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忠
初二年是初中生生理心理最明顯的轉(zhuǎn)變期,也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叛逆期”。他們比較浮躁、任性、沖動,加上大部分是獨生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因此在物質(zhì)需求方面,他們要什么,有什么,達到“高度自由”,似乎自由到有點以自己為中心;在內(nèi)心精神需求方面,因為學習壓力大,家長管教嚴格,又似乎不自由到快要窒息!在極度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狀態(tài)下,他們有時為了達到一個屬于自己的“自由”,而跟家長頂撞致離家出走,跟老師抬杠致逃學厭學,跟同學鬧矛盾致吵架斗毆!黨的十八大提出二十四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面對正處在“叛逆期”和“人生價值觀形成期”的初二學生,我想從他們最感興趣但又最容易犯錯的“自由”兩個字作為切入口,談談初二學生的“自由觀”教育!
匈牙利著名詩人裴多菲說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自由那么美好!我們?nèi)祟悶榱俗杂刹粩嗟卦谂^斗著,在我們現(xiàn)實的生活里,我們面對形形色色的自由和不自由,我們也曾困惑迷茫過,特別是對我們初二還沒形成自己固定價值觀的學生,首先要明白自由是什么呢?借鑒《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自由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隨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但是我覺得面對現(xiàn)實生活本人覺得并不是和全面,比如我們在路上會經(jīng)??吹接械男≤囁緳C車窗一開,順手把車上的垃圾自由拋到到窗外,他不違法,但他拋掉的何止是垃圾,是道德?。?!所以要讓學生明白:自由不但要遵守法律而且還要記得不要違背社會公德!下面聯(lián)系一些事例進行有關“自由”的教育!
用小品的方式進行“自由”討論:小品一:同學甲手里拿著一包瓜子,邊啃瓜子邊把瓜子殼扔在地上。肩上別著“值日生”的同學乙手上拿著掃把和畚篼跟在后面打掃瓜子殼,剛掃完一會兒,同學甲又把瓜子殼扔的滿地是,后來同學乙發(fā)現(xiàn)了是同學甲亂扔垃圾造成的,于是氣勢洶洶的沖過去跟同學甲論理并差點打架起來。小品二:《離家出走》。張本皇同學扮演父親,黃巧玲同學扮演媽媽,李杰同學扮演女兒。女兒手上拿著手機一直在玩游戲。
媽媽在旁邊反復喊著:小杰要做作業(yè)了?。ㄖ辽俅吡巳椋?/p>
李杰:好的,再過一會兒!(邊回答邊繼續(xù)玩手機)
媽媽再次催趕李杰:還不去做作業(yè)啊,李杰?(媽媽有點生氣了)
李杰:媽媽,你煩不煩人?才玩一會兒!你總是喜歡干涉人家的自由!
李杰爸:你有沒有聽到?把手機交給我?。。ǚ浅I鷼獾卮舐暫霸挘?/p>
李杰:給你就給你?。ò咽謾C扔在桌上,憤怒的離家出走)
李杰媽媽和李杰爸爸望著桌上的手機無可奈何,目瞪口呆!
讓學生通過有趣的小品明白小品中,同學甲是錯的,他自由亂扔垃圾,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亂扔垃圾,插隊,踩草坪都是不道德的!希望我們以后不能為了自己一時的自由而忘了我們的道德底線!從第二個小品明白:有的同學為了不受父母的嘮叨,為了盲目自由就隨便離家出走!我們可以利用班會課讓同學來討論這些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的是非,引導他們以后不能為了自己一時的自由而忘了我們的道德底線,為了自己一時沖動的自由,而不顧父母的為了我們?nèi)松戆踩膿鷳n!
很多同學都有學習過《掉隊的大雁》的故事,讓他們一起回憶一下其故事情節(jié):一群大雁要飛到暖和的地方去過冬。他們整齊地飛著。有一天,一只年輕的大雁突然離開隊伍,想獨自飛行。大雁的爸媽發(fā)現(xiàn)了及時督促他再回到雁群里!可他邊飛邊想:這樣統(tǒng)一飛行多不自由呀!他趁著大雁爸媽沒發(fā)現(xiàn)又獨自飛走,逃離雁群。他飛呀,飛呀,頓時感覺沒有雁媽雁爸的管轄好自在。漸漸地,他感到吃力了,也迷失了方向。突然,一股巨流撲打在了他的翅膀上,他踉蹌了一下,一頭栽了下去。這時,他才后悔不該離開爸媽,不該離開集體!如果是在“人”字型的梯隊中集體飛翔,有了父母、同伴的幫助,這種危險是可以避免的,可一切都已晚了!我們不少同學也曾經(jīng)像那只大雁那樣為了自由而私自外出閑逛,讓爸媽親戚到處尋找,制造了緊張的家庭氣氛!讓學生明白今后不能像那只任性的大雁,最終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展示三張圖片。圖片一:一棵小樹被繩子綁在旁邊的一根木樁上,它呈現(xiàn)筆直向上成長的態(tài)勢!圖片二:也是一棵小樹,他的旁邊沒有樹樁,更沒繩子綁著,但他長得歪歪斜斜,沒有第一棵樹那么筆直有力!圖片三:也是一棵樹和一個樹樁綁在一起,不同的是,這棵樹已是一棵成年的樹,但是因長年被繩子綁得太緊樹干上那凹陷的傷痕明顯可見!讓學生看了圖片后討論發(fā)言,讓學生明白:父母對我們的過分關注都是源于“愛”!雖然有時確實操之過急,操之過嚴,但我們不能用任性來對待他們!我們要學會靜心下來跟父母多溝通!不能任性盲目自由!
我們每個人都追求自由,渴望自由,贊美自由。但我們必須明白,自由是相對而言的,一旦放棄一切束縛,不求自律形成絕對的自由時,自由的那一刻,就是自我毀滅的開始。
總之,自由之所以是人類永恒的追求,那是因為有自由才有快樂,有快樂才有高品質(zhì)的生活,實現(xiàn)“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這也正是“中國夢”的光榮與輝煌,也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zhì)規(guī)定和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