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亮保
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zé)任、精準施策、過細工作,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全國兩會上,習(xí)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地方代表團審議時,對脫貧攻堅做了形象的描述。
“繡花”是一個整體構(gòu)思、分步實施、精準精細的功夫,要先勾畫草圖、整體布局、細致謀劃,再一針一線、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照圖繡開,過程中要傾情付出、執(zhí)著追求、精心雕琢,才能保證作品的效果。正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對絲織精品的贊美詩“異彩奇文相隱映,轉(zhuǎn)側(cè)看花花不定”??倳浿赋雒撠毠砸乱环袄C花”功夫,更是在強調(diào)脫貧攻堅工作要精細、扎實。
脫貧攻堅要像“繡花”一樣精細如絲。業(yè)精于勤、事成于細,繡花對作品中哪里是葉,哪里是花,哪里留白,哪里出彩,都是要有一個細致布局、細致勾畫的過程。而脫貧攻堅事關(guān)民生大計,來不得半點馬虎,不能“攤大餅”,更不能“撒胡椒面”。要以統(tǒng)攬全局的眼光、胸懷整體而從細處入手。要像“繡花”一樣嚴謹細致,在“方寸間盡顯乾坤”,多一針則庸,少一針則亂。大到一個貧困縣、一個貧困鄉(xiāng)鎮(zhèn),小到一個貧困村、一個貧困家庭,都要號準“貧脈”,工作要做到貧困地區(qū)、貧困戶的心坎兒上。既要善于在面上“織布”,更要精于在點上“繡花”。一針一線,在脫貧攻堅上就是具體到要讓每一家、每一個人全都走上脫貧致富路。立足精準,挨家調(diào)研,進一步摸清底數(shù),一戶一戶搞清致貧原因,一家一家選準脫貧路子,幫助貧困群眾“挖窮根”“摘窮帽”。
脫貧攻堅要像“繡花”一樣針針扎實。要在織布上練好繡花的功夫,秘訣除了有線條流暢、構(gòu)圖緊密之外,更在于針法的扎實。一孔一眼的穿針引線,一針一線的力有所指,方能勾勒出花朵的儀態(tài)萬千。針針扎實反映出來的是一種實干、踏實的作風(fēng)。只有發(fā)揚實干精神,才能“繡好”脫貧攻堅的一針一線。這就要求要因地制宜、深耕細作,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實心、實意、實在、實干,責(zé)任壓實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實。脫貧攻堅不會一蹴而就,必然有一個過程,不能妄想“一口吃個大胖子”,更不能“打腫臉充胖子”,需要不論條件、原因如何,都要對準“貧脈”,針針扎到“窮穴”上,招招治到“窮根”上,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不能蜻蜓點水、半途而廢,更不能弄虛作假搞形象工程。
脫貧攻堅要下一番“繡花”功夫,檢驗的標準是“精準到點”,落實的標準是“針針扎實”。脫貧攻堅也要有章程、有制度、有針法,像繡花一樣“按圖施針”“照圖作業(yè)”,有條不紊的推進扶貧工作。
脫貧攻堅首戰(zhàn)告捷之后,越往后剩下的貧困戶貧困程度越深,扶貧難度越大。因此,脫貧攻堅尤需步步為營,扎實推進,容不得任何形式主義,脫貧攻堅必須拿出“繡花功夫”,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防返貧,這樣才能繡出山川秀美、民富國強的“花團錦簇”,才能兌現(xiàn)黨和國家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