研究的論著相當少,劉迎勝的《察合臺汗國史研究》是一部描述察合臺汗國史和元代西域的通史性著作,該書在重點研究早期察合臺汗國在蒙古國內的地位時,主要從政治角度論述了察合臺其人[2]。拓和提·莫扎提的《中世紀維吾爾社會》一書中涉及察合臺的內容則簡單敘述了其掌扎撒(政令)和性格特征[3]。本文著重于學術界忽略的問題,試圖從其品質、性格、成吉思汗逝后皇位繼承中的特殊作用、汗國治理、婚姻生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較為全面地論述這個皇子在大蒙古國時期的歷史中所產生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分析其對西域歷史發(fā)展的重大影響。
察合臺性格嚴厲、勇猛而又剛強。因其“性剛”,難免遇事沖動,父對其不放心,于是,使“闊闊搠思輔導之,其后分封西域,又使受教于博爾術”[4]495。博爾術對成吉思汗一直忠心耿耿,成吉思汗對其也極敬重,無疑,師傅們的教誨對性格急躁的皇子察合臺的成長是有幫助的。1211年2月,“蒙古汗偕其四子術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同出兵”攻金[5]49?!岸?,皇子術赤、察合臺、窩闊臺分徇云內、東勝、武、朔等州,下之。”[6]151219年,成吉思汗率軍西征,其中察合臺、窩闊臺率一支軍隊圍攻花剌子模的訛答剌(錫爾河以北),次年2月將其攻陷。接著,察合臺與術赤、窩闊臺聯(lián)合行動攻克花剌子模舊都玉龍杰赤。1224年,蒙古軍勝利東返,第一次西征結束。察合臺跟隨父親東征西討,作戰(zhàn)勇敢,建立了豐功偉績,在戰(zhàn)火中成長,在戰(zhàn)爭中受到鍛煉,因此,長年戎馬倥傯的他稱得上“是一位習慣于軍隊生活的好戰(zhàn)士”[7]358。
成吉思汗根據(jù)四個嫡子每人的性格,各分配了一項職務給他們,其中察合臺的職務是“掌扎撒和法律,既管它的實施,又管對那些犯法者的懲處”[8]32。知子莫若父,“成吉思汗以其子察合臺秉性嚴肅,特命其監(jiān)督法令之施行”[5]115。由于察合臺負責執(zhí)掌扎撒,而且執(zhí)法嚴格,不徇私情,所以,“他的臣民秩序井然”[8]272。他忠實地維護成吉思汗扎撒的威嚴和不可侵犯性,使西域穆斯林的生活習慣遭到很大程度的影響。“察合臺長于聽訟明斷,人不敢欺,為部人所稱服?!盵4]495
察合臺用己所長,對父汗安排的任務干得相當出色。在自己的封地內,“察合臺并不熱衷于征服,而是忠實地執(zhí)行成吉思汗的政令(扎撒)”[9]218??傊?,在維護大蒙古國法律的尊嚴上,察合臺“性格嚴酷,是位剛正不阿的執(zhí)法者”[10]144。同時,察合臺于執(zhí)行扎撒過程中,亦有過分之處,例如他“制定的一些法律是如此嚴酷,以致人人都感到壓抑”[10]144。
成吉思汗決意向花剌子模討還血債,在上馬出征前,召集諸子、諸將舉行了商討西征事宜的忽里臺。會議上,深謀遠慮的也遂妃子向成吉思汗進奏。她向成吉思汗提出了關乎大蒙古國國政的一條重要建議:“大汗您,越高山,渡大河,長途遠征,只想平定諸國。但有生之物皆無常,一旦您大樹般的身體突然傾倒,您那織麻般團結起來的百姓,交給誰掌管?一旦您柱石般的身體突然傾倒,您那雀群般的百姓,交給誰掌管?”[11]463-464
此時,年近花甲的成吉思汗經也遂提醒,猛然意識到解決汗位繼承問題的緊迫性。術赤為長子,父親讓他先發(fā)言,術赤未及開口,察合臺以為其出身不光彩,于是憤憤不平:“父汗讓術赤說話,莫不是要傳位給他?我們怎能讓這篾兒乞惕野種管治?”[11]464察合臺之言引起二人爭吵和扭打,為了讓雙方冷靜,察合臺的師傅闊闊搠思對察合臺的不當言論提出嚴厲批評:“察阿歹,你為什么這么急躁?你父汗在他的兒子之中,指望著你啊!你們出生之前,有星的天空旋轉,諸部落混戰(zhàn),沒有人進入自己的臥室,都去互相搶劫。有草皮的大地翻轉,諸部落紛戰(zhàn),沒有人睡進自己的被窩,都去互相攻殺。那時,你母親不是[與篾兒乞惕人]有意相思而做出的,而是不幸的遭遇所造成的;并非偷偷摸摸干的,是戰(zhàn)爭環(huán)境造成的;并非相愛而做出的,而是在戰(zhàn)爭中造成的無可奈何的事。”[11]465
由是觀之,術赤并非成吉思汗親生之子,是他新婚后被搶走的妻子,與強娶她的篾兒乞惕人赤勒格兒·孛闊所生。察合臺公然指責術赤出身血統(tǒng)問題,說明在長時間內不少人對此事的懷疑和議論,傳到察合臺耳中,使他對此事深信進而對術赤另眼相看。
為了讓察合臺明白母親曾經所受的苦難,闊闊搠思進一步勸慰說服他:“察阿歹,你怎么可以胡言亂語,使你賢明的母后寒心?你們都是從她腹中所生下的孩子,你們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你不可以責怪熱愛你的母親,使她傷心;你不可以抱怨你的生身之母,指責她所悔恨的事。當你父汗創(chuàng)建這個國家時,你母親與他同歷艱辛。他們同生死,共命運,從來沒有三心二意。他們以衣袖為枕,衣襟為巾,涎水為飲,牙縫中肉為食。額上的汗直冒上額頭,小心謹慎地向前走。你母親緊裹固姑冠,嚴束其衣帶,忍饑挨餓地養(yǎng)育你們。從你們不會走路時開始,把你們養(yǎng)育長大,使你們成為男子漢,希望你們上進。賢后之心,如日之明,如海之寬?!盵11]465闊闊搠思所言不但為孛爾帖的不幸遭遇做了全面的辯護,而且平息了雙方的情緒。從此事可以看出,察合臺性格中的無情、魯莽、沖動的弱點。知子莫若父,作為父親,成吉思汗擔心死后會出現(xiàn)諸子爭位的慘劇,故成吉思汗大漸已近之時召集在近處的窩闊臺和拖雷密談,立下遺囑,定窩闊臺為大汗位的繼承人,并警告說:“從今以后,你們不可更改我的命令。察合臺不在這里,如果他在我死后,違背我的話,在國內引起紛爭,那可真不得了?!盵12]319當時成吉思汗安排察合臺在遠方漠北管轄大帳后方的軍隊。
察合臺在成吉思汗葬禮之后,開始回到自己的兀魯思主持政務,一直到他去世為止。察合臺因循守舊,對其父委任他執(zhí)掌扎撒始終忠實地履行,凡事都遵守扎撒,不敢有所違犯。在窩闊臺繼任大汗的問題上,察合臺依照成吉思汗生前的遺愿堅定地支持窩闊臺繼位大汗。這使得察合臺被尊為“皇兄”,窩闊臺大汗“經常派去使者就一切重大事件和察合臺商議,沒有他的意見和同意就不處理這些大事”[13]179。有一次,察合臺與窩闊臺大汗賽馬,察合臺獲勝。但察合臺回去思考之后,認為這是對大汗的不敬,為了防止其他人效仿,次日早上,察合臺便去向窩闊臺大汗請罪,并說:“我們全體宗親在忽里勒臺上約定并且宣過誓,讓窩闊臺當合罕,我們遵循順從之道而行,不得以任何借口反抗他,與他相爭。昨天我與他打賭,并且在競賽中讓馬疾馳。難道我們應當與合罕打賭嗎?因此,我有罪,我來承認自己的罪,以便受到處分?;驓⒒蛘龋伤袥Q?!盵13]180看到哥哥的坦誠態(tài)度,窩闊臺大汗高興地原諒了他。事后,察合臺向全體宗王大臣們講述了此事,以此來警醒他人:對待窩闊臺大汗要俯首聽命,要順從大汗的旨意,不得有任何逾越君臣界限的行為。
察合臺與弟窩闊臺關系融洽,互相信任,互相尊敬,耶律楚才建議察合臺對弟窩闊臺行君臣之禮,察合臺聽之,并始終遵從,“盡管他是兄長,仍然對窩闊臺合罕十分尊敬,并極其遵守臣禮所應遵守的一切細節(jié)”[13]178。窩闊臺因而更加敬重他,“太宗敬禮察合臺,每事必咨之”,其中包括“遣諸王長子從拔都征斡羅斯,及立中外站赤”這樣的大事,都是經察合臺贊同,窩闊臺才下令實施的[4]495。
天山地區(qū)在察合臺兀魯思(封地)境內。1220年,長春真人丘處機受成吉思汗之召動身西游中亞傳道,曾記載天山地區(qū)曰:“晨起西南行,約二十里,忽有大池,方圓幾二百里,雪峰環(huán)之,倒影池中。師名之曰‘天池’。沿池正南下,左右峰巒峭拔,松樺陰森,高逾百尺,自巔及麓,何啻萬株。眾流入峽,奔騰洶涌,曲折彎環(huán),可六七十里。二太子扈從西征,始鑿石理道,刊木為四十八橋,橋可并車。薄暮宿峽中。翌日方出,入東西大川,水草盈秀,天氣似春,稍有桑棗?!盵6]11察合臺兀魯思地域西至阿姆河流域,“從畏吾爾地起,至撒麻耳干和不花剌止,他的居住地在阿力麻里境內的忽牙思”,東接畏吾爾西境,西越阿姆河流域,南與印度相接,北到花剌子模和塔爾巴哈臺山,與術赤兀魯思和窩闊臺兀魯思相接[8]34。
成吉思汗去世后,三個兒子及去世的術赤的后代便各自回自己的兀魯思去治理朝政。按照蒙古舊俗,各兀魯思的汗都是由大汗委任的,各兀魯思之主無權決定本兀魯思的汗位繼承事宜。這種大汗委任兀魯思汗的制度一直延續(xù)至蒙哥去世。也就是說,各兀魯思都承認自己是大汗的宗藩,都對大汗遵行宗藩之禮,大汗對各兀魯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大汗對各兀魯思行使宗主權是宗主與藩屬之間政治關系的一個重要標志。“元初以武功定天下,四方鎮(zhèn)戍之兵亦重矣。然自其始而觀之,則太祖、太宗相繼以有西域、中原,而攻取之際,屯兵蓋無定向,其制殆不可考也?!盵6]2538察合臺不僅是其兀魯思的統(tǒng)治者,而且還是大蒙古國鎮(zhèn)守西域邊關的宗王,手握大軍,所轄地區(qū)富庶而遼闊,再加上他與窩闊臺大汗私交甚篤,有功于窩闊臺大汗的即位,因此,察合臺在窩闊臺時代成為位高權重的人物,這樣一來,察合臺在鎮(zhèn)守西域和管理自己兀魯思之時,不免產生居功自傲、獨霸一方的想法。
察合臺兀魯思的冬夏營地均在伊犁河流域,其中冬營地是在馬拉什克亦拉,夏營地在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當時的西域在接近河流、水源的地方有許多綠洲,土壤肥沃,適宜耕種,非常富庶,形成了定居民族聚居的城市農耕地區(qū)。而察合臺的封地只限于這一地區(qū)的草原地帶。這一地區(qū)的城市農耕地區(qū)并不屬于察合臺所有,因為按蒙古舊俗,城市農耕地區(qū)得到的利益由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成員共同分享。其辦法是,把這些地方的民戶按一定比例在黃金家族中分配。察合臺及其后裔們基本上還是屬于保守的蒙古統(tǒng)治者。與拖雷家族相比,“察合臺人代表了蒙古文化的落后方面”[7]451。他們依舊迷戀草原生活,對城市生活不感興趣?!芭c其余幾個兀魯思的親屬們相比,他們在更長時期內完全不懂都市生活,對它的需求和用途缺乏任何了解?!盵7]451由于他們居住在草原,又對伊斯蘭文化采取敵視的態(tài)度,因而他們被伊斯蘭文化同化的過程是比較緩慢的。
大蒙古國時期,從成吉思汗至蒙哥大汗各兀魯思的財政、軍政大權皆掌握于大汗手中。中原漢地、河中地區(qū)以及阿姆河以西諸地,由大汗指派官員編籍民戶,征收賦稅。軍政大權則由大汗派去的鎮(zhèn)戍軍將領和達魯花赤掌握;大汗有統(tǒng)領全國軍隊的權力,戰(zhàn)時下令征召各宗支的軍隊出征。不經大汗同意,諸王無權將其領地分封給他人。河中地區(qū)雖然是察合臺的封地,但察合臺只負責管轄草原地帶。早在西征時期,成吉思汗就把河中地區(qū)的一些城市委任達魯花赤來進行管理,同時任命牙老瓦赤負責突厥斯坦和河中城市農耕地區(qū)的行政和財政事務。這些城市農耕地區(qū)的官員都是由大汗任命的,他們只向大汗負責,不受察合臺的節(jié)制,察合臺無權對他們進行任免。成吉思汗“一如眾望所歸,這些州邑的權柄,歸諸大丞相牙老瓦赤及其孝順兒子異密麻速忽畢有才干的掌握中。因他們公正治理,他們恢復了該地的損毀,給那些說什么‘良醫(yī)治不好時間造成的創(chuàng)傷’的敵人一記耳光”[8]78。牙老瓦赤成為被征服的花剌子模國的管理者。窩闊臺大汗統(tǒng)治時期,察合臺汗國發(fā)生了一起“賜地風波”。察合臺曾經未經窩闊臺大汗的許可擅自把歸于牙老瓦赤管轄的一部分河中地區(qū)賜予了他人。牙老瓦赤便立即將此事上報給窩闊臺大汗,窩闊臺大汗下詔質問察合臺并要求他解釋,察合臺被迫向皇兄認錯,態(tài)度誠懇地回復道:“我考慮不周,輕舉妄動;我沒有什么可回答的,既然大汗命令我寫出來,我就把這件事寫出了一些。”[13]191窩闊臺大汗看后轉怒為喜,接受了察合臺的道歉,但是為緩和矛盾,窩闊臺大汗最終還是把那個地區(qū)送給了察合臺作為封地。這已經顯露出鎮(zhèn)守邊關的宗王和大汗之間權力斗爭的端倪。通過這件事,察合臺對告密的牙老瓦赤恨之入骨,窩闊臺大汗只得于1241年將牙老瓦赤調到中原管理漢地事務,由牙老瓦赤之子馬思忽惕伯(麻速忽)接替其父的職務,繼續(xù)為大汗管理突厥斯坦和河中地區(qū)事務。
在蒙古各兀魯思內,實際上運行著兩種官員體系:一種是大汗直接委任的官員體系;另一種是各兀魯思汗自己任命的官員體系。大汗直接委任的官員直接向大汗負責,各兀魯思汗無權任免。各兀魯思汗自己任命的官員則由各兀魯思汗自由任免。由于兩種官員在同一地區(qū)行使職權,所以導致中央和地方在權力行使上不免要出現(xiàn)摩擦和相矛盾的地方。某種程度上,這種內耗削弱了統(tǒng)治。
輔佐察合臺治理中亞政務的主要有四個文臣。他們是:維即兒、哈巴失·阿迷的、撒迦吉、哈刺察兒。維即兒是漢人。成吉思汗對金朝作戰(zhàn)的收獲之一是招降了一批漢族、契丹族、女真族的文人、武將、工匠、醫(yī)生等。因漢人“在元代通常是指代原金朝統(tǒng)治下的各族居民”[14]61,故維吉爾很可能出自金朝的漢族、契丹族或女真族。他非常聰明和機智,能言善辯,因此,深得察合臺的寵信,其地位當然高于察合臺的其他任何異密。當維即兒懷疑察合臺的一名妃子與人私通時,未經請示察合臺獲得許可便處死了她,當被追問時,維即兒反回道:“你的這個年輕的妻子怎么能干出這種丟人的事,玷辱哈敦的稱號呢?”[13]190察合臺聽后不但沒有斥責他,反而高興地贊同他的做法,足以說明對其寵信有加。當“賜地風波”發(fā)生后,察合臺憤恨地遷怒于牙老瓦赤。牙老瓦赤非常害怕,于是便威脅維即兒說:“我是合罕(窩闊臺大汗)的輔弼,察合臺未同他商量不會殺我,然而,如果我去控告了你,合罕就會下令殺你。最好是你能為我把事情勸解一下,否則我就去向合罕告發(fā)你,讓他處死你,如果你把我的這些話告訴察合臺,無論他怎樣問我,我都不承認,你也找不出一個證人來?!盵13]191-192維即兒為保全性命只得跟察合臺斡旋牙老瓦赤之事。在察合臺病死之后,維即兒和一名波斯醫(yī)生被冠以給察合臺進毒的罪名,被察合臺正妃也速倫哈敦誅殺。
哈巴失·阿迷的是中亞伊斯蘭教徒,出生于訛答刺。他從成吉思汗時代就跟隨察合臺,深受重用。據(jù)記載,成吉思汗在俘獲摩訶末的嬪妃、子女的時候,曾把摩訶末的兩個女兒賜給察合臺,察合臺將其中一個送給了寵臣哈巴失·阿迷的。哈巴失·阿迷的為了保住他家族的勢力曾把自己的兒子們送到察合臺諸子那里去做侍衛(wèi)。察合臺死后,哈巴失·阿迷的輔佐也速倫哈敦支持哈刺旭烈兀繼位。在也速蒙哥統(tǒng)治時期,他被免職。哈剌旭烈兀之后,兀魯忽乃掌權,哈巴失·阿迷的官復原職。哈巴失·阿迷的宦海沉浮與察合臺汗國宮廷政治斗爭導致的汗國統(tǒng)治權轉移密切相關。當他支持的一方掌權時,他就會得勢。在察合臺時代,他“權勢甚重”,是一位“權臣”[15]531—532。
在察合臺軍隊中,負責統(tǒng)兵的是哈刺察兒,他是巴魯剌思氏貴族。哈刺察兒在成吉思汗分戶時便被分給了察合臺,當時察合臺分得四個千戶,而第一個就是巴魯刺思哈刺察兒千戶。在成吉思汗死前,曾任命哈刺察兒為察合臺兀魯思的大臣。成吉思汗死后,察合臺將其兀魯思的軍隊交給哈刺察兒負責管理。14世紀稱雄中亞的帖木兒帝國的創(chuàng)始人帖木兒便是哈刺察兒的后裔。
窩闊臺大汗即位之后曾下令:按照蒙古扎撒,要用破腹之法來屠宰牲畜,禁止用斷喉之法來屠宰食用牲畜。而這恰好與伊斯蘭教的教規(guī)相違背,因為穆斯林只能食用用斷喉之法殺死的牲畜的肉。而察合臺又不折不扣地履行扎撒,所以導致中亞的穆斯林們有一段時間不得不食用腐肉。在察合臺嚴刑峻法的高壓政策之下,中亞地區(qū)表面上一切秩序井然,甚至于“一個頭頂黃金器皿的婦女可以不用擔心害怕地單獨行走”[8]272。但是由于蒙古統(tǒng)治者在中亞地區(qū)采取了殘暴的政治統(tǒng)治和經濟盤剝,造成中亞地區(qū)穆斯林的普遍不滿,反抗此起彼伏。
1241年12月,窩闊臺大汗逝世。作為成吉思汗四個嫡子中的尚存者,察合臺這時處于權力和威望的巔峰。“合罕死后,察合臺的宮闕成為全人類的核心,人們從遠近跋涉去朝拜他。”[8]272察合臺支持窩闊臺后妃脫列哥那哈敦攝政監(jiān)國,并按照扎撒規(guī)定,讓各位大臣各守其職。由于察合臺和窩闊臺的私人關系友好,導致以后察合臺系與窩闊臺系結成同盟,但這也加劇了大蒙古國的分裂。1242年,察合臺去世,死因有兩種可能:一是酗酒和縱情聲色等不良生活習慣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其身體健康,得了重病,不治而亡。出身高貴的“察合臺有為數(shù)眾多的妻子”[10]145,沉湎于享樂。屠寄以為察合臺因“有酒癖”,而“未享大年”[16]286。二是被毒死。察合臺正妃也速倫哈敦對外公布察合臺是被毒死的,對此進行追查,誅殺元兇維即兒等人。根據(jù)察合臺生前的遺愿,察合臺兀魯思的汗位由哈剌旭烈兀繼承?!安旌吓_死時(1242),把王位留給他的孫子、長子木阿禿干的兒子哈剌旭烈兀?!盵7]453
作為蒙古貴族,“他總是耽溺于聲樂歌舞,親近妖姬美婦”[17]321。因此,“察合臺有為數(shù)眾多的妻子”。他的正妻是出自弘吉剌部的也速倫,其死后,妹妹嫁過來并接替了她的位置[10]145。此姐妹倆為察合臺生母孛爾帖的堂妹?!霸蠼杂糜杭菔?。自太祖與其族帳設誓,同取天下,世用其女為后。”[18]63成吉思汗有后妃五百左右,其中長后為孛爾帖,她的長子為術赤、次子為察合臺、三子為窩闊臺、四子為拖雷。察合臺有子八人,史籍未見其有女的記載。
第一個兒子第二個兒子第三個兒子第四個兒子第五個兒子第六個兒子第七個兒子第八個兒子木只—耶耶(莫赤—耶別)木禿堅(木阿禿干或抹土干)別勒格失撒兒班(撒班)也速蒙哥拜答兒(拜答里)合答海拜住母:也速倫哈敦的女奴母:也速倫哈敦母:脫干哈敦
察合臺諸子:時領地雖然仍是大蒙古國的藩屬,但已開始出現(xiàn)離心傾向,“四大汗國建立之初,已含有分裂之跡。及蒙古人不復事侵略之時,分裂之端愈顯”[5]4。在察合臺后王的統(tǒng)治之下,察合臺兀魯思愈來愈向著獨立化方向發(fā)展,到了八刺統(tǒng)治時期,察合臺的兀魯思已經發(fā)展成為一個獨立的汗國,汗國的名稱,史學家以察合臺的名字命名。那么,察合臺就成為其汗國有作為的開國之君。同時,作為高貴出身的蒙古貴族,在生活上,他又有窮奢極欲的一面。
汗國的建立者察合臺“是一位舊式蒙古人”[7]452,終身遵循扎撒,是一個帶有很深游牧草原貴族烙印的蒙古國諸王,因此,察合臺是元史、西域史研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人物,自他開始,察合臺蒙古人登上了歷史舞臺,在中世紀西域歷史發(fā)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演繹了波瀾壯闊的民族畫卷。
身為皇子、皇兄、出鎮(zhèn)宗王三種身份的察合臺,不但“是個勇猛和強大的汗,嚴厲而凜然”[8]272,而且“才智過人,富于學識”[10]144。因此在其統(tǒng)治時期,“執(zhí)法雷厲風行的察合臺”[15]522以其嚴厲的性格和精明強干治理自己的領地。此
[1]周良霄.察合臺[M]//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卷”.北京·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
[2]劉迎勝.察合臺汗國史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拓和提·莫扎提.中世紀維吾爾社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柯劭忞.新元史[M].中國書店,1988.
[5]多桑著,馮承鈞譯.多桑蒙古史(上)[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3.
[6]宋濂.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7]勒內·格魯塞著,藍琪譯.草原帝國上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8]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冊[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9]勒內·格魯塞.蒙古帝國史[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
[10]阿布爾·哈齊·把阿禿兒汗著,羅賢佑譯.突厥世系[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1]余大鈞.蒙古秘史[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4.
[12]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13]拉施特.史集第二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14]鐘焓.中古時期蒙古人的另一種祖先蒙難敘事:“七位幸免于難的脫險者”傳說解析[J].歷史研究,2016(3).
[15]巴爾托德著,張錫彤,張廣達譯.蒙古入侵時期的突厥斯坦(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6]屠寄.蒙兀兒史記[M].北京:中國書店,1984.
[17]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冊[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18]葉子奇.草木子[M].北京:中華書局,1959.
Study on Chahatai
Xian Chenghai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Institute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17,China)
Chahetai,Genghis Khan's second son,is the founder of the Chahatai Khanate,which was located in middle Asian area.Among the four sons of Genghis Khan,Chahetai is the only one for whom Song lian did not write a biography in the book of Yuan Shi.For a long time,there is not rich research on him in academic circles in China,and there is no specific paper that studies him systematically.To study Chahetai is helpful to know about the history of middle Asia,the history of Xinjiang,the history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northwestern China,and the hist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thwestern area and inland of China.
Chahatai;Mongolian empire;Chahatai Khanate;Western Region
咸成海,新疆師范大學新疆少數(shù)民族現(xiàn)代化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少數(shù)民族史。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10.28
K247
A
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