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曼曼
關鍵詞:微信傳播指數(shù);WCI;圖書館;微信公眾號
摘 要:文章通過多個維度對江蘇省49所本科院校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建設情況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基于微信傳播指數(shù)WCI對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進行統(tǒng)計排名,最后提出了加大推廣與宣傳力度、增強實用和個性化服務、增強互動功能、注重內容營銷的建議,旨在為同行提供參考,為更好地建設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平臺提供借鑒。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6-0107-03
2012年8月18日,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通過一對一、一對多的傳播方式,直接將相關信息發(fā)送到用戶手機上,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廣而告之”的效果。之后,微信公眾號的推出便很快成為企業(yè)、教育機構、政府機關等機構進行活動推廣、品牌營銷的有力工具。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lián)網(wǎng)+”行動計劃[1];2015年7月,國務院又印發(fā)了《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行動的指導意見》[2];2015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再一次提出:實施網(wǎng)絡強國戰(zhàn)略,實施“互聯(lián)網(wǎng)+”行動計劃,發(fā)展分享經(jīng)濟,實施國家大數(shù)據(jù)戰(zhàn)略[3]?!盎ヂ?lián)網(wǎng)+”的全新理念與模式推動了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創(chuàng)新與進步,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領域,圍繞用戶需求推出了全新的服務產(chǎn)品,其中微信公眾號在圖書館行業(yè)的應用就是“互聯(lián)網(wǎng)+”理念中非常典型的案例。
新媒體指數(shù)平臺“清博指數(shù)”[4]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新媒體數(shù)據(jù)搜索引擎、最大的“兩微一端”(微博、微信、今日頭條客戶端)新媒體大數(shù)據(jù)權威平臺及最重要的輿情報告和軟件供應商之一。2014年12月,廈門大學圖書館新媒體運營小組和《圖書館報》合作,基于“清博指數(shù)”聯(lián)合推出“大陸地區(qū)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影響力排行榜”,數(shù)據(jù)每周更新一次,按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分別列表發(fā)布,并在《圖書館報》發(fā)布了(2014年12月14日—12月20日)第一期榜單[5]。該研究通過在CNKI網(wǎng)站上搜索關鍵詞——新媒體指數(shù)和微信傳播指數(shù)WCI,發(fā)現(xiàn)在圖書館行業(yè)的相關研究較少,僅有黃國凡、張鈺梅從WCI入手分析了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內容營銷策略[6-7]。
1 微信服務調查及現(xiàn)狀分析
1.1 類型分析
筆者根據(jù)“中國高校之窗”網(wǎng)站[8]中的江蘇省49所本科院校(不包括獨立院校)名錄列表進行統(tǒng)計,登錄微信手機客戶端,搜索相應的公眾號,或者到高校圖書館官網(wǎng)上查看是否有公眾號二維碼。據(jù)統(tǒng)計分析,其中有31家圖書館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占總數(shù)的63%),18家未開通,而15家圖書館提供的是服務號,16家提供的是訂閱號。馬大艷等[9]統(tǒng)計出75%的“985”院校圖書館提供的是訂閱號,21%的“985”院校圖書館提供的是服務號。訂閱號與服務號各有特點,雖然在“985”院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中訂閱號的應用更廣泛,但是服務號的高級功能接口更多,各圖書館應該根據(jù)本館工作的實際需求來選擇合適的公眾號類型。
1.2 開通服務時間分析
筆者通過查看各公眾號的歷史消息最早的推送時間和完成認證時間,以兩個時間中較早的時間為準來確定微信開通服務時間。江蘇省本科院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開通時間主要集中在2014年至2015年,有25家圖書館在這一期間開通了公眾號,最早開通的是常熟理工學院圖書館,開通時間是2012年11月。從全國的院校來看,開通最早的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圖書館和昆明理工大學圖書館,均在2012年11月[10]開通微信公眾號,可見江蘇省本科院校圖書館在微信技術的使用上也沒有落后于全國其他院校。
1.3 命名規(guī)則分析
①高校圖書館中有29家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名稱都遵循了“學校全名+圖書館”的命名方式,占比相當大。此外,也有一些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命名方式很獨特,如: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圖書館以“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命名,南通理工學院圖書館以“通理工書香”命名等。②微信號基本遵循“學校英文名簡寫+library/lib”的命名方式,如:中國礦業(yè)大學圖書館以“學校英文名簡寫+library+建校年份”命名,江蘇大學圖書館以“學校中文名稱拼音首字母”命名,也有個別圖書館的微信號是隨機數(shù)組合命名的,這些較為簡單易記的圖書館賬號在關注度上具有一定優(yōu)勢。筆者認為,高校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應與圖書館名稱相關,使讀者更容易搜索找到。
1.4 菜單體系分析
筆者從調研的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中總結出公眾號的菜單設置基本分類為資源與服務、讀者信息、新聞公告三部分。資源與服務包括館藏書目、電子資源、新書推薦、科技查新/查收查引等;讀者信息包括綁定/解綁、借閱/續(xù)借、圖書薦購、座位/研究室預約等;新聞公告包括通知公告、培訓講座、資源推薦、活動娛樂等。
2 基于WCI的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影響力分析
2.1 WCI的指標體系
微信傳播指數(shù)WCI是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的傳播度、覆蓋度及公眾號的成熟度和影響力來反映公眾號整體熱度的一個綜合性指標。目前,WCI已升級至V12.0版本,計算方法見表1。其
中,n為評估時間段內賬號所發(fā)文章數(shù);R為評估時間段內所有文章的閱讀總數(shù);Z為評估時間段內所有文章的點贊總數(shù);d為評估時間段所含天數(shù);Rmax和Zmax為評估時間段內賬號所發(fā)文章的最高閱讀數(shù)和最高點贊數(shù)。
2.2 江蘇省本科院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WCI排名統(tǒng)計
根據(jù)“清博指數(shù)”平臺,筆者統(tǒng)計出28家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從31個開通微信公眾號的圖書館中除去無歷史記錄的3個)的WCI月排行榜(見表2),并根據(jù)閱讀數(shù)列出前10篇熱文(見表3)。由表2可知,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以WCI411.46的成績名列第1,南京大學圖書館以380.8、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圖書館以347.2的成績依次排名第2、第3。相應地,從全國院校圖書館來看,該月最高WCI為重慶大學圖書館489;從全國公共圖書館來看,該月最高WCI為湖南圖書館797。endprint
3 啟示與建議
3.1 加大推廣與宣傳力度
一方面,高校圖書館的用戶以學生和教師為主,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將近100%,圖書館應該順應潮流,主動去迎合用戶的實際需要,服務向手機端方面大力發(fā)展。另一方面,開通微信服務的圖書館應該利用多渠道進行公眾號的宣傳,將傳統(tǒng)宣傳與網(wǎng)絡宣傳相結合,如:可以采取海報宣傳、圖書館官網(wǎng)、學校官網(wǎng)、學校熱門貼吧、郵件推送等宣傳途徑。在此基礎上,圖書館還應該不斷豐富推廣手段,積極主動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加強對潛在用戶的宣傳,發(fā)揮對圖書館用戶的主導作用,用戶可以通過組織推薦好友關注公眾號、轉發(fā)朋友圈參與抽獎活動進行宣傳。
3.2 增強實用性和個性化服務
一方面,公眾號要基于圖書館的OPAC系統(tǒng)、數(shù)字資源系統(tǒng)、讀者認證系統(tǒng)、門戶網(wǎng)站系統(tǒng)、參考咨詢系統(tǒng)等進行集成,充分利用館藏數(shù)據(jù)、數(shù)字資源、讀者數(shù)據(jù)、業(yè)務數(shù)據(jù)及讀者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及時的“端到端”服務,真正做到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公眾號作為圖書館的自媒體服務,必須體現(xiàn)圖書館的文化內涵,展現(xiàn)圖書館員的真性情,只有充滿人性化的公眾號才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反之,則不利于與用戶的互動。如: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圖書館以“儂小圖”的昵稱向用戶推薦各種服務和資源,可以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
3.3 增強互動功能
由于微信公眾號具備溝通交流作用,并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一對多傳播,用戶在查看內容的同時可以直接實時地同運營館員進行文字和語音交流。為了保證能及時響應用戶咨詢,運營館員應在工作時間內不停刷新消息管理,做到第一時間予以回復,非工作時間則應在48小時內進行回復。除了人工回復,圖書館還要根據(jù)咨詢內容不斷增加自動應答菜單和關鍵詞應答,確保用戶有良好體驗。同時,圖書館也要鼓勵用戶進行咨詢、評論甚至上傳新聞線索等,這將成為微信公眾號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EB/OL].[2015-03-17].http://cpc.people.com.cn/n/2015/0317/c64094-267025 93.html.
[2]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行動的指導意見[EB/OL].[2015-07-05].http://cpc.people.com.cn/n/2015/0705/c64387-27255409.html.
[3] 中國共產(chǎn)黨員新聞網(wǎng).十八屆五中全會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EB/OL].[2015-10-29].http://news.12371.cn/2015/10/29/ARTI1446114077950860.shtml.
[4] 清博指數(shù)[EB/OL].[2015-05-01].http://www.gsdata.cn/.
[5] 大陸地區(qū)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影響力排行(12.14—12.20)[EB/OL].[2014-12-26].http://news.xmulib.org/library-weixin-rankings-001/.
[6] 黃國凡,張鈺梅.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內容營銷策略:基于微信傳播指數(shù)WCI的分析[J].圖書館雜志,2015(9):91-96.
[7] 張鈺梅.基于WCI的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內容營銷策略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6(3):61-64.
[8] 中國高校之窗.江蘇高等院校名單[EB/OL].[2015-04-25].http://www.gx211.com/gxmd/gx-js.html.
[9] 馬大艷,李學靜,陳虹暻.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現(xiàn)狀分析及發(fā)展對策:基于“985工程”大學圖書館的調研[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3):33-37.
[10] 劉靜.高校圖書館微博和微信平臺信息推送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8):61-63.
(編校:崔 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