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背井離鄉(xiāng)30年杳無消息、志探龍宮精忠報國的花甲癡翁;他是被弟妹們誤解為不要家,遺忘父母哺育之恩的不孝三兒子;他是近代史上“總設計師親身下水做深潛實驗的第一人”——
他就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今年已94歲高齡、被稱作“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老院士。
白手起家
一個甲子之前,毛主席指示:“核潛艇研制,我們自己試試。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聶榮臻元帥親自主抓,一窮二白、內(nèi)憂外困的新中國上馬核潛艇項目,29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科學家臨危受命,扛起了這一在蘇聯(lián)人眼中想入非非的任務。
在沒有任何參考資料的條件下,黃旭華和同事們大海撈針一般從國外的新聞報道中搜羅有關(guān)核潛艇的只言片語,用算盤和計算尺去計算核潛艇上的大量數(shù)據(jù)。
這讓1988年跟隨黃旭華參與核潛艇深潛試驗、現(xiàn)任719所型號總設計師的張錦嵐覺得“不可想象”:“核潛艇的數(shù)據(jù),要運用各種復雜、高難度的運算公式和數(shù)字模型。”
幸運的是,有人從國外帶回兩個美國“華盛頓號”核潛艇的兒童模型玩具,玩具窗戶掀開后,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設備,這令黃旭華興奮不已。他沒想到,這兩個玩具,竟然和他們憑著零零散散的資料、完全靠想象畫出來的核潛艇圖紙,基本上一樣,“核潛艇就是這樣子,沒什么大不了的?!?/p>
“潛”功告成
1988年4月29日,中國核潛艇首次進行深潛試驗。深潛試驗是考核核潛艇在極限情況下結(jié)構(gòu)和通海系統(tǒng)的安全性,在核潛艇深水試驗中最富風險性和挑戰(zhàn)性。
“一個撲克牌大小的鋼板,承受水的壓力是一噸多,一百多米長的艇體,任何一個鋼板不合格、一條焊縫有問題、一個閥門封閉不嚴,都可能導致艇毀人亡?!秉S旭華這樣形容深潛試驗的危險性。
試驗開始前,有幾個艇員偷偷給家里寫了遺書。64歲的黃旭華當即決定一同下潛,讓艇員們有了信心。隨著核潛艇里接連傳出100米、200米……的指令,黃旭華表情平靜、指揮若定,“內(nèi)心里卻高度緊張”。
試驗成功,全艇的實驗員騰躍、握手、擁抱,七尺男兒們都哭了……
“不孝兒子”
“時時刻刻嚴守國家機密,不能泄露工作單位和任務;一輩子當無名英雄,隱姓埋名;進入這個領域就準備干一輩子,就算犯錯誤了,也只能留在單位里打掃衛(wèi)生?!边@是剛參加核潛艇研制工作時,領導向黃旭華提出的要求。
黃旭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走時的黃旭華,連行李也沒來得及帶,他的父母屢次寫信問他:在哪一個單位?去干什么工作?他都緘口不言。漸漸的,30年杳無消息,親情關(guān)系就這樣淡化了。
直到三十年前,一份報道中提到黃總設計師,黃旭華的母親才發(fā)現(xiàn)他就是三十年沒有回過老家的三兒子。當時的黃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閱讀報道,老淚縱橫……
有人問黃旭華忠孝不能雙全,他是怎樣理解的?他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綜合新華每日電訊、央廣網(wǎ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