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如歌,記憶是最長存的播放器,生命不息,余音不絕。我們今天的采訪對象鄭先生,生于六零年代末,長于七零年代初,勉強算是“60后”的一份子,但確實也是“70后”的典型形象。作為他的親生閨女,六歲聽聞,鄭先生其人,天生聰慧卻頑劣非常,從小就是個讓人頭疼的“混世魔王”,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六歲我經(jīng)常惹禍這個屬性的由來。由于鄭先生早已為人父,所以為了保持他的“嚴(yán)父”形象,始終不肯透露他曾經(jīng)的“光輝事跡”。所謂“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六歲本人撒嬌打渾耍橫的功夫還是很到位的,以下是鄭先生妥協(xié)后的成果。
六歲:(身體直立,挺胸、抬頭、收腹,不知道聽誰說這是采訪的基本禮儀。)鄭先生,請您談一談童年的記憶里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鄭先生:我小的時候沒什么娛樂項目,最大的愛好就是放炮仗,我們叫“二踢腳”(學(xué)名叫雙響爆竹)。印象最深的事就是放“二踢腳”引起的,當(dāng)時住在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是草房,而且都沒有院墻,屬于大雜居的格局,房子分布也不規(guī)律,東一所西一間。我跟小伙伴吃完晚飯就在咱家房后的空地放“二踢腳”,結(jié)果響了一下就沖到了鄰居的房頂上,第二下還沒響,火苗就“噌噌”地躥了起來。當(dāng)時鄰居家正在吃飯呢,男主人用一盆蘿卜湯拯救了一間房。
六歲:(原來從來不肯給我買炮仗玩的鄭先生是怕我也把鄰居的房子點著,偷笑)那后來呢?我爺爺一定請你吃“棒子燉肉”了。
鄭先生:“棒子燉肉”倒是沒有,你爺爺可寵著我呢。后來,你爺爺花錢給鄰居修了房,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墒?,小孩子都是“記吃不記打”的主,轉(zhuǎn)天我們又用罐頭瓶子扣著“二踢腳”玩,想著這樣就不會飛到房子上,結(jié)果罐頭瓶子被崩碎之后,碎片又把鄰居家的窗玻璃給砸碎了。
六歲:倒霉的鄰居,怪不得咱家旁邊的院子空了好幾年都沒人住。那請您再給講講,您的童年最喜歡的食物是什么?
鄭先生:應(yīng)該是蘋果。
六歲:蘋果有什么好吃的,有沒有那種我沒見過的,就是風(fēng)靡一時但是后來銷聲匿跡的那種食物(吃貨的探索臉)。
鄭先生:(完全忽略我的問題,自顧自地說)你可別小看蘋果,在我小時候,水果是有錢難求的“貴族食物”。我記得第一次吃蘋果,是你爺爺在銀行工作的第三年,年終的時候分到兩個蘋果,起初我們幾個孩子都不知道是能吃的,你奶奶用線把它們掛在房梁上,我們就眼巴巴地瞅著。后來得知這是傳說中的“水果”,饞得不行就踩著凳子聞一聞果香,直到表皮開始發(fā)皺,你奶奶才用小刀仔細(xì)地分好,給我們吃掉了。
六歲:Unbelievable!看來最令人垂涎的美味莫過于記憶里童年的滋味??墒俏疫€是比較想知道,有沒有什么食物是我見都沒見過的。
鄭先生:春天的時候,榆樹發(fā)芽結(jié)的“榆樹錢”(榆樹的種子,可食用)是我們小時候最經(jīng)濟(jì)實惠又常見的零食,經(jīng)常一群人趴在樹上邊吃邊玩。秋天,就去玉米地里找“烏米”(一種生長在作物頂部的真菌,可食用),吃飽了就幫著收玉米。
六歲:都是純天然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呢。下一個問題,請您說出三首童年時聽的歌曲和三個童年時期崇拜的偶像。
鄭先生:有那么多好聽的歌,為什么只能說三個?《燭光里的媽媽》《小白楊》《茉莉花》……(此處省略n個歌名)偶像的話,小時候不懂這個,后來就覺得鄧麗君挺漂亮的,唱歌也好聽。
六歲:鄧麗君漂亮還是我媽漂亮?單選題。
鄭先生:鄧……當(dāng)然是你媽媽。其實咱家你最漂亮了,畢竟你還有我的遺傳基因。
六歲:(夸我也沒用,我媽已經(jīng)在殺來的路上了)說一說童年最喜歡的影視劇作品。
鄭先生:還影視劇作品呢,我小時候家里都沒有電視,要去公社擠著看一臺小黑白電視機,就是看個熱鬧,根本不記得看的是什么。
六歲:好吧,當(dāng)我沒問。接下來我們的問題要高端了,請您談一談對于“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一觀點的看法。
鄭先生:我打過你么?
六歲:(我竟無言以對)……那您在言語上刺激我也是不對的。下一個問題,您覺得童年對于一個人的一生起決定作用么?
鄭先生:是這樣的,我覺得童年是一個人一生的開端,所謂“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嘛,所以童年時期對于一個人性格養(yǎng)成是至關(guān)重要的,你小的時候就沒吃過苦,所以就嬌慣得一身臭毛病,一點也不剛強,遇到坎坷挫折就打退堂鼓,以后遇到什么大風(fēng)大浪可怎么辦?
六歲:不許進(jìn)行人身攻擊嗷。好了,今天的采訪就到這里,謝謝您嘞,拜拜了您嘞。
鄭先生:咋的,還說不得你了,說你兩句還跟我拜拜,攆上我了是不?!
六歲:如果我沒記錯,您好像約了村東頭的王大爺和田二叔打牌。
鄭先生:死丫頭,等我回來收拾你,給我換點零錢,快點……
我們喜歡劃分年代來驗證時間的足跡,60年代的“語錄式”,70年代的“理想主義”,80年代的“非主流”,90年代的“葬愛家族”,以及00年代的“異軍突起”。同一年代的童年是千篇一律,不同年代的童年是各有千秋。無論你身處哪一個年代,童年這段不可或缺的時光,就那樣不急不緩地在你的生命里悄然流逝,又永永遠(yuǎn)遠(yuǎn)地鐫刻在你的記憶之中,如同一曲婉轉(zhuǎn)動人的歌,在某個夜深人靜時,溫柔地纏綿地歌唱著,你那時候所有的不為人知的快樂。
鄭六歲:“小皮球,用腳踢,馬蓮開花二十一?!蔽胰松谝粋€玩具就是這只小皮球,媽媽說我小時候無論怎么哭鬧,只要皮球一滾就立馬收音。因為追這只皮球,我學(xué)會了爬,學(xué)會了坐,學(xué)會了走。今年十九歲的鄭六歲,仍舊喜歡圓滾滾的東西,這只皮球雖然癟了,卻始終收在我的小箱子里,連同我整個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