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勁平
摘要:在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培育的時代背景下,高職語文教學要跟進改革。教師要挖掘語文與專業(yè)結合的教學資源,通過組織學生開展閱讀工匠傳記、聆聽工匠講座、采寫工匠故事等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所學—所能—所用”的能力轉化。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工匠精神;綜合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7)05C-0016-03
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對職業(yè)教育提出了新的發(fā)展要求。《中國制造2025》戰(zhàn)略要求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實現(xiàn)從“制器”到“造人”、由“修剪”到“育種”、從“中低端”到“高端”的轉型發(fā)展。[1]作為高等職業(yè)學校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語文迫切需要回應時代呼喚,尋求順應要求的改革之路。
“工匠精神”主要指從業(yè)人員一種關注工作品質的職業(yè)追求的職業(yè)態(tài)度,它的內涵包括專注、勤奮、堅韌、鉆研、創(chuàng)新等。職業(yè)教育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是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升級的需要,是行業(yè)企業(yè)與高職院校生存發(fā)展的需要,也是高職學生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2]通過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滲透與專業(yè)相關的內容,開展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實現(xiàn)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以及專注、執(zhí)著、刻苦等工匠精神的培育。
一、聚焦匠之精神,轉變觀念匯合力
1.語文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由單一語文知識教學轉向關注素養(yǎng)、提升能力的語文學習,由單一書本學習轉向在真實情境中開展的語文實踐學習,由單向灌輸式語文教學轉向服務專業(yè)需求和學生終身發(fā)展的語文學習。
2.結合專業(yè)要求,挖掘教學資源。高職語文教學與專業(yè)相結合,不僅賦予語文教學新的生長點,也滿足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內在需求。語文教師要特別關注不同專業(yè)學生適用崗位的語用要求,圍繞“精益求精”“矢志創(chuàng)新”等工匠精神進行文本的挖掘與闡發(fā)。
3.打破齊步教學,滿足專業(yè)差異。職業(yè)學校不同專業(yè)對語用要求差異顯著,語文教師在夯實學生語文基礎能力的同時,要對不同專業(yè)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以文秘專業(yè)與機電專業(yè)為例,前者注重在夯實語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提升學生口語表達和實用寫作技能;而后者僅需圍繞崗位要求獲得夠用的聽說讀寫能力即可。現(xiàn)有語文教材并沒有對不同專業(yè)的現(xiàn)實需求做出調整或給出相應教學建議。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圍繞學生專業(yè)學習與生活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取舍或補充。
4.依托校企合作,提升語用能力。隨著職業(yè)教育校企深度融合,高職語文教學也可以打破公共課與專業(yè)課界限,利用現(xiàn)代學徒制試點項目所提供的學徒工作實境進行口語、寫作教學,在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獲得需要的語用知識和語用能力。這樣的教學,不止于在高職語文教學內部發(fā)力,而是扎根學校、以高職語文教學為載體開放式地匯聚多方力量,以實現(xiàn)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yǎng)。
二、追覓匠之軌跡,借助情境增活力
知識與學習不是居于個體內部的,而是分布在個體情境活動的具體任務、輔助工具、外部環(huán)境以及相關他人的關系之中的;知識不能以孤立的方式獲得,而要結合復雜的問題去學習。[3]利用語文教學情境、借助語文實踐活動,圍繞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構建高職語文“所學—所能—所用”的教學鏈。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以下三類實踐活動不僅能實現(xiàn)上述目標,而且深受學生歡迎,寓教于樂,在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與語用能力。
1.閱讀工匠傳記——了解工匠精神。近年來很多文質兼美的工匠傳記小品不斷涌現(xiàn),短小精悍、富于故事性的人物傳記對高職學生來說是很好的課內外閱讀材料。教師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閱讀相關專業(yè)工匠的傳記,引導學生追尋以往名匠足跡、學習現(xiàn)代大匠精神,接觸實用語文的同時感染工匠精神的魅力。
2.聆聽工匠講座——感受工匠言行。學校經常組織一些與學生專業(yè)相關的勞動模范、優(yōu)秀畢業(yè)生來校開設講座。學生聆聽講座,用文字書寫感受,教師批改點撥,既能鍛煉學生實用語文知識的運用,也能讓學生由思考到寫作,工匠精神精髓深入內心。
3.采寫工匠故事——對話身邊工匠。通過現(xiàn)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學生以學徒身份走近現(xiàn)實生活中的工匠師傅,通過師傅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感受工匠身上的高貴品質。語文教師因勢利導,通過組織學生開展采訪師傅的職業(yè)故事、說說“我的師傅”等活動,激發(fā)學生說與寫的熱情,在實踐中感悟工匠精神。
三、圍繞匠之傳承,積淀資源續(xù)后力
只有有了高職語文教學資源的高原,才可能有高職語文教學質量的高峰。為拓展高職語文學科的資源建設,我們探索了多種途徑。
1.積累提煉素材,豐富教學資源。沒有累積就沒有創(chuàng)新。一方面要積極運用信息化等原有語文教學資源提升其教學效能,另外也要樹立資源建設意識。每一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做好素材積累和提煉,其過程、成果也可成為以后教學的寶貴素材。以前文所提的閱讀、采寫等活動為例,每一次活動的文字影像等資料,不僅是本次語文實踐活動的成果,更是未來語文教學接地氣的資源與素材。
2.關注學生生活,滲透學校文化。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語文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生活特點及變化,并從中挖掘優(yōu)質的教學素材,同時有意識、有選擇地滲透學校文化,使教學獲得源源不竭的活水。如學校舉行學生工匠精神讀書征文,我們可以通過書目推薦和寫作指導,使學生在寫作能力提升的過程中加深對工匠精神的理解。
3.教研引領教學,示范工匠精神。教師通過磨課、聽課、開課,不斷提升自身語文教學的能力與水平,并圍繞教學展開草根式的研究,助力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高職語文教學與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互動耦合,并意識到教師自身所體現(xiàn)的工匠精神是對學生最好的示范,引領學生內在轉化。
四、實踐收獲與感悟
探尋高職語文教學培育工匠精神是一個充滿艱辛、需要勇氣和智慧的改革歷程。教師需要避免急功近利、自以為是、心浮氣躁的傾向,需要“做”與“思”、“手”與“腦”、“行”與“知”的交互為用。[4]我們欣喜地看到改革對學生、教師與教學本身所產生的正向變化,我們也困惑于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1.涵養(yǎng)了高職師生的氣質。通過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凸顯工匠精神等學生需要的、職業(yè)要求的人文精神及語用知識能力,學生語文學習開始慢慢融入與現(xiàn)實生活與專業(yè)學習相關的內容。很多學生開始認識到語文學習對于專業(yè)、職業(yè)的積極作用,聽說讀寫的能力在實踐活動中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有效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也促使學生將所見所感的工匠精神逐漸內化。借助活動的體驗,學生的職業(yè)情感、職業(yè)自信得到有效增強,工匠精神所涵括的理念精神也漸漸深入于心、落實于行。在實踐中,語文教師本身的業(yè)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也得到提升。在教學實踐的不斷磨合中,語文教師對于學校不同專業(yè)的語用要求有了進一步了解,對與工匠精神相關的教學資源的挖掘與交流,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職業(yè)倦怠等問題,教師通過學習意識到提升自身工匠品質的重要性??梢哉f,這是一種高職師生經由語文的教與學“明匠心、提語能、塑匠魂”的教育行為。
2.豐富了語文教學的資源。依托校企合作、校園文化活動等,高職語文教學獲得了許多鮮活有效的教學資源。這樣的資源不同于一般高職語文教學中教案、課件、圖文視頻等教學資源;也不同于從普教橫向遷移過來的優(yōu)秀資源;而是完完全全扎根于我們的學校與專業(yè)、充滿著鮮明的時代特色、職教特色和校本特色的特有資源。如開展學生對自己師傅故事采寫,期間拍攝的采訪視頻、撰寫的文章就成為了教學的有效資源。其中優(yōu)秀作品可以直接升級為學生閱讀活動中的文字素材。學生閱讀來自于自己同齡人、身邊榜樣的書寫,教學的效果往往能比解讀“高大上”的名匠傳奇更好。即便是資源中不是很成功的素材,因為與學生專業(yè)相同、背景相似,在語文教學中靈活運用,如作為反面典型等,也能收獲意想不到的良好成效。
3.有賴于文化機制的支持。我們的實踐借助了現(xiàn)代學徒制試點項目的平臺,在語文教學的內容與進度安排上必然有所突破。而原有以純筆試或筆試為主、口語為輔的評價方式也應需要根據教學實際進行變革。實踐取得良好成效離不開語文教師個人與團隊自下而上的努力,也需要一定機制、文化的支持,如將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構建相應的語文教學評價機制等。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的實踐改革沒有丟棄語文教學的本質,我們一直努力在彰顯高職特色與尊重語文學科個性間取得較好平衡。這需要高職語文教師團隊與個人在教學實踐中長期的摸索與思考,高職語文教學若能在“有用”之外加上“有趣”將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陳鵬,龐學光.《中國制造2025》與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轉型發(fā)展[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5(17).
[2]王麗媛.高職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職教論壇,2014(22).
[3]楊焓.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對教學改革的啟示[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4]劉曉.技皮·術骨·匠心——漫談“工匠精神”與職業(yè)教育[J].江蘇教育,2015(11).
責任編輯:夏英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dvocating craftsmanship culti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follow up the reform. The teachers should explore the teaching resources which combine Chinese and the profession, and promote the students ability transformation from learning to implementation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such as organizing the students to read artisan biographies, listen to lectures and write stories of the craftsme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craftsmanship; comprehensive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