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勁
指向內(nèi)心的修行
——讀王覺仁的《王陽明心學——修煉強大內(nèi)心的神奇智慧》
董勁
《王陽明心學——修煉強大內(nèi)心的神奇智慧》作 者:王覺仁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在讀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后,就想了解王陽明的心學。然他的《傳習錄》為文言,讀來太慢,故買了王覺仁所著《王陽明心學——修煉強大內(nèi)心的神奇智慧》來讀,發(fā)現(xiàn)這的確是一本極好的書。
這本書用極其通俗、生動的語言,將王陽明的心學與當下社會病痛完美地契合于一體,如馮友蘭先生提出的那樣,由“照著講”走向“接著講”,以今日國人的精神需求、價值關(guān)切和審美趣味為切入點,解決了今人諸多人生之困惑。我尤為贊同其中幾個觀點,在這里與諸君切磋分享。
忠于內(nèi)心是強大內(nèi)心的第一步。王覺仁說,在今天的語境下,“所謂‘忠君’也應該理解成敬業(yè)精神或職業(yè)道德?!碑斀裆鐣岢礃I(yè)精神,但每每提到這個詞語的時候,很多人又會報以哂笑。以教師為例,很多時候,我們是“被敬業(yè)”:整天干不完的事,開不完的會。現(xiàn)在的教育忽然比過去復雜了很多,作為教師,不僅要會教書,還要會育人、會考試、會寫論文等等。我們的“業(yè)”無形中龐大了起來。這樣的“敬業(yè)”讓很多為教師者身心俱疲,何談幸福。
處于這種困境中的“敬業(yè)者”是看錯了地方。他們的眼睛總是關(guān)注“外面”的事物:領(lǐng)導、學生、家長、評價。他們忘卻了自己選擇這份職業(yè)的初心。如果說“教育”是我們的“君”,那么我們就應該著眼于內(nèi)心。王覺仁說:“忠,既不是一種外在強加的道德規(guī)范,也不是一種基于尊卑等級秩序的無條件服從,而是一個人對自身職責的忠實履行,以及對心中道德法則的敬畏和堅守?!蔽覐膩硪詾楣ぷ鞑粫⑷藟旱?,內(nèi)心的迷茫與困惑才是打敗自己的勁敵。故,在紛繁的事物中守住內(nèi)心,便自會擁有強大的力量。
塵世即凈土,人間即天堂。王陽明說:“不離日用常行內(nèi),直造先天未畫前?!蔽覀円恢币詾槭菈m世的煩擾阻礙我們的凈化與找尋,豈不知,尋求人生的本源根本就不必看破紅塵,逃離俗世。因為“真正的修行必然要在油鹽醬醋的日常生活中進行,也必然要在混亂擾攘的塵世中完成?!蹦敲?,究竟是什么讓我們?nèi)绱烁≡昝y?又如何在塵世中修煉一顆寧靜的心呢?且看王覺仁在書中講述的一個小故事。
有僧問大珠慧海禪師:“修道時如何用功?”慧海說:“饑來吃飯,困來即眠?!眴枺骸八腥瞬欢歼@樣?難道他們同師父一樣用功?”慧海說:“不同。他們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覺時不肯睡覺,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p>
由此可見,要想獲得心的寧靜,就要有將諸事放下的本領(lǐng)。故,首先要打掃的是我們的內(nèi)心,而非所謂的塵世紛爭。不要埋怨工作多,也不必計較意見相左。讓你的心靈井然有序,便會擁有一顆寧靜的心。
《王陽明心學——修煉強大內(nèi)心的神奇智慧》實在是一本好書,它告誡世人,拿出所有的誠意,踐行你的良知,指向內(nèi)心修行,消除名利貪念,便能遠離痛苦,走出迷惘,進入最為自由的人生境界。
(作者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蘇州灣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