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在中國佛教諸菩薩中久負(fù)盛名,與觀音、文殊、普賢合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并稱于世。地,“住處”之意;藏,“含藏”之意。佛教中說,地藏受釋迦牟尼的付囑,在釋迦既滅,彌勒菩薩未生成佛之間的無佛時代,自誓度盡六道眾生,拯救諸種苦難煩惱,“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唐玄奘譯《地藏十輪經(jīng)》謂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故稱地藏。猶如大地藏有救濟(jì)眾生的偉大功能,誦念地藏菩薩之名,一心皈依,就得從苦解脫,安住涅槃得樂。
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jīng)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并在很久很久以前就不斷發(fā)愿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愿”的德業(yè)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愿地藏王菩薩”。唐朝來華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認(rèn)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這位出身新羅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的應(yīng)化道場,并因此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來香火鼎盛。
在大乘佛教中有許多以教化六道,尤以人間為本愿的佛和菩薩,如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以及觀音菩薩等。與觀音菩薩的信仰相比,崇拜觀音的目的,大多為了利益現(xiàn)世,或往生凈土,而地藏菩薩信仰,雖也有利益現(xiàn)世一面,如代眾生受苦,祛除疾病,滿足眾生需求等等,但是更多的則認(rèn)作是維系六道,連接生死,是為超度亡靈的罪障而解脫六道輪回苦厄的菩薩。為超度亡魂,解救墜落地獄的亡者,人們祈禱地藏菩薩給予救濟(jì)幫助,使亡者得以解脫。似乎生者將亡者托付給地藏菩薩后,可以減輕生者的不安和煩惱,得到安寧和慰藉。這樣,地藏菩薩就以解救亡者連結(jié)生死兩界而贏得了世人的普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