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華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鼻迕魇且粋€追思先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其民俗文化內(nèi)涵豐富。歷代詩人對清明也情有獨鐘,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作。
1.掃墓緬懷
清明這一天,人們扶老攜幼來到墓地,將酒食果品供祭在親人的墓前,然后焚化紙錢,進行祭拜。“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離別處?!保ㄌ瓢拙右住逗骋巴鳌罚┣迕鲯吣?,祭祀緬懷先人的景象歷歷在目?!澳媳鄙筋^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保纤胃唪恪肚迕鳌罚┙家凹罀?,悼念亡人的情形如在眼前。
2.踏青游春
清明節(jié)除了到郊外祭祀先人外,文人踏青的風氣也極盛行?!靶l(wèi)女紅妝薄,王孫白馬肥。相將踏青去,不解惜羅衣?!保ㄌ评罴戊铩洞喝珍可献鳌罚┰娙艘詺g快的筆調(diào),描寫了青年男女在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的清明時節(jié)相伴踏青的畫面?!袄婊L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保纤螀俏┬拧短K堤清明即事》)春光明媚,踏青游春的景象撲面而來。
3.郊游玩樂
古人清明節(jié)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蹴鞠、蕩秋千、放風箏等。詩人描寫這些習俗,凸現(xiàn)了古人清明郊游玩樂的場景?!磅砭蠈疫^飛鳥上,秋千竟出垂楊里?!保ㄌ仆蹙S《寒食城東即事》)在美妙的春光里,人們或蹴鞠,或蕩秋千,盡情歡愉。“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保ㄇ甯叨Α洞寰印罚┮蝗夯顫姷暮⒆釉诖蠛玫拇汗饫锓棚L箏,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樂趣。
4.遙祝親人
清明這一天,不少身居異鄉(xiāng)的游子,只能在其漂泊之處感應清明的氣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遙遙寄告,祝福親人?!白試@清明在遠方,桐花覆水葛溪長。家人定是持新火,點做孤燈照洞房?!保ㄌ茩?quán)德輿《清明弋陽》)哀婉的詩句,寫出了游子清明盼歸的心聲,流露了幾許淡淡的惆悵?!鞍紫掠猩浇岳@郭,清明無客不思家?!保鞲邌ⅰ肚迕鞒署^中諸公》)“無客不思家”道出了萬千游子清明思歸的心緒。
5.關(guān)心疾苦
關(guān)心人民疾苦,關(guān)心家國興亡,歷來是文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就是在清明這個節(jié)日,詩人們也不忘憂國憂民?!案蛘倌贾饦谴?,春草青青萬頃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唐張繼《閶門即事》)清明本是春耕生產(chǎn)的大忙時節(jié),農(nóng)夫卻被“召募”去服勞役,傾訴了對統(tǒng)治者的強烈不滿。“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xiāng)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明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戰(zhàn)事不絕,禍亂四起,人煙蕭疏,民不聊生,憂國憂民的情懷自不待言。
6.人生無常
清明也被稱為三大鬼節(jié)(清明、中元、寒衣)之一。因為有亡故的因子,便也自然引發(fā)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叭似蚣烙囹滄獘D,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干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保ū彼吸S庭堅《清明》)詩人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煙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抔黃土,抒發(fā)了人生無常的慨嘆?!皾h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涇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保纤乌w鼎《寒食書事》)權(quán)貴生前雖然喧囂一時,但死后若干年卻落得墳前冷落,無人祭掃,反不如黎民百姓,生前平淡,但死后卻祭拜不斷,人情如舊。
7.悼亡愁緒
與清明相關(guān)的節(jié)日是寒食。寒食節(jié)時不舉火而食。這一天,人們要到水邊祓除不祥,掃祭祖先墳塋,引發(fā)的萬般愁緒自然也揮之不去?!扒迕鲿r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保ㄌ贫拍痢肚迕鳌罚┣迕鲿r節(jié),細雨紛紛,行人吊念逝去的親人,悲思愁緒,傷心欲絕?!八薏荽猴L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jié)只愁余。”(北宋楊萬里《寒食上?!罚┰娙诵凶咴趻吣沟穆飞?,睹物傷懷,把千言萬語歸結(jié)為一個“愁”字,表現(xiàn)出一種莫名的哀傷心境。
8.韶華易逝
清明是春分之后的一個節(jié)令,此時已入暮春時節(jié),百花相繼凋謝,容易引起人們傷春惜春的情愫。“向誰夸麗景,只是嘆流年。不得高飛便,回頭望紙鳶?!保ㄌ屏_隱《寒食日早出城東》)在熱鬧的寒食節(jié)日場景里,詩人看到高飛的風箏,不禁生出韶華易逝功業(yè)無成的惆悵情緒?!肮?jié)序太無情,不肯留停,留春不住送春行。忘卻羅衣都濕透,花下和笙。”(清鄭燮《浪淘沙·暮春》)春雨既然不肯停留,那就干脆佇立在雨巷花蔭深處,吹一支悱惻的笙曲,為春送行吧。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懷。
9.思婦閨怨
清明時節(jié),春風駘蕩,春色迷人,正是舉家出動或三五好友一起到郊外春游踏青的大好時光。身處閏門的女子,無法與心上人一起游春,人生悲苦自然而來。“消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無處說相思,背面秋千下。”(北宋晏幾道《生查子》)閨門女子天天盼,月月盼,寒食節(jié)過去了,梨花開了又謝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終沒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隨之而來的,只是一次次失望!只能在秋千架下,默默地承受相思之苦,無處訴說,也不想訴說?!靶凶铋|里,懶更妝梳,自知新來憔悴。”(北宋杜安世《鶴沖天》)她在深閨里行坐不安,形容憔悴,沒有什么心思去梳妝打扮。一位因懷念遠人而憔悴幽怨的閨中少婦的形象呼之欲出。
10.抒發(fā)悲情
清明是一個讓人感時傷懷的節(jié)日,面對春日的景象,詩人或抒顧影自憐悲情,或發(fā)家國破亡喟嘆?!盁o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保ū彼瓮跤砀怠肚迕鳌罚┘词乖谇迕鞴?jié),也沒有像平常人那樣外出踏青,去欣賞山花爛漫的春景,更沒有邀約友朋飲酒作樂,反而過著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凄苦之情痛徹肺腑?!肮蕠酵綁裘?,中華人物又銷沉。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保ㄇ迩缶度尚缜迕髯鳌罚╇m有亡國之恨卻難有回天之力,這是特定時節(jié)和特定環(huán)境觸發(fā)的情思,詩人將幽憤之情借助清明表達得深沉蘊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