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洋
東方藝術·大家:平時出門喜歡帶什么東西?
于向溟:我是一個牽掛很多,危機感都挺多的人。小時候,一直到我出國前,我身上都有一個日式子彈袋型的小皮包。這個小皮包里裝著針線、創(chuàng)可貼、指南針,還有一些急救藥丸。少年時,我總會幻想,萬一遇到一個危險的狀況,我可以自救。用心理學來講,這是沒有安全感的一個象征。
現在旅行也會帶一個小包。我前段時間去度假,當然我去的是一個相當成熟的度假地,但是我仍然會在我的包里帶著一兩件急救的東西。比如:反光板,急救哨,急救毯,暈船藥,還有抽取海水能變成淡水的簡易過濾設備。我會把這些東西放在一個小包里,隨身帶著。這也許是一個病態(tài),但是這樣能讓我心安。
同時我會帶各種電子產品,各種充電線。相機備用電池一定不是兩塊,最少是四塊。充電的辦法也是超過兩種以上,充電線、充電殼、充電錢包,這樣我就不會有沒電的困擾。主用手機之外一定會有一個備用手機,這樣我才會覺得安全。
東方藝術·大家:你喜歡哪個國家?
于向溟:我覺得日本是繼承東方文化最好的國家,我還沒有讀好,還值得去好好細讀。
還有一個就是意大利,我喜歡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無論是這個城市被保護的程度,還是美第奇家族的收藏,給人的感覺都特別棒。
東方藝術·大家:印象最深的旅行是哪一次?
于向溟:意大利的求婚。原本打算是在法國,但是因法國沒有及時接應的朋友,故而臨時改在了意大利。2012年,在羅馬的朋友幫助我,找了十個留學生以及一個攝影師來參與我的求婚。求婚地點設定在離斗獸場不遠的地方。十個留學生在我的指揮下,慢慢從人群中走來,每人手中都拿著一朵玫瑰花,朋友拿著手機放著音樂(本來打算是找一個小提琴,但是操作覺得有點復雜,就用手機代替了),我拿著提前準備好的戒指,開始了我的求婚之旅。
每個人都有美好的時刻,希望未來能記住,在N多年之后回望的時候有好的回憶,所以還是值得為此花點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