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謝芳芳
1 浙江省麗水市中醫(yī)院 浙江 麗水 323000
2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人民醫(yī)院 浙江 麗水 323006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肝郁脾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慮抑郁60例
劉兵1謝芳芳2
1 浙江省麗水市中醫(yī)院 浙江 麗水 323000
2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人民醫(yī)院 浙江 麗水 323006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虛型 焦慮 抑郁 逍遙散 黛力新
本觀察采用逍遙散聯(lián)合黛力新治療肝郁脾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慮抑郁患者60例,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消化科診治的肝郁脾虛型FD伴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患者12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治療組中男18例,女42例;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48.9±14.5歲;病程0.5~7年,平均病程3.8±2.2年。對照組中男21例,女39例;年齡26~70歲,平均年齡50.8±13.8歲;病程0.5~7年,平均病程3.9±2.0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FD西醫(yī)診斷符合2006年修訂的羅馬Ⅲ標準。中醫(yī)診斷和辨證標準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002年)中的標準。所有患者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HAMA)超過7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HAMD)超過8分。
治療組予以逍遙散聯(lián)合黛力新治療。逍遙散:柴胡、當歸、茯苓各15g,白芍、白術各12g,生姜10g,薄荷、炙甘草各6g。1劑/日,分2次服用;黛力新口服,早晚各1片。對照組予以莫沙必利膠囊聯(lián)合黛力新治療。黛力新用法用量同治療組,莫沙必利用法用量:口服,1粒/次,3次/日。兩組均持續(xù)服藥治療4周。
3.1 觀察指標:①FD癥狀變化,中醫(yī)癥狀分級量化評分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②分別采用HAMA和HAMD評定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③療效標準:痊愈:療效指數(shù)和焦慮/抑郁癥改善率均≥90%;顯效:療效指數(shù)和焦慮/抑郁癥改善率均≥70%,但未達到痊愈標準;有效:療效指數(shù)和焦慮/抑郁癥改善率均≥30%,但未達到顯效和痊愈標準;無效:療效指數(shù)和焦慮/抑郁癥改善率其中一項<30%。
3.2 兩組治療前后FD癥狀積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D癥狀積分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D癥狀積分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療效指數(shù)(%)73.3±15.0#60.0±10.3例數(shù)60 60治療前10.2±1.6 10.4±1.3治療后2.8±1.4*#4.1±1.2*
3.3 兩組治療前后焦慮、抑郁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HAMA積分和HAMD積分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HAMA積分和HAMD積分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改善率(%)66.9±11.7#42.8±13.0例數(shù)60 60 HAMA積分治療前19.5±3.7 19.8±4.0治療后6.2±2.6*#8.4±3.9*改善率(%)67.3±14.7#58.0±22.9 HAMD積分治療前15.7±2.2 15.4±2.5治療后5.1±1.8*#8.3±1.5*
3.4 兩組綜合療效比較:治療組痊愈12例,顯效23例,有效18例,無效7例;對照組痊愈9例,顯效19例,有效15例,無效17例。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8.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7%,有顯著性差異(P<0.05)。
FD根據(jù)其臨床癥狀可歸于中醫(yī)學“痞滿”“胃脘痛”“嘈雜”“呃逆”“噯氣”及“嘔吐”等范疇,其病在胃、肝、脾,基本病機為中焦氣機不暢,升降失常。肝失條達,肝體失養(yǎng),則肝氣橫逆,侮脾犯胃,繼而影響中焦氣機運行。肝郁脾虛型FD多數(shù)伴有焦慮抑郁癥,為肝氣郁結、情志不暢所致,當治以疏肝解郁為主。逍遙散方中以柴胡為君藥,疏肝解郁,輔以當歸、白芍養(yǎng)血柔肝,并兼制柴胡疏泄太過;茯苓、白術具有益氣健脾之效,可促進氣血生化;佐以甘草益氣補中,配白芍能緩急止痛,薄荷解熱及生姜溫胃和中。諸藥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理氣、養(yǎng)血和中之效。觀察顯示,逍遙散聯(lián)合黛力新能有效緩解肝郁脾虛型FD伴焦慮抑郁癥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焦慮抑郁狀態(tài),臨床療效優(yōu)于常規(guī)西藥與黛力新的聯(lián)合應用。
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