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虹
于向溟是誰?
他是artist。架上繪畫、裝置、新媒體、實驗話劇……他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artist,具有多元化的社會身份,自編自導話劇,集artist、藝術機構負責人、藝術項目總策劃于一身。
他從小生長在北京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國家著名的電機方面的專家,熱愛中國古典文化和歷史,具有深厚的人文修養(yǎng),他耳濡目染,深受影響,尤其是文學方面的才情,像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深入血液。他對詩詞和寫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曾經(jīng),目標明確,如果不做藝術家,就專業(yè)寫作。其實,寫作和繪畫一樣,都是表達個人情感和思想的路徑。他從五歲開始學畫,啟蒙老師是工筆重彩界的代表人物黃均先生,從傳統(tǒng)的白描、墨骨開始,直到十歲左右,又師從于著名兒童教育家龍念南先生,開始接受西方繪畫的啟蒙教育,讓幼年的他對藝術豁然開朗。
他于九十年代就讀于天津美院版畫系,后來遠赴新西蘭留學,開始油畫創(chuàng)作。具有良好的中西方文化背景,視野開闊。他的作品即是他性格的另一面體現(xiàn)。近期他又重返校園,擠出時間攻讀北大人類學課程。我想正是這種持續(xù)不斷地學習,給了他更多不同視角的思考,現(xiàn)在,他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
記憶里,對他作品印象深刻的是2010在北京798參加了他的油畫個展《荒城》和在上海參加了他自編自導的實驗話劇《荒城》。在他諸多的藝術實驗中,實驗話劇仍是他意猶未盡之物。他的《荒城》系列油畫作品表現(xiàn)的是個人化的感受和情感經(jīng)歷,他開始從宏大敘事中抽離,追求一種自我的回歸。所謂“荒城”就是人心的荒蕪,在畫面中,包含了很多特殊的暗語,像煙囪或火焰不再是通常意義的污染或危險,而是情感的暗示。他的大部分作品,尤其是《荒城》和《新城童謠》系列,都有很多隱喻,表達一種警示,一種預言。通過表面的荒誕或時空的錯亂表達內(nèi)心的焦慮、恐慌、孤獨、冷漠等這個時代每個人共有的感受。他把它們一一埋伏在畫面里,留下或深或淺的線索,等待有心的觀者去發(fā)現(xiàn),去體會畫中的用意。
身為寫作者,我們都是“文字控”,我喜歡他給作品取的名字,字字珠璣,耐人尋味。諸如:《繁花如伊》、《幻我》、《荒城》、《新城童謠》、《極窄的風景》、《最深深處》、《焦灼的醇香》、《孤島》等,這些名字宛如隨手拈來的文字游戲,可能是一種文藝情結,也可能是文學青年的“戀字癖”。我眼中的他始終是一個文藝青年,他說“創(chuàng)作是一個人的戰(zhàn)爭”,我在他畫面中看到他的影子,其實他一直與影子相依相伴,孤獨如影隨行。
在這條藝術人生之路上,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而且,也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通往藝術高峰的道路蜿蜒崎嶇,每一步都刻有深深的腳印,是一個艱難跋涉、返樸歸真的扎扎實實的過程。
在我眼里,于向溟是永遠的文藝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