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劍
黎明之光
——記全國最美職工、中國航發(fā)黎明公司高級技師洪家光
◎文/曾劍
洪家光,黎明的光。
洪家光,中國航發(fā)黎明公司高級技師,自1998年7月到中國航發(fā)黎明公司工作至今,他獲得榮譽無數(shù),成為企業(yè)的精英、“工匠”的楷模、行業(yè)的明星。
“洪家光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領創(chuàng)人、“洪家光技能大師工作室”領創(chuàng)人、第十二屆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委員、中國航發(fā)首席技能專家;“全國技術能手”“中航工業(yè)優(yōu)秀共產黨員”“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遼寧省勞動模范、2017年“全國十大最美職工”……
洪家光,一個普通勞動者,卻散發(fā)著巨大的能量,給企業(yè)以光,以熱,以溫暖,以希望。
1979年12月,洪家光出生在沈陽市新城子區(qū)(今沈北新區(qū))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洪家光的父親是個農民,母親是下鄉(xiāng)的知青。洪家光從小就喜歡機械,初中畢業(yè)后,他如愿考入了沈陽黎明技工學校車工專業(yè)。
從洪家光家到黎明技校上學的路程很遠,這條路沒有直達的車,必須要坐火車,再倒汽車,4個小時漫長的上學之路,洪家光把它用來學習。他把火車和公共汽車當成閱覽室,別人在車上睡覺的時候,他就看書。路途雖然遠,但洪家光從未曠過課。他如饑似渴地聽老師講課,并在實習操作中不斷地積累知識、掌握技能。
1998年7月,洪家光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分配到中航工業(yè)沈陽黎明航發(fā)公司58車間,成為一名車工。黎明航發(fā)公司的車工,自然要與航空發(fā)動機打交道,他懷揣希望與夢想,驕傲而自信地走上那個神圣的崗位。
然而,當時正值公司低潮期,工資很低,年輕人在外面隨便找個飯店當服務員都能掙三四百元錢,而洪家光的月薪卻只有180元錢。許多同學轉行了,洪家光卻堅持留了下來。
1999年年底,工廠的效益逐漸好起來,洪家光被分給張鳳義為徒。張鳳義是廠里大名鼎鼎的老八級工,當車工40多年。洪家光立刻要拜師,可張師傅卻把他從上到下打量一番后,說:“你先學著吧,拜師的事,以后再說!”
洪家光細心觀察張師傅干活。他刀具磨得好,加工認真,零部件誤差值都在允許范圍內。洪家光感到,自己在張師傅的帶領下,也正在由一名“游擊隊員”向“正規(guī)軍”轉變。
一天,趁張師傅不在,洪家光忍不住把張師傅的刀具卸下來自己用,結果,技術不行,刀弄壞了。張師傅得知后,將他一頓狠批:“拿別人的刀具,算啥能耐?有本事,自己磨刀具?!?/p>
洪家光的臉紅得發(fā)燙,他痛下決心,從那天起,天天加班練習。一般的車工,一年也就磨30把刀具,他三個月磨了100把刀。
沖著這股韌勁兒,張師傅接納了這個徒弟。在師傅的指點下,洪家光技術突飛猛進。
張師傅退休后,好強的洪家光知道,要想進步,還得繼續(xù)學習。航發(fā)黎明工裝制造廠有位全國勞模——孟憲新,他的“高速切削內螺紋”技術,每分鐘轉1200轉,還不用反轉退刀。洪家光決定拜孟憲新為師。孟師傅卻表示,想學藝可以,但得付出持久的辛苦和努力。
從那天起,洪家光苦練技術,總結出“看、問、練、悟”四字訣,撰寫了10萬余字的心得體會。十幾天下來,他的“高速切削內螺紋”終于也能達到每分鐘轉1200轉,完成了他個人技術上的第一次突破。三個月下來,他硬是把車刀磨削技術練得爐火純青,而他的手,也磨出了一層厚厚的繭子。
于是,孟憲新收下了他這個愛徒。
2002年,隨著我國航空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航發(fā)公司生產任務異常繁重,洪家光第一個把行李搬到廠里,一待就是一個多月。由于過度勞累體力不支,搬運工件時沒有拿住,左手指砸傷,當時他疼得滿身大汗,瞞著領導沒去醫(yī)院,挺著干了一天活兒。晚上,洪家光疼得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實在挺不過去了,才到醫(yī)院檢查,結果是粉碎性骨折。醫(yī)生要求他在家休養(yǎng)兩個月,他不顧愛人的勸阻,只歇了三天又跑回工作崗位。他只用一只右手操作機床,堅持了兩個月,大家都叫他“拼命三郎”“工作瘋子”“獨臂大俠”。
2004年臨近春節(jié),公司下達一項緊急任務——加工發(fā)動機的修正工具金剛石滾輪,精度要求極高,所有尺寸公差都必須在0.003毫米以內。起初,洪家光信心滿滿,認為自己能夠輕松完成該任務。他大膽上陣,可當他將成品十分興奮地送去檢驗時,竟然沒有一個尺寸合格,這給了洪家光“當頭一棒”。他蹲在一個無人的角落,獨自悶坐了半天。
當晚,他徹夜未眠。是堅持干下去還是放棄?倔強的他,選擇了堅持。一遍又一遍地操作,并改善加工方法,每天工作14個小時,餓了就把兜里揣著的大餅掏出來咬幾口。他在短暫的10天內攻下了這一難關,并且完善了幾項加工中的不足之處。
航空發(fā)動機由于涉及領域廣、技術含量高,被譽為現(xiàn)代工業(yè)“皇冠上的明珠”。葉片是決定發(fā)動機安全性能的關鍵承載部件。葉片自身的精度、葉片與葉盤和機匣的配合精度決定著發(fā)動機的性能、使用壽命和安全性。長期以來,用于航空發(fā)動機葉片制造的滾輪精密磨削技術受到西方國家的嚴格封鎖,成為制約我國航空發(fā)動機整體水平提升的一個瓶頸。這一難關,終于被洪家光攻克。該成果打破了國外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滾輪精密磨削技術對我國的長期封鎖,此項技術的應用累計為公司創(chuàng)造產值9200余萬元,并成功申報國家專利。
2005年,公司每兩年一屆的技能運動會如期舉行,第一輪考理論,然后是實際操作,洪家光的總成績排名公司第一,被評為高級技師。僅僅用了7年時間,他就成為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高級技師。
“堅持自己的理想,創(chuàng)造自己的奇跡?!?011年,洪家光以超群的技藝,摘得第七屆全國青年職業(yè)技能大賽車工組冠軍的頭銜,成為中國頂尖的青年車工,并被評為集團十大風云人物和首席技能專家。
洪家光火了,成為航發(fā)黎明的明星。
一道道技術難關在他的不懈探索和努力下被攻破。洪家光自行設計了一種經濟型數(shù)控車床數(shù)顯自動對刀儀,該裝置對刀過程操作方便,對刀精度高,提高了加工質量,平均每加工一件普通零件即可縮短對刀時間3-5分鐘,這樣每年每臺設備可節(jié)約加工成本2萬余元。他不斷尋求創(chuàng)新,自創(chuàng)多項加工方法,申報國家發(fā)明和實用新型專利4項,每年可創(chuàng)造產值120余萬元。
洪家光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工作,把家里的事拋在腦后。他動情地說:“軍功章里,有我妻子的一半,我對家庭是有虧欠的。家里有年幼的女兒,有身體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妹妹,有年邁的父母,照顧這一大家子的重擔,全都落在妻子的肩頭?!?/p>
女兒三歲那年,得了急性肺炎,當時妻子不在家,而他生產任務量大,又太緊急,根本就抽不出時間,他得將年幼的女兒一個人留在醫(yī)院住院。車間領導知道情況后,執(zhí)意給他放一天假,讓他回去照顧女兒。當他走進醫(yī)院推開病房門時,卻看見女兒正趴在床邊嘔吐……
想起家人,他愧疚。想起妻子的辛苦、對女兒的歉疚,他就會暗自落淚。那淚水是酸澀的。
2016年,洪家光榮獲國家授予青年的最高榮譽“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站在領獎臺上,洪家光難掩心中的激動,熱淚奔涌。那淚水是熾熱而欣喜的。
每一個晨曦初露的黎明,洪家光都會提前來到單位。頭頂有飛機飛過,那是新一代的戰(zhàn)機在祖國的藍天上翱翔。
柔和的陽光灑在洪家光肩頭?!袄杳鳌钡墓?,黎明的光,充滿溫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