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世超,賴小林
(汕頭大學 a.文學院;b.醫(yī)學院,廣東 汕頭 515063)
留住鮮活的民族風情
——論長篇小說《女兒谷:1937》的情節(jié)藝術
燕世超a,賴小林b
(汕頭大學 a.文學院;b.醫(yī)學院,廣東 汕頭 515063)
《女兒谷:1937》是我國為數不多的長篇文化人類學小說,它借助于情節(jié),形象再現了四川鮮水河扎壩一帶的民族風情,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揭示其性格的深層結構,其獨特的走婚文化值得反思。
《女兒谷:1937》;民族風情;情節(jié)藝術;走婚文化
長篇文化人類學小說《女兒谷:1937》(以下簡稱《女兒谷》)是著名學者李左人教授的力作,從親身考察扎巴文化到定稿,作者整整花了九年時間,于2014年出版。文化人類學小說在我國十分罕見,因為作者首先必須具備豐富的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學專業(yè)知識,同時實地考察費力又費時,十分辛苦。到2018年,該小說故事發(fā)生地四川鮮水河下游電站建成,扎壩峽谷大部分村落將被淹沒,走婚文化也將隨著其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消失而成為歷史陳跡。作為研究走婚文化的活化石,這部小說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眾所周知,小說三要素為人物、情節(jié)和環(huán)境。在以情節(jié)和人物為主的小說中,環(huán)境作為背景而存在;但有的小說“在許多情況下,空間(環(huán)境)常被‘主題化’,自身就成了描述的對象本身?!袝r甚至成為一部小說的特色”[1]108–110。這類小說缺少應有的情節(jié)支撐,很難得到讀者青睞:如果屬于短篇,可以把一個具體環(huán)境作全景式掃描,但若為長篇巨制,則必須依賴精妙的情節(jié)藝術,并附以鮮活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藝術成為此類小說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F實生活是復雜的,如果情節(jié)過于簡單,不符合生活實際,就會為讀者所厭煩。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再現真實,高明的作家總是盡可能讓情節(jié)復雜化,而結局也往往出人意料,這就需要匠心獨具。
在《女兒谷》中,雅卓部落頭人丹增和澤仁旺姆夫婦無疑處于矛盾中心:丹增十二年前殺害扎沱土百戶格桑的父親頓珠,在1935年諾那活佛叛亂中又與縣長胡仁濟結下仇恨,澤仁旺姆過去曾虐待的女奴達娃恰是省特派員鐘秋果的妹妹鐘春華,他們還派人暗殺格桑的叔父、俄疊土百戶扎西旺吉未遂,澤仁旺姆的性奴兼保鏢羅追殺了牧民降措的妻兒,在扎壩六個官寨中,只有行事低調的夾拖土百戶俄喜納支持丹增夫婦。若把丹增夫婦作為小說主人公,雅卓官寨勢必成為故事發(fā)生的中心,矛盾焦點就會集中在丹增夫婦與其他土百戶以及漢官鐘秋果、胡仁濟的矛盾上,扎壩下層社會豐富的生活場景就難以展現,作者另辟蹊徑,采用多線索交織并進方式結構全篇。
1.主線:鐘秋果、胡仁濟去扎壩賑災和推行保甲制度。主線的選擇對小說布局謀篇和人物形象塑造極為重要,因為幾乎所有重要人物都要通過這條主線來展現,所有副線和支線都要圍繞主線來設置,一旦主線中斷,整個故事結構都將被打亂。小說開頭,西康建省委員會委員長、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軍軍長劉文輝親自為鐘秋果餞行,任命他為特派員,赴道孚縣指導賑災并推行保甲制度,縣長胡仁濟陪同前往。伴隨著這條主線的是胡仁濟與丹增夫婦的矛盾,因為胡仁濟之所以選擇去扎壩,就是要報復丹增夫婦,而丹增夫婦為了盡量減少損失,必然要千方百計巴結鐘秋果。但就要進入高潮時,胡仁濟與丹增暴死使情節(jié)突然失衡,因為澤仁旺姆已經通過性誘惑把鐘秋果收入囊中,這樣一來,她似乎能夠在后者庇護下輕而易舉地登上區(qū)長寶座,小說會因波瀾不驚而失去高潮,其藝術震撼力將會大為降低。在一些文學名著中,也有這種情況存在?!度龂萘x》中諸葛亮六出祁山后勞而無功,撒手歸天,主要線索似乎中斷了,但由姜維接續(xù)成為主線。“不明分線之可以暫居主位的道理,就寫不好許多次要人物的形象;不明主線是可以用接線的方法加以延伸的道理,就會把諸葛亮的死誤會為線索的中斷?!盵2]《女兒谷》與此相似,暗中磨刀霍霍的格桑此時躍上前臺,成為挑戰(zhàn)區(qū)保長選舉的主要對手。此前他一直在窺探鐘秋果等人的動向,希望尋機報當年丹增夫婦殺父之仇,奪取扎壩最高權力。這樣,主要矛盾由鐘秋果、胡仁濟與丹增夫婦構成的三角關系轉化為格桑與鐘秋果、澤仁旺姆之間的決戰(zhàn)。選舉區(qū)保長刻不容緩,失去機會就意味著將被仇人永遠踩在腳下,加上格桑已經秘密抓住證據,聯(lián)絡兩個部落和度果寺喇嘛武裝,自覺勝券在握,便一舉發(fā)起暴動,故事由此進入高潮。
2.副線:鐘秋果尋找妹妹鐘春華。在“引子”賽馬會后春華被拐騙,成為澤仁旺姆侍女,鐘秋果到雅卓官寨前一年,春華參加紅軍北上轉移,兄妹失之交臂。這自然是巧合。在長篇敘事體裁中,巧合幾乎都是必須的。雅卓官寨對鐘秋果一直守口如瓶,不敢走漏半點風聲。然而,出于自身需要,扎壩首富索冷在關鍵時刻把春華的遭遇告訴了鐘秋果,可這時鐘秋果已經沉溺于和尼瑪的愛情不能自拔,了解到澤仁旺姆過去虐待春華卻無動于衷。這條副線的設置對整個故事進程似乎毫無影響,但若從小說主要目的在于展現鮮水河一帶豐富的民族風情這個角度分析,該副線的設置就大有用處了:通過調查妹妹春華的經歷,鐘秋果了解到旺久悲慘的人生經歷,對丹增夫婦的殘忍歹毒有了清楚的認識;通過妹妹的好友玉珠,接觸到扎西娜姆—鐘三姐,引出跛子船夫拉戈與巴瑪的婚姻以及打銀匠瓦德與阿追朵茍。小說通過拉戈與巴瑪從偷婚到正式結婚,極盡筆墨渲染了民間婚姻的溫馨祥和及新郎新娘矢志不渝的愛情,展現了具有文化人類學色彩的人文景觀,與上層社會婚姻的冷漠與自私形成鮮明對比,舒緩了高潮前的緊張氣氛。顯然,這條副線并沒有因為春華參加紅軍而中斷,而是不斷地由他人接續(xù),形成一個完整的情節(jié)鏈條:春華—扎西娜姆與占堆的生活—拉戈與巴瑪偷婚—瓦德與阿追朵茍。
3.支線:支線即主線的分支,在《女兒谷》中時斷時續(xù),其存在與否并不直接影響主線發(fā)展,但可以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因為“任何一種故事的結構模式一旦被確立,便漸漸會給閱讀帶來思維的惰性和走勢,從而減弱甚至取消讀者的想象和沉思。這種情況導致了故事敘述規(guī)則和敘事技巧處于永不停息的變化之中”[3]。
小說有四條支線:一是頭人制度反抗者降措悲壯的生命歷程。降措是賽馬冠軍,愛馬成癡,但出身貧寒,屢受主人單戈熱登欺侮,被趕出木汝官寨,因偷牛受到前者鞭刑,妻兒被羅追所殺,還被禁止進寺廟奉香添油,最后被迫加入匪幫。匪幫被剿滅,降措負傷逃走,被嘎瑪卓嘎巴桑母女所救;最后赴格桑所約趕往雅卓官寨報仇,打死仇人羅追后縱馬跳下懸崖。
二是土百戶扎西旺吉和桑姆的婚姻悲劇。二人婚姻缺少感情基礎,導致扎西旺吉前妻姐姐的兒子仁清明措有隙可乘,拐走桑姆和金銀珠寶,而貨郎馮扎西又借助于格桑之手殺死仁清明措,帶著走投無路的桑姆遠走高飛。扎西旺吉和桑姆的婚姻與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拉戈、巴瑪的婚姻和降措、巴桑的情愛等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是賑災和區(qū)保長選舉的破壞者格絨珠杰的作為。格絨珠杰陰險毒辣、貪財好色;在賑災活動中,他欺騙政府,對百姓落井下石:在糧食中摻雜樹皮等雜物,倒換藏幣劵,從中牟利。他本來和格桑約好參加暴動,但關鍵時刻見勝負難分便主動退縮,讓其下屬村民參加,暴動平息后把責任推給管家。
四是扎壩社會新興力量代表索冷的賑災義舉。索冷身為土百戶多吉的私生子,社會地位低下,但他閱歷廣泛,精明能干,靠經商致富,更重要的是他體恤百姓生活之艱,賑災施粥,捐款捐糧,敢于和不可一世的雅卓官寨對壘,當鐘秋果動員增加捐獻糧款數量時,他又慷慨解囊。他支持鐘秋果推行保甲制,在關鍵時刻擊斃叛亂頭人格桑。
這四條支線沒有先后主次之分,與人物性格深層結構所折射出的意義遙相呼應。
《女兒谷》通過情節(jié)展現豐富的民族風情,二者相互滲透、相互轉換。
1.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展現物質文化。它是人類的生存保障,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基礎。
衣著穿戴是民族和地域文化最明顯的特征,足以反映主人的身份與社會地位。小說第三章描寫澤仁旺姆迎接漢官時的打扮:“衣著豪華鮮艷,是康巴貴婦覲見大官、接待貴賓的盛裝麗服,胸前戴一只鑲玉嵌珠的金嘎烏,頭飾、耳墜、項鏈、戒指也極其豪奢?!盵4]41而對其愛恨兼具的胡仁濟觀察得更為細致:“從前戴一只小巧的銀嘎烏,現在換成碩大的金嘎烏;左手無名指上戴的金戒指,粗拙笨重,上面鑲嵌的紅瑪瑙夸張得幾成累贅。腰間吊著一把女式佩刀,刀柄和刀鞘上均有雕花紋飾,長約一拃,兩頭微翹,一看便知是白玉火坡鍛造的名刀?!盵4]41交通工具與此相應,“她那坐騎,渾身雪白不帶一絲雜毛,鬃毛剪得整整齊齊,配上金鞍玉勒,彰顯著主人的高貴身份。”[4]41這種不厭其煩的描寫,彰顯嚴肅和隆重的氣氛,反映了主賓間的心理距離,構成情節(jié)的一部分。平民百姓的衣著穿戴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小說借澤仁旺姆之口說:“扎巴女人,不管年輕年老,不管嫁與未嫁,穿著修飾都一個樣,土里土氣,一看就曉得是山溝溝里的女人。我只穿華麗的康式藏裝,絕不穿扎巴的毪子短衫、無袖長袍!”[4]173貧富貴賤等級差異在衣著穿戴上截然分明。
起居住所作為人物活動的場所,自然為情節(jié)發(fā)展所必需,因為它與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和生活方式相聯(lián)系,并暗示以后會有重要的事情在其中發(fā)生。小說描寫雅卓官寨:“主樓是一座五層碉房,背靠山麓,面朝鮮水河,石墻上刷著藍白相間寬窄大約三四尺的豎直帶狀條紋,一排排鏤花窗戶斑斕明亮?!盵4]45“客廳寬大氣派,描金繪彩,正中是白度母、花鳥、龍鳳、五彩祥云圖案,旁邊掛著一張三尺八大弓和箭囊。”[4]45頂樓經堂是家人拜佛處:“鎏金佛像、唐卡、經書、金銀器皿、法器等一切齊全,必定是富貴人家。窮人的經堂往往四壁空空,僅供著凈水碗酥油燈。”[4]47這樣豪華的住所,暗示著各種愛恨情仇只能發(fā)生在達官貴人之間。而普通藏民羅絨直布家居則與之對比鮮明,顯得簡陋而溫馨。
食物在文本中具有動態(tài)功能,因為只有在待客活動中它才能夠成為情節(jié)發(fā)展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杜畠汗取返谌聦懙溃骸皾扇释分罎h人講究吃雞喝羊肉湯,特別殺雞宰羊招待。陸續(xù)端上來白水雞、羊肉燉芫根湯、砣砣牛肉、烤洋芋等,大缽大碗,堆積如山?!盵4]57席間給客人準備的白玉龍鳳酒杯,隱藏著胡仁濟與澤仁旺姆多年前的一段苦戀。接著重筆潑墨描寫了宴會上驚心動魄的一幕:胡仁濟盡情打罵和羞辱丹增以泄私憤,澤仁旺姆眼看丹增受辱無可奈何,鐘秋果不知如何化解,其他頭人以為是殺雞嚇猴膽戰(zhàn)心驚。這次宴會為以后二人同歸于盡埋下伏筆。丹增夫婦精心準備豐盛的酒食,本希望得到鐘秋果的好感,同時減少胡仁濟心中的怨憤,反而更突出其矛盾不可調和,暗示以后情節(jié)的進展將危機重重。第十五章澤仁旺姆單獨招待鐘秋果時又是一番景象:她“特意穿了一身鮮亮的單布秋袍,里面是一件粉紅絲質內衫”[4]243,性感的衣服自然帶有性誘惑;澤仁旺姆拿出龍鳳杯請鐘秋果,暗示她希望和鐘秋果發(fā)展成為情人關系;她把放置三年一直沒舍得喝的瀘州老窖拿出,更顯示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席間,她獻出一件又一件寶物,令鐘秋果心存感激;帶鐘秋果看家中的歡喜佛,進一步誘惑他;最后脫下外套,更顯性感;鐘秋果終于把持不住,與其發(fā)生關系。天長日久,鐘秋果在與澤仁旺姆的肉欲中越陷越深,情節(jié)也就隨之發(fā)生轉折。
2.在情節(jié)停頓處插入走婚文化。在敘事作品中,“停頓具有很強的延緩效果”[1]86。在許多情況下,《女兒谷》情節(jié)被有意淡化,時斷時續(xù),而敘述民族風情則占據大部分篇幅。扎壩民族風情由帶有原始文化特征的東女國文化演化而來,以走婚文化為代表,包括兩種形式:一是結交性伴侶即呷伊。在扎壩,性與愛可以分離,短呷伊不必有愛情存在,因為性欲是人與生俱來的生命本能,是人類得以繁衍的動力?!坝皇巧淼男詻_動,而愛是性沖動和它種沖動之和?!盵5]男女白天剛剛相識,就可以相約晚上走婚。呷伊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隨時散伙,短呷伊之間日久生情,就成了長呷伊。爬墻、鉆帳篷交呷伊不是偷偷摸摸的個別現象,而是扎壩普遍的文化風景。“入夜,扎巴娃們結伴去朵茍①注:即做愛。,一支支松脂火把變成點點流動的星火,向北,往南,上坡,過橋,巴里村一下子變得空寂了?!盵4]87–88本章最后描寫了小扎巴爬進卓瑪臥室,要與她做愛,由于卓瑪的長呷伊索冷突然闖入,小扎巴從窗口倉皇逃走。找情人如此隨意,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甚至羅追白天路遇過去的呷伊翁姆便立即與之交合,無所顧忌。
男子要到女子家朵茍,晚上必須爬她家的墻頭。墻頭很高,這自然考驗男人的體力和意志。如果兩批人同時爬一個女子家的墻頭,那就需要對決,自然是勝者才能和女子交合,敗者只能相讓。優(yōu)勝劣汰,從種族繁衍的意義上說,有利于后代的強健和家族部落的興旺。
在情節(jié)停頓處作者不失時機地插入爬墻走婚情節(jié),使情節(jié)舒緩有度,在一張一弛中推進。如第四章胡仁濟在酒宴上當場羞辱東道主丹增,場面特別緊張;第五章由于插入幾次朵茍的描寫,大大舒緩了緊張氣氛;第六章描寫鐘秋果檢查格桑煮粥賑災和胡仁濟審理木汝搶劫案,氣氛再趨緊張;第七章開頭描寫鐘秋果上岸后看到有男女在樹叢里野合,氣氛再度舒緩;第八章先寫雅卓官寨與索冷對壘賑災施粥,成為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一個小高潮;接著就寫卓瑪不愿和王中交呷伊,退回貢布代送的牛腿;最后寫晚飯后男女“踏歌”眉目傳情私下相約。這一切,不僅調節(jié)了情節(jié)節(jié)奏,在濃墨重彩描寫的這些現象背后,還隱喻著走婚得以延續(xù)的深層原因: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度貧乏,白天承擔著繁重的勞動,晚上則可以身心解脫,盡情狂歡,正是有了這種周而復始的替換和調節(jié),生活才有了盼頭,才有了生之樂趣,也因此,走婚才得以傳承至今。如果說一夫一妻制是超穩(wěn)定的小農經濟時代的產物,如果說文明壓抑人性,那么,人類重返這種更原始也更人性化的婚姻形式并非沒有可能。馬克思預言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家庭將會解體,若此,人類會不會走向一個輪回:從群婚制到一夫一妻制,再回到群婚制?這實在發(fā)人深省。
二是多種婚姻家庭形式并存。上層社會頭人的婚姻主要是一夫一妻制,妻子不能生育,丈夫可以納妾,否則,頭人的財產就無法繼承,頭人的身份在后代那里便無法確定。而平民百姓沒有那么多財產,婚姻仍然建立在母系社會基礎上,家中最年長的女子當家,舅舅其次,男子在外面生下的孩子屬于對方,女子生下的孩子一律是這個家庭共有的后代。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中,勞動力集中,才能夠減少天災人禍所造成的損失。小說以莫洛村為例,展現了婚姻形式的多樣性:兄弟共妻,姊妹共夫,一夫一妻,走婚,偷婚,朋友交換呷伊,男子上門,女子上門,應有盡有,承繼了東女國遺風:“雖賤庶之女,盡為家長,有數夫焉,生子皆從母姓?!盵4]108作者借此感嘆道:“世上沒有絕對的倫理,只有一個時代和一定地域的倫理。人們很容易將自己奉行的性觀念和性行為方式,作為普世的性倫理和永恒的性道德,把與之相違背的視為罪惡?!盵4]109認知褊狹,乃大謬也!
3.在情節(jié)交錯中展現宗教勢力與神秘文化。小說開頭寫劉文輝給鐘秋果餞行時送他三件禮物,第一件就是佛珠,即要他尊重藏民信仰,爭取得到上層佛教人士支持。然而鐘秋果私下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神權不能干涉政權,不能讓喇嘛、住持插手賑災和推行保甲制,以免復雜化。所以直到第十四章,情節(jié)已經進行了三分之二,鐘秋果才出于禮貌去度果寺拜訪登巴赤珠活佛,令活佛十分不快,為后來格桑串聯(lián)度果寺喇嘛暴動埋下伏筆。實際上,宗教勢力深深地滲透在扎壩藏民的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對其進行精神控制:喇嘛同時也是醫(yī)生,第九章格絨珠杰生病去找圖德喇嘛治療,圖德喇嘛借機夸大病情,敲詐格絨珠杰錢財;第十一章寫降措屢遭磨難,但對他的致命一擊,就是木汝的克盧寺不許他到廟里進香拜佛添油點燈,這意味著堵死了他來生脫離悲憫轉升高界之路;第十九章丹增死后,澤仁旺姆請登巴活佛擇了吉日,由度果寺大喇嘛帶八個僧人為丹增念經超度。這些體現出宗教勢力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深度介入,它們相互交錯,一條線索結束,意味著另一條線索開始,如此循環(huán)往復,交織并進,禁忌文化也是如此。
禁忌屬于神秘文化,產生于巫術,屬于原始思維,它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積淀在人類心理深層,形成某種下意識。扎壩屬于藏區(qū),禁忌又多與佛教相關:第六章鐘秋果打算在洛古溝建養(yǎng)殖場,格桑認為建場會惹怒神靈;第七章旺姆要求與鐘秋果比賽射擊,令人把一只碗放在旺久頭上,鐘秋果擔心會射中旺久,提議打飛鳥,因有違佛教不殺生的禁忌,改換成打雞蛋;第八章賑災施粥時,蒼蠅布滿每個災民的碗內,他們竟然熟視無睹,因為蒼蠅也是生命,而生命是不能被傷害的;占堆家三只雞被黃鼠狼咬死,扎西娜姆要給孩子煮了吃,違反了當地人只吃牛羊肉不吃雞肉的禁忌,只好拿去喂馬。尤為突出的是第九章,嘎瑪卓嘎年輕時很漂亮,頭人格絨珠杰想霸占她,派人殺死她的呷伊其美次仁和弟弟,四處造謠說其美次仁是被嘎瑪卓嘎放蠱毒所害,以致所有的愛慕者避之唯恐不及;她的女兒巴桑漸漸長大,出落得更漂亮,追求者因其是蠱女,均退避三舍;后來澤仁旺姆也來請嘎瑪卓嘎幫她放蠱毒殺人。尼瑪佩戴的嘎烏在格桑暴動中被染上血,意味著褻瀆了神靈,給尼瑪造成巨大的恐慌。本來已經擦凈了血污,可她把上面的紅瑪瑙也當作血污,自然怎么都擦不凈,后來便犯病犯傻。她夢見一只巖鷹飛進經堂,把她出生時叼來的哈達送到了麻孜覺母寺,遂決定到此出家,擺脫塵緣。旺姆和鐘秋果爬到頂樓,那條掛在神龕上的哈達果然不翼而飛。這種反自然的神秘現象與禁忌結合,使人們對此深信不疑。尤其是小說開頭蝦拉沱瘋子喇嘛悅西央嘎預言扎壩大旱之后必有地震,然后被洪水淹沒,結尾時果然應驗。天災來自天意,天意只有得道喇嘛才能知道。他成了巫師的化身,掌握天地間一切秘密,把神靈的意旨傳到人間,自然令人誠惶誠恐,畢恭畢敬。
《女兒谷》著力于通過演繹情節(jié)來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發(fā)展,表現為:
1.推動主要人物性格立體化。小說主要人物在某個情節(jié)或情景中往往突出展示性格的某一側面,隨著情節(jié)逐步推進,人物性格也隨之展開,逐步得到發(fā)展和豐富,待到故事結束時,其性格的復雜性便得以完全呈現。鐘秋果被劉文輝委以重任,決心到道孚縣大刀闊斧地干一番事業(yè)。上任之初,他辦事果斷,深入調查,了解民情,清正廉潔,秉公辦事,賑濟災民,組織有方,盡管搭檔胡仁濟與丹增夫婦矛盾不可調和,但在他領導下,賑災還是有條不紊地展開,由此深得民心;在情節(jié)進展過程中,展現他同情弱者、嫉惡如仇的品質:制止丹增夫婦虐待奴隸瞎子旺久,嚴懲賑災舞弊的頭人格絨珠杰,有意從基層提拔品行端正、穩(wěn)重可靠、有領導能力的村長索冷和羅絨直布。隨著情節(jié)的進一步發(fā)展,鐘秋果的弱點開始顯露出來:意志不堅,為人利用;耽于私情,辦事不公。作為特派員,他應該明白,自己是不能單獨和一個四面樹敵的女人白天騎馬外出、晚上飲酒取樂的,可他忘乎所以,終于墜入澤仁旺姆設下的桃色陷阱不能自持。這一弱點直接影響了情節(jié)進程和故事結局:他明知索冷賑災期間貢獻卓著,深得民心—甲長投票,索冷就占了一半的票數,而澤仁旺姆和格桑加起來還不到三成,胡仁濟又極力反對—還是一意孤行,讓澤仁旺姆成為區(qū)長候選人,這自然會遭到澤仁旺姆的仇人格桑與扎西旺吉的極力反彈,連胡仁濟都失望地說:“鐘秋果,你沒救了!”可以說,如果不是鐘秋果偏袒旺姆,如果索冷作為區(qū)長候選人,暴動可能就不會發(fā)生。
作為小說主要人物之一,胡仁濟與鐘秋果久別重逢時,就活現出一個飽食終日、無所作為的官僚形象:“在關外做官,擺平就是水平,無過就是有功,沒事就是本事。唉,中華民國的事哪里認得真喲!”[4]19他去扎壩賑災和推行保甲制期間,不停地報復丹增夫婦;丹增夫婦派姑娘侍寢,請他抽鴉片,他就立即來了興致,活脫脫一個睚眥必報、吸毒好色的小人;在以后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他時而和丹增夫婦打牌“贏”錢,時而拉攏格桑和格絨珠杰與丹增夫婦抗衡,時而和索冷作權錢交易,時而強迫丹增戴綠帽子—讓澤仁旺姆陪他睡覺,滿足他的占有欲和報復欲,活現出見錢眼開、以權謀私、蠻橫無恥的嘴臉。第十八章對胡仁濟早年與澤仁旺姆戀愛被后者父親拆散,靠裙帶關系進入官場的描述,又表現出他不擇手段投機鉆營的一面。胡仁濟形象的意義在于,一個政府倘若建立在這樣一群官員隊伍的基礎上,怎能保證清正廉潔、政令暢通?怎能為百姓謀福祉,得到百姓擁護?又怎能長久生存下去?
2.推動重要人物性格逐步深化。如上所述,情節(jié)發(fā)生前后,丹增就身背幾條命債,殺人如麻;情節(jié)進行中間,又表現出他對待下人殘酷無情、喪盡天良的本性:僅僅為了一根牛鞭,因懷疑旺久告訴春華藏肉地點,丹增就分別剜去殺牛匠占堆和旺久雙眼,其手段之殘忍令人不寒而栗。澤仁旺姆與之不相上下。她殘酷虐待春華,有一次懷疑春華偷了一件首飾,扒光衣服沒有搜到,就把春華捆了丟在雪地里,澆一身冷水凍成冰棍;威脅玉珠如果泄露鐘春華的消息,就奪其性命。旺久因饑餓難忍偷吃牲口草料慘遭旺姆毒打,她還振振有詞:“牲畜要經常鞭打才會聽話,對奴隸不好好教訓行嗎?”[4]112
澤仁旺姆還有一些獨有的特征:一是工于心計,不擇手段。故事剛開始,她就讓丹增一忍再忍,因為反抗只有自尋死路,忍耐才能待機雪恥。后來,她一再對鐘秋果進行性誘惑終獲成功,還推出親生女兒尼瑪和鐘秋果上床,最終如愿以償使鐘秋果成為自己的傀儡。二是干練潑辣,爭強好勝。在招待漢官和其他頭人的宴會上,面對胡仁濟的欺侮,她八面玲瓏,巧妙應對,舉重若輕,把氣氛搞得熱烈隆重;在格桑大鬧區(qū)保長選舉大會時,她和格桑舌劍唇槍,反守為攻,步步進逼,是一朵真正的“狼毒花”。
3.揭示人物性格深層結構。列維?施特勞斯將各個神話要素按其相似性重新組合成縱向序列,從中找出支配各要素的深層結構。[6]在小說等敘事作品中,同樣可以把人物行為簡化成各個敘述要素,按照二元對立的方式縱向排列,以期揭示其性格深層結構。見表1。
表1中14人是文本中比較重要的人物,大致可分為兩類,生活在扎壩社會上層(行為1)和下層(行為2):生活在社會上層的人物大多心地邪惡,唯利是圖,以權謀私,心狠手辣,都落得死亡或其他悲慘的下場;而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人物大多誠實善良,遭遇不幸,勇于反抗,積德行善,最后都實現了自己的心愿,或得到幸?;蜃杂?。當然,人物性格是復雜多面的,僅僅列出其占主導性的一面,勢必有偏頗之嫌。但這種分析方法因其簡便且行之有效,它所折射的意義在于:頭人制度已經腐朽墮落、無可挽救,推行保甲制只能依靠新興力量和平民百姓,否則這樣的政權是不能持久的。
表1 《女兒谷:1937》主要人物行為及后果
[1] 巴爾 米克.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M].譚君強,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2] 劉衍文,劉永翔.文學的藝術[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5:438.
[3] 格非.小說敘事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41.
[4] 李左人.女兒谷:1937[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4.
[5] 靄理士.性心理學[M].潘光旦,譯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7:429.
[6] 霍克斯 特倫斯.結構主義和符號學[M].瞿鐵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40-45.
(責任編輯:石 娟)
Retaining the Vivid Ethnic Minority Features:On the Plot Art in the Full-length Novel The Valley of Women: 1937
YAN Shichaoa, LAI Xiaolinb
(a.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b. Medical College,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515063, China)
As a rare work in China, The Valley of Women: 1937 is a full-length novel based on cultural anthropology.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plot, the novel shows the ethnic minority features in the Zhaba region along the Xianshui River in Sichuan Province, portrays various distinctive fi gures, and reveals the inner structures of the personalities. The unique culture of male-leaving marriage deserves re fl ection.
The Valley of Women: 1937; ethnic minority features; plot art; culture of male-leaving marriage
I206.7
:A
:1008-7931(2017)03-0084-07
10.16217/j.cnki.szxbsk.2017.03.013
2016-12-22
燕世超(1954—),男,安徽渦陽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美學;賴小林(1962—),女,廣東普寧人,教授,研究方向:社會心理學。
燕世超,賴小林.留住鮮活的民族風情—論長篇小說《女兒谷:1937》的情節(jié)藝術[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4(3):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