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納龍格島上多年來最好的冬天過去了,最燦爛的春天來了。野花不僅給小島北面山坡鋪上一層花毯,也從巖石的每個縫隙中探出頭來,裹住巖石,整個島都已把這種新生之感呼吸了進去。
斯皮納龍格的主街上,幾個月前還只有些破敗的房屋,現(xiàn)在成了一排排漂亮的商店,門和窗重新粉刷成深藍色、墨綠色。它們現(xiàn)在成了店主驕傲地展示商品的地方,島民們逛街不僅是出于需要,也為了快樂。小島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市場。人們創(chuàng)造財富:他們以物易物,買和賣,有時賺,有時賠。
小酒館現(xiàn)在十分興旺,一家新飯館也開張了,專賣魚湯,每天新鮮出鍋。主街上最忙的人里面有理發(fā)師。斯泰里奧斯·范蒂斯曾是希臘第二大城市雷色農的頂尖發(fā)型師,可是在他被驅逐到斯皮納龍格后,他放棄了這門手藝。帕帕蒂米特里奧知道他們中間有這樣一個人物時,力邀范蒂斯重操舊業(yè)。雅典男人全是愛虛榮的孔雀,他們有著城里人時髦虛榮的一套,在以前,他們全都喜歡每隔一周修剪一次頭發(fā)和胡須,頭發(fā)的好壞和形狀幾乎是他們的男子氣概的表現(xiàn)?,F(xiàn)在生活轉好,他們發(fā)現(xiàn)竟有人可以讓他們又英俊瀟灑起來。他們渴求的并不是個人風格,而是一模一樣,精致的、梳理得一絲不亂的頭發(fā)。
(節(jié)選自維多利亞·希斯洛普《島》第六章,題目為編者加)
寫作示范
這幾段將1940年的斯皮納龍格島描寫得生機盎然、繁華熱鬧。
斯皮納龍格本是一個海風習習、繁花似錦的小島,1903年之后,卻因為作為安置雅典麻風病人的隔離區(qū)而抹上了一層陰霾。生活在島上的麻風病人痛苦而消沉,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和身體的殘缺使這座小島散發(fā)著頹廢和絕望的氣息。
然而1940年,雅典人帕帕蒂米特里奧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現(xiàn)狀。他不甘向命運屈服的精神感染了島民,在一次民主的島主選舉中,成為眾人仰慕的島主。他重建學校、教堂,還大范圍播放電影等,豐富島民的生活。在他的帶領下,斯皮納龍格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第一段的“探”“裹住”生動地寫出了島民旺盛的生命力,斯皮納龍格已經(jīng)不復往日的衰敗景象,島上的人對命運的不屈,對美好人生的向往通過一個“鋪”字,彰顯得淋漓盡致。
第二段“破敗的房屋”和“一排排漂亮的商店”形成鮮明對比,“深藍色”“墨綠色”在給門窗換上新衣的同時,也給晦暗的小島涂上了生的絢麗色彩。在絡繹不絕的人群里,在琳瑯滿目的商店里,我們分明感受到了“麻風病人”對生活的熱愛,對正常生活的渴望。
第三段略寫小酒館的熱鬧,詳寫理發(fā)店的繁忙。斯泰里奧斯·范蒂斯重操舊業(yè)不僅是他人生經(jīng)歷低谷后的重新振作,更是小島重煥新生的代表。島民對“一絲不亂的頭發(fā)”的追求實際上就是對美好人生的向往。由此可見,帕帕蒂米特里奧的邀請是多么的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