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嫻
在“分不開的‘閨蜜”這個案例中,教師的核心困惑是,當兩個小閨蜜的友誼很穩(wěn)固,導致她們朋友圈過于狹窄甚至發(fā)展成了容不下他人的“小團體”,且彼此模仿對方的不良行為時,教師是否需要干預以及如何干預的問題。也許在回答教師該如何做之前,應該回歸到兒童人際交往發(fā)展的原點,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閨蜜”現象,“閨蜜”、容不下他人的“小團體”、攻擊行為等在兒童的人際交往中的意義與價值是什么。
關于兒童的人際交往,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引起了研究人員的關注,尤其是德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這期間不乏著名的研究,例如,帕頓的社會交往水平研究和大衛(wèi)的兒童攻擊性行為研究等。在之后的冷戰(zhàn)期間,智力研究和學業(yè)研究成為研究人員關注的熱點,兒童社會性發(fā)展曾一度遭到忽視。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皮亞杰與維果斯基的建構理論被廣泛地認同,以及對冷戰(zhàn)期間教育失敗的反思,關于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研究又開始逐漸地為人們所重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和哈里斯提出的群體社會化理論。現在,人們對兒童同伴的理解已逐漸由帕頓時代單一、線性的認知向復雜、多層的認識轉變。〔1〕結合兩個小閨蜜的案例,我們通過對以下三個問題的討論,來理解兒童同伴的發(fā)展。
一、交往等于友誼嗎?
在關于兒童同伴的研究中,“發(fā)展”是研究的重點,也就是說,要研究兒童的同伴是如何發(fā)展的。兩個小閨蜜的案例中,教師談及或擔心的幾個關鍵詞“交往”“友誼”“小團體”,恰好是研究人員所總結的兒童同伴發(fā)展的三種水平?!?〕
同伴的“交往”是人際關系中最初級的水平,是指對A給出的刺激B做出反應的過程。簡單的交往包括嬰兒之間的互相模仿,幼兒之間的對話,甚至還包括沖突;復雜的交往包括安慰、合作、競爭甚至還包括嘲笑或攻擊等。在這個水平上,在一起玩的幼兒不一定存在真正的友誼,僅僅是“在一起”而已。
“友誼“的首要特點就是有雙方都自愿承認的互惠性關系。在幼兒園中并不是所有幼兒都有好朋友的。研究人員開展的同伴提名實驗發(fā)現,只有約75%的幼兒有相互提名的好朋友,即存在真正的友誼。而建立了友誼的幼兒在幼兒園中就會表現出互動時間較長的特點,會互相發(fā)起游戲。〔3〕這里的互惠性關系是彼此喜歡,是真正的情感聯結。為了維持兩者之間的關系,處于這種關系中的個體就需要有情感、行為等更多的投入,而更加重要的是對彼此的忠誠。
“群體”是基于互惠互利的目的而自發(fā)形成的交往個體的集合。研究人員認為群體具有四個特征,即聚合特征、等級特征、同質特征和價值特征。兒童所形成的群體具有團結、排他的特點;群體內部具有等級,即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往往具有相同特質的兒童會形成群體,例如性別、興趣、學業(yè)能力、家庭背景、社會經濟地位等;群體內的兒童往往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價值觀和對事物的態(tài)度及歸因。當然,群體的建立在嬰兒期已經出現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特征會越來越明顯。〔4〕
很明顯,兩個小閨蜜不僅僅有基礎水平的交往,她們互相模仿、互相接納,而且產生了寶貴的友誼。她們互相提名彼此為好朋友,有了親密的關系。她們會互相留空位和玩具給對方,盼望生病的小伙伴早日回到幼兒園。她們互相投入情感,互相喜歡,彼此忠誠。她們會模仿對方的“不良”行為,如說臟話和吃手等,這恰恰說明了她們對彼此的喜歡、認同和接納。她們甚至出現了一起搶玩具、一起攻擊他人的團結行為,和容不下他人、對外來者進行考驗的典型的排他行為。這正反映了同伴發(fā)展的第三種水平“群體”的萌芽。從發(fā)展的角度來思考,也許我們應該對這兩個小閨蜜社會能力的成長感到欣喜。
二、對“圈子過窄”“小團體”是否需要糾正?
案例中的教師很擔心兩個小閨蜜圈子過窄甚至形成排他的“小團體”,在思考要不要干預和如何干預,對此,我們需要了解廣泛的同伴交往、雙向的友誼關系以及群體的建立對于兒童發(fā)展的意義與價值。
首先,無論是廣泛的同伴交往、雙向的友誼關系還是群體的建立,都會促進兒童認知與社會性的發(fā)展。例如,皮亞杰和維果斯基的理論認為,兒童在交往互動中會出現問題、矛盾甚至沖突,他們通過討論、合作或者妥協來解決這些問題、矛盾的過程就是兒童發(fā)展的過程。兒童正是在與各種同伴的交往和關系的建立中,逐漸發(fā)展情緒的理解能力、情緒的控制能力、交往策略、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識等的。尤其重要的是,在社會群體中兒童會進行社會學習,形成社會規(guī)范。
其次,擁有高質量的同伴關系更容易促進兒童認知與社會性的發(fā)展。一系列研究都表明,幼兒與親密朋友之間的游戲水平更高,更有可能出現深度的學習,社會互動的頻次也會增加?!?〕主要原因是,好朋友之間更加了解和默契,他們也許不用擔心被拒絕或否定,可以更加大膽地假設、討論和嘗試。這有助于幼兒深入地探究和思考,促進其認知的發(fā)展。同時,好朋友會給予對方更多的支持和安全感,讓幼兒感覺到幸福,有助于其積極情緒的產生和自我概念的形成。
對于“群體”價值的評價,研究人員是謹慎的,而且不同的研究對此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歸屬于群體的個體是具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的,更加重要的是,歸屬于群體有助于個體身份的認同。從消極的方面來講,歸屬于群體也許阻礙了兒童對不同身份的探究,降低了與群體外兒童交往的機會。但是,不可否認,隨著兒童社會化程度的逐漸加深,兒童是需要歸屬于某個群體的,對于個體而言,這具有一定的社會保護作用,有助于兒童人格的形成。
在小閨蜜的案例中,家長和教師都希望兩個孩子能和不同的孩子交往。但是,讓孩子與不同的孩子交往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是希望他們形成友誼,那么這兩個孩子已經形成了友誼。如果是希望他們與不同的孩子都形成友誼,那么基于前面所述,友誼應該是雙向互選的,并不是她們想和誰建立友誼,誰就一定愿意和她們建立友誼的。如果是希望他們的社會能力有更好的發(fā)展,那么建立高質量的友誼比停留于簡單的同伴互動更能促進兒童的發(fā)展。在案例中也提到,在兩個小閨蜜分別不在園的那幾天,對方的生活依舊精彩,也能夠和其他同伴友好相處。這恰恰說明她們已經具備較好的同伴交際能力。事實上,也正因為她們已經具備較好的同伴交際能力,所以她們的關系才發(fā)展到了友誼階段和群體的萌芽階段。案例中教師所困惑的干預無效,也許是因為沒有全面評估幼兒當前的發(fā)展水平而“期待”幼兒回到人際交往的初始階段,幼兒當然是不可能大幅度“倒退發(fā)展”的。
可見,兩個小閨蜜表現出來的“圈子過窄”和“小團體”,對于兩個孩子都具有特殊且重要的價值。教師和家長可以給他們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以及與其他同伴交往的可能,但不要簡單粗暴地糾正、拆散,或者否定兩個小閨蜜的友誼,而應更加關注他們成長和發(fā)展的需要。
三、攻擊行為和沖突事件是糟糕的嗎?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記錄了小閨蜜的很多負面行為,例如說臟話、吃手指、排他、搶玩具和攻擊行為。兒童為什么會出現說臟話、吃手指和排他行為,前面已經作了論述。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攻擊行為和沖突事件。
在動物世界中,即便是年幼的動物也常常會通過攻擊來“占地盤”,當地盤出現了領導者,不同個體間就會形成等級差異。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之后攻擊行為就會減少,合作分工就會逐漸增多。那么幼兒的世界是怎么樣的呢?一些研究得出了與動物世界的情況非常相似的結果,發(fā)現尤其是男孩,會在最初的小打小鬧或者攻擊中獲得權威領導地位,而這種權威的建立與鞏固反而減少了群體的攻擊性行為,形成了社交的分類與分工。處于權威領導地位頂端的兒童是否一定或者長期擁有積極的同伴關系,這一點并沒有相關的研究證明,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自然的社交分類與分工中,無論是處于領導地位還是被領導地位的兒童,其社會適應能力都在逐步提升?!?〕
另外,關于言語攻擊的研究也發(fā)現,即使是年幼的兒童也會出現“說壞話”現象。雖然言語攻擊的內容很多是夸大的、不真實的或是誤解的,是不被提倡的,但研究人員也發(fā)現,尤其在女孩之間,言語攻擊更加確立了群體成員的態(tài)度、信念,有助于增強群體的聚合力和鞏固群體成員對群體核心價值的認識。所以,現在研究人員不會再去簡單地評價攻擊行為的對與錯、好與壞。
有些研究團隊發(fā)現,兒童在友誼范疇內的沖突行為頻率要高于非友誼范疇內。這也許是兒童下意識地在友誼的范疇內練習解決沖突的方法。他們同時發(fā)現,在友誼范疇內,兒童選擇的解決方式往往是協商和回避矛盾,趨向于良性的解決方式,而且會用身體接觸來給對方以安慰?!?〕這也與另外的研究結論保持了一致:同胞之間的沖突雖然多,但正因為他們有不斷練習解決沖突的經驗,習得了解決沖突的方法,所以其社會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也有研究表明,沖突的內容本身不會給個體帶來根本性的傷害,真正給個體帶來傷害的是解決沖突的方法。
綜上所述,也許我們不應該因為兩個小閨蜜出現了說臟話、吃手指、排他行為、搶玩具和攻擊行為,就否定他們,甚至要拆散他們。針對說臟話、吃手指的行為,我們對兒童的正確期待是通過正向的引導改正這類不良的習慣。出現排他行為,是兒童同伴交際發(fā)展的典型表現,兒童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同伴交際水平的提升,由顯性排他轉向隱性排他。消除排他行為也許沒有意義,甚至是不利于兒童的同伴關系發(fā)展的。對于搶玩具等攻擊行為和沖突事件,我們不是簡單地制止,對兒童的期待也不是不再發(fā)生這類行為和事件,而是要幫助兒童習得解決沖突事件的方法。當兒童出現敵意性的或者危險的攻擊行為時,成人及時的監(jiān)控與指導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2〕KENNETH H R,WILLIAM M B,JEFFREY G P.Peer interactions,relationships,and groups〔M〕//DAMON W,LERNER R M.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3.social,emotional,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6th ed.Hoboken,NJ:Wiley,2006:573-574,575-579.
〔3〕〔4〕DUNN J.Young childrens close relationships:beyond attachment〔M〕.London:Sage,1993.
〔5〕DUNN J,CUTTING A.Understanding other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riendship interactions in young children〔J〕.Social Development,1999,(8):201-219.
〔6〕PELLEGRINI A D.Rough-and-tumble play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development and possible functions〔M〕//P K SMITH,C H HART.Blackwell handbook of childhood social development.London:Blackwell,2002:438-453.
〔7〕HARTUP W W,LAURSEN B,STEWART M A,et al.Conflicts and the friendship relations of young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88,(59):159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