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霄
摘 要:“學講計劃”就是要學生“學進去”,能“講出來”,從而達到“真學習”的課堂生活。這是不是要將所有的權利還給學生而老師要做的事就少之又少呢?那是不是意味“學講計劃”,每個教師都能勝任呢?在質疑解惑中緩慢前行,對于“學講計劃”,想說愛你不容易。但是卻仍要將“愛情”進行到底
關鍵詞:自主學習;駕馭能力;人格魅力
今年學校針對“學講計劃”安排我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在教學活動中,我覺得小組活動效率不高,在大家評課的時候,我就知道肯定會說小組活動的事情。果然不出所料,說實話,我對于小組活動,一直是沒有什么高招,發(fā)現(xiàn)只有上科學小品文,小組活動更有時效性,而對于一些普通的敘事類課文,孩子們總是不能找準自己的目標任務,不要說學生了,有時我都認為沒有必要分組實施,那么到底要不要進行分組,從而順利實施“學講計劃”呢?
我的“學講計劃”課堂,讓我想到了去年聽的一節(jié)課——著名特級教師姜樹華所上的課,雖然他沒有提出“學講計劃”的理念,但是在他的課堂里,我似乎也找到了我們“學講計劃”的痕跡,他們的課桌是四分之一圓,正好四張桌子拼成了一個圓桌,4個孩子坐在一起組成一個小組,為了讓他們能更好地發(fā)揮這個小組的優(yōu)勢,姜老師提出可以站起來交流,而且同時提出兩人交流,并且在交談時眼睛要看著別人的眼睛,而下面的孩子們確實做到了如此的交流,讓人覺得這里的交流就是孩子們情到深處的自然交談,并不是為了交流而交流。
一直以來,我一方面覺得“學講計劃”有利于孩子們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又有一些困惑,那就是我們的小組編排,給了學生方便學習交流的機會,同時也給了他們自由交流課余談資的機會。而在姜老師的這堂《東施效顰》課上,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覺得古文是枯燥無味的,那讓學生自由交談,肯定是沒有什么具體的內容,表面看著熱熱鬧鬧一節(jié)課,實際上并沒有學到什么真實的東西。但是姜老師的課堂完全呈現(xiàn)了不一樣的精彩,枯燥無味的文言文,就那么被老師和學生有滋有味地交流出來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們所要求的孩子們的交流,總會讓他們亂說一氣,而姜老師的就能引領孩子們更上一層樓呢?課后和幾個老師思考了一下,覺得老師自身的駕馭能力是主要原因,老師的風范本身可以說就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道具”,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特級教師有本身特殊的魅力,帶動著學生積極主動地去交流,去參加小組活動,那么我們普通教師呢,我要說:“一樣需要?!蔽覀兊恼n標一直在強調要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我們所倡導的“學講計劃”是完全吻合的,可以說這個“自主學習論”對我們所有一線老師都是有很深的觸動,我們都在探索這個自主學習的模式,而我們現(xiàn)在的“學講計劃”就是我們對這個“自主學習”的探索和詮釋,所以說,我們普通老師也是任重而道遠。為了能真正地實施“學講計劃”,我們一定要注重自身的人格魅力,要通過不斷學習來增強自己的個人素質,提高自身的課堂駕馭能力。
但我發(fā)現(xiàn)在實施“學講計劃”時,我們有些老師似乎理解偏了,“學講計劃”提倡孩子們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目標學習,但不是所有的課堂都要孩子們圍成一圈,我們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絕不能一味地為了“學講”而“學講”。我們老師不能把自己放在可有可無的地位,老師要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和參與者。
依稀記得,幼兒園的桌子都是圍著的,孩子們都是圍坐,現(xiàn)在突然讓小學生也圍坐,其實我們就是給他們自由交流的權利,但是不是課堂上隨便講、隨便交流,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具有更高的素質修養(yǎng),讓學生能在交流活動前知道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么,而不是我們教師要求添加的,所以我們對每堂課一定要精心設計,因為我們的不將就,所以學生也能有更多的挑戰(zhàn)性,“學講計劃”也就不會將就了。
那是不是每堂課都要圍坐,都要這樣的分組學習呢?我覺得沒有必要每節(jié)課都要圍坐,我們完全可以像常州劉海粟小學那樣,每個學生都是那樣扇形的桌子,合作圍坐、正常座位,至于小組合作活動的順利有效進行,更是“學講計劃”有效進行的有效憑證,怎么才能讓小組活動起來,有效地行動起來?就像我們幾個老師所商量的那樣,學習的自主權要交給學生,但是老師要適時地干預,要讓“學講計劃”面對全班學生,而不是僅僅面對那幾個平時就愛發(fā)言的孩子,所以要使“學講計劃”順利進行,執(zhí)教者真的要做好前期工作,雖然愛它不容易,但是我們仍要將“愛情”進行到底,畢竟對孩子們來說是好的,是真的!
參考文獻:
[1]鐘啟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張德超.學進去講出來[M].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