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臻
摘 要:細節(jié)決定成敗,課堂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對教學細節(jié)的處理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影響到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從細節(jié)入手,精心錘煉課堂語言,巧妙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準確設計課堂提問,靈活運用課堂生成,展現課堂之美。
1.精心錘煉,展現課堂語言之美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教學的藝術首先是說話的藝術?!苯處熞﹀N煉語言,精心設計導入語、過渡語、總結語、評價語,讓我們的課堂時時展現語言之美。
我有幸聽過竇桂梅老師的《圓明園的毀滅》,為她課堂上充滿智慧與激情的課堂語言所折服,“面對這人間奇跡,你心中一定升騰起一種情感,正如雨果形容的那樣——雖然是皇家園林,可是歲月創(chuàng)造的一切最終都屬于人類的。此刻在你心中,圓明園擁有的是什么?”詩一般的語言,火一般的激情,讓課堂綻放著奪目的光芒。
2.巧妙安排,展現教學環(huán)節(jié)之美
課堂教學設計是課前準備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設計能力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主要體現,也是教師展現自身教學特色和風格的重要途徑。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我們不僅要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學生活動、教學媒體選擇、作業(yè)布置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最優(yōu)化的全面構思和合理安排,還要關注細枝末節(jié),精心準備。
四年級下冊《生命 生命》一文,作者通過“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三個事例來表達對生命的思考。一位老師執(zhí)教本課時,按照激情談話導新課——由“扶”到“放”學事例——了解作者挖主題——拓展延伸談生命的流程來進行設計。教學中,她有兩個細節(jié)處理得特別好:每學完一個事例后, 教師引讀課文標題《生命 生命》,像這樣回環(huán)反復,將整節(jié)課串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仿寫練習時,讓學生用本課的三個事例來回答“生命是什么?”,這樣的設計既回顧了課文內容,又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3.準確設計,展現課堂提問之美
課堂提問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也是重要的教學手段。它是聯系教師、學生、教材之間的紐帶,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金鑰匙”。教師的課堂提問要關注細節(jié),準確設計。
去年的教學研討活動中,我選擇了《陶罐與鐵罐》這篇課文。第一次磨課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學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學生意興闌珊,只有極少數學生舉手,回答時也是對著教參照本宣科,答案基本雷同。在展示課上,我進行了調整:“同學們,
陶罐和鐵罐,你更喜歡誰呢?為什么?”學生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同樣的問題指向,學生表現卻大相徑庭,課堂效果也截然不同,原因何在?其實很簡單,第二種提問方式,關注了學生的喜好,尊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了學生的表現欲望。細節(jié)折射本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提問細節(jié),反映的是教師對學生心理特點的準確把握,也是教師教育智慧的一種體現。
4.靈活運用,展現課堂生成之美
課堂教學是人的教學,人是開放的、活潑的、有差異的,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有一些未經預設的“意外”,這些“意外”應該是教學所追求的,是課堂教學中最有價值的教學資源。而這些生成性的教學資源往往可遇不可求,往往一閃而過。如果教師能抓住這些課堂生成中的細節(jié),以此為契機靈活利用,定能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在六年級上冊“與詩同行”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設計了一節(jié)“詩歌朗誦會”,我的設想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上臺朗誦自己喜歡的詩歌,以此來豐富積累,感受詩歌的魅力。課上,一學生在朗誦《游子吟》時,其他同學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歌曲,擊起了節(jié)拍。我注意到了這個細節(jié),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我對學生說:“詩歌朗誦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實,我們可以加入一些藝術表現形式,為我們的朗讀增添光彩。”一石激起千層浪, 學生議論紛紛,想出了很多好辦法,有唱誦結合、擊節(jié)拍朗誦、配動作朗誦、給詩配畫等。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竟然引發(fā)了孩子們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這意想不到的收獲讓我驚喜不已。
細節(jié)無處不在。在實施新課程的大環(huán)境下,作為教師,我們要關注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個細節(jié),認真研究課堂細節(jié),精心打造課堂細節(jié),使我們的課堂綻放出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逢凌暉,馬東燕.教育也可以很美[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3.
[2]楊九俊.新課程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ji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