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琳+胡森慶+李力珊
摘 要:多年的政治、歷史、經(jīng)濟等因素造成了如今大陸與臺灣同脈相生卻各自發(fā)展的漢語詞匯現(xiàn)象。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密切,兩岸詞匯差異及其互通性越來越具有研究價值。本文通過檢索對比辭書、國小語文課本等詞表,對兩岸同實異名詞、同名異實詞、逆序詞、兩岸特有詞匯等進行分類研究,比較兩岸詞匯的差異。通過問卷的形式調(diào)查以兩岸大學生為代表的民眾對對岸詞匯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了解兩岸詞匯的互通性,以期促進兩岸的交流與合作。
關(guān)鍵詞:詞匯差異 互通性 海峽兩岸
一、引言
半個多世紀以來,政治、歷史、經(jīng)濟等因素造成了如今大陸與臺灣同脈相生卻因兩岸相隔而各自發(fā)展的漢語詞匯現(xiàn)象。隨著兩岸經(jīng)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兩岸漢語詞匯的差異及其產(chǎn)生的有趣現(xiàn)象也引起了學界的關(guān)注。
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兩岸差異詞匯的類型研究、兩岸辭書的比較和兩岸差異詞匯在對外漢語教學方面的表現(xiàn)等三個方面。然而,現(xiàn)有研究尚不夠深入,其局限在于或僅僅結(jié)合臺灣與大陸的漢語教材將差異詞語夾雜在教材研究中一筆帶過,或以臺灣與大陸的詞典為據(jù)分析兩岸詞語或者詞義的差異,少有學者通過實際的社會調(diào)查去了解兩岸民眾對差異詞語或者詞義的認知情況。
為打破已有成果的局限性,本文以兩岸辭書、小學語文教材為語料來源,對兩岸差異詞語進行分類研究。同時,以問卷形式調(diào)查了以兩岸大學生為主的部分民眾對對岸詞語的認知情況,探討兩岸差異詞匯的互通性。
二、海峽兩岸漢語詞匯差異類型及其比較
(一)語料來源
本文提到的“海峽兩岸”特指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地區(qū)。語料來源分為兩部分。一是臺灣網(wǎng)絡(luò)資源“中華語文知識庫”,內(nèi)含《中華語文大辭典》,為《兩岸常用詞典》的擴編,以收釋現(xiàn)代漢民族共同語(臺灣稱“國語”,大陸稱“普通話”)中的通用詞語為主,同時適當收釋一些兩岸各自特有而常用的詞語,反映雙方用法的異同,以便兩岸交流和一般民眾使用。截至2015年12月,本辭典已收10943字,復(fù)音詞和固定短語88735條,合計共99678條。二是臺灣康軒文教事業(yè)出版的國小國語課本一套,從基礎(chǔ)詞匯的角度為兩岸基本詞匯、日常詞匯差異的研究與調(diào)查提供了語料鑒別的范圍與依據(jù)??弟幬慕淌聵I(yè)成立于1988年,是臺灣第一家專門致力于中、小學教科書出版的企業(yè)。
(二)兩岸漢語詞匯差異類型
本文收集到的兩岸漢語差異詞語主要分為五類,即同實異名、同名異實、同名異音、逆序詞和兩岸特有詞匯。
1.同實異名
指義項相同而形式不同的詞語。例如:
(1)免洗筷(臺)/一次性筷子(陸)
(2)速食面(臺)/方便面(陸)
(3)電腦排版(臺)/激光照排(陸)
(4)錄影機(臺)/錄像機(陸)
2.同名異實
指詞語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相同,而表達的意義完全不同或有差異。例如:
(5)土豆:花生(臺)/馬鈴薯(陸)
(6)窩心:內(nèi)心感覺溫暖(臺)/受了委屈無法發(fā)泄而內(nèi)心煩悶(陸)
(7)脫產(chǎn):轉(zhuǎn)移出脫財產(chǎn)(臺)/脫離生產(chǎn)(陸)
3.同名異音
指詞語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相同,而讀音完全不同或有差異。例如:
(8)臺:認識(rèn shì) 蝸牛(guā niú) 可惜(kě xí) 危險(wéi xiǎn)
陸:認識(rèn shi) 蝸牛(wō niú) 可惜(kě xī) 危險(wēi xiǎn)
4.逆序詞
指構(gòu)詞語素相同,但順序不同的詞語。例如:
(9)道地(臺)/地道(陸)
(10)貓熊(臺)/熊貓(陸)
(11)泉源(臺)/源泉(陸)
(12)平撫(臺)/撫平(陸)
(13)探勘(臺)/勘探(陸)
5.兩岸特有詞匯
指因一方獨有的事物而產(chǎn)生的詞匯,這種詞匯的義項指向通常只在某一語言社區(qū)中廣泛存在,而在其他語言社區(qū)中沒有或者很少出現(xiàn)。例如:
(14)臺灣:白目、假仙、眷村、三不五時
大陸:廠休、離休、個體戶、吃小灶
(三)兩岸差異詞語類型在兩種語料來源中的分布及其分析
首先,通過線上的“中華語文知識庫”,本文檢索到的兩岸差異詞語共有3496個。其中,同實異名詞有2275個,是分布最多、最廣的,占總數(shù)的65.09%,這一結(jié)果符合兩岸文化同源但社會分化的現(xiàn)實。大陸特有詞匯有873個,居第二,占24.97%。臺灣特有詞匯有244個,排第三,占6.98%。大陸特有詞多于臺灣,這與大陸幅員遼闊、人口稠密、民族眾多、自然與社會生活多樣化有關(guān),同時,因大陸日益開放,兩岸交流頻繁,臺灣強勢文化進入大陸,大陸地區(qū)在吸收對岸詞匯方面表現(xiàn)得強于臺灣地區(qū)。而同名異實詞有104個,分布最少,僅占2.97%。由于語料庫尚不能設(shè)置搜索異音詞、逆序詞的條件,所以缺少對同形異音詞和逆序詞的收集數(shù)據(jù)。
此外,本文通過人工檢索康軒文教事業(yè)出版的國小課本,整理并得出一份接近臺灣民眾小學認讀水平的差異詞表,以觀察基礎(chǔ)常用詞語中兩岸詞匯的差異。從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共計十二冊課本中的各類差異詞語的分布情況如下:總共有286個差異詞匯。同名異音詞最多,有97個,占總數(shù)的33.92%;同實異名詞有92個,占32.16%;臺灣特有詞匯63個,占22.03%,多為臺灣地理人文詞匯;同名異實詞有26個,占9.09%;逆序詞最少,有8個,僅占2.80%。
表1顯示,在臺灣國小詞表中,兩岸差異詞整體上在四年級以后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可見,隨著語匯的豐富,差異詞的基數(shù)也在逐漸變大。同名異音詞、同實異名詞各占三分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兩類差異詞會是兩岸基礎(chǔ)詞匯互通理解上的主要障礙。臺灣特有詞匯雖占22.3%,但大多是地理人文的特有名物詞語,多屬于知識文化詞語,對交際表達的影響并不大。相反,同名異實的詞語雖僅占9%,但是容易引起誤解,仍值得關(guān)注。
三、海峽兩岸漢語差異詞匯互通性的問卷調(diào)查
(一)基本情況
《關(guān)于海峽兩岸詞匯差異與互通性的調(diào)查問卷》主要考察兩岸民眾(以高校大學生為主)認知對岸五類差異詞語的情況。受到問卷容量的限制,本文首先根據(jù)上文中兩種語料來源的差異詞表,選擇出待考察的常見差異詞語,每類不超過20個。然后,問卷設(shè)置為5種選擇題、2種填空題,讓大陸民眾根據(jù)臺灣差異詞選出或?qū)懗龃箨憣?yīng)詞,反之亦然。故此,問卷設(shè)計為內(nèi)容相互對應(yīng)的兩種,分別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發(fā)放與填寫。其中大陸版問卷有效填寫份數(shù)為110份,而臺灣方面受到調(diào)查人力的限制,臺灣版問卷有效份數(shù)為50份。
在大陸版中,廣東生源占總數(shù)的71.82%,外地生源占18.18%,交換生占1.82%,留學生占1.82%,教師、職工占3.64%,其他占2.73%;在學歷方面,4.55%是大一學生,39.09%是大二學生,40%是大三學生,6.36%是大四學生,1.82%是研究生,8.18%是其他學歷;其中,女性占74.55%,男性占25.45%。
在臺灣版中,臺灣本地生占總數(shù)的87.7%,交換生占4.1%,外籍生占4.1%,其他占4.1%;在學歷方面,32%是大一學生,42%是大二學生,10%是大三學生,12%是大四學生,2%是研究生,2%是其他學歷;其中,女性占74%,男性占26%。
(二)調(diào)查結(jié)果分析
1.同實異名詞
調(diào)查問卷中設(shè)置了11道關(guān)于同實異名詞的填空題,請大陸人根據(jù)臺灣同實異名詞語填寫出大陸對應(yīng)的詞語,反之亦然。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如表2所示。
表2表明,大陸人對臺灣同實異名詞語的認知總正確率為43.88%,總錯誤率為56.12%;而臺灣人對大陸同實異名詞語的認知總正確率為60%,總錯誤率為40%。雙方對對岸的同名異實詞語的了解程度較為接近,臺灣人了解更多。其中,兩岸民眾都較了解的詞語有“幼稚園—幼兒園”“網(wǎng)路—網(wǎng)絡(luò)”,另有近半數(shù)民眾對“列印—打印”較了解。這些詞語的詞形和結(jié)構(gòu)相似,語素義接近,互通性較高。而兩岸民眾都不了解的是“徒步區(qū)—步行街”“刪節(jié)號—省略號”。此外,相比對岸,臺灣人更為了解“軟體—軟件”“柳橙—橙子”“捷運—地鐵”“滑鼠—鼠標”等詞語,大陸人更了解“伺服器—服務(wù)器”等。其中,大陸被試沒有人正確理解“鼠標”的臺灣對應(yīng)詞“滑鼠”。這是由于這些詞語大多構(gòu)詞語素不同,不易產(chǎn)生聯(lián)想理解,且構(gòu)詞方式不盡相同,互通性不高。
2.同名異實詞
問卷設(shè)置了8道關(guān)于同名異實詞的單選題。請兩岸民眾分別選出該詞在對岸漢語共同語中的義項。表3為8個同名詞語在大陸和臺灣的對應(yīng)意思。表4是關(guān)于同名異實詞兩岸問卷數(shù)據(jù)的對比情況。
表4數(shù)據(jù)顯示,大陸版認知總正確率僅29.89%,總錯誤率高達70.11%。而臺灣版認知總正確率為47.56%,總錯誤率為52.44%??梢姡箨懕辉噷ν悓嵉呐_灣詞匯缺少了解,而臺灣被試對同名異實的大陸詞匯的認知較廣。其中,兩岸民眾都熟悉的同名異實詞是“公車”“女同志”,不太了解的是“摹寫”“土豆”“影集”“機車”“語文”。臺灣民眾較大陸民眾更為了解的詞語是“電子眼”。
3.逆序詞
調(diào)查問卷設(shè)置了2道關(guān)于逆序詞的題目,題型為多選題和填空題。多選題是請兩岸民眾從14個本地詞語中選出其認為是逆序后可以在對岸使用的詞語。
根據(jù)表5數(shù)據(jù)可知,無論是在大陸還是臺灣,14個備選詞無一被空選,這說明它們都為一部分被試看作是兩岸逆序詞。這是由于逆序詞多是并列式復(fù)合詞,前后語素義相同或相近,因此,逆序后仍可以為人們所理解。
大陸人選擇單個逆序詞的比例最高為59.09%,最低為10%,平均選擇比例為32.41%;而臺灣人選擇單個逆序詞的比例最高為84%,最低為26%,平均選擇比例為57.29%。相比之下,大陸人對臺灣逆序詞的了解相對較少,而臺灣人對大陸逆序詞有一定了解,但這種了解需要提示(如顯示詞語選項等),僅限于辨認、再認。
超過半數(shù)臺灣被試選擇的逆序詞有8個,占總數(shù)的57.1%,依照比例大小依次為:“找尋、率直、意涵、貓熊、竊盜、并吞、道地、模楷”。而超過半數(shù)大陸被試者選擇的逆序詞只有2個,占14.3%,比例由大到小依次為:“尋找、運營”。其中,臺灣國語同時存在“竊盜”和“盜竊”兩種說法。只有“尋找(陸)—找尋(臺)”被兩岸被試普遍認知為逆序詞。其他的詞語,兩岸的認知情況偏差較大。綜上可知,兩岸民眾對于這類詞匯是憑借自身語感與認知去選擇選項的。逆序詞的兩岸互通性不高,臺灣民眾對大陸逆序詞的認知水平與包容性比大陸的情況要好。
填空題部分是要求被試除了選擇題的14個詞以外,填寫出自己所知道的的其他逆序詞。大陸被試中僅有4人寫出了正確的逆序詞(4個)“欺詐(陸)—詐欺(臺)”“夜宵(陸)—宵夜(消夜的誤寫,臺、陸)”“逃竄(陸)—竄逃(臺、陸)”“文藝(陸、臺)—藝文(臺)”,臺灣被試則僅有1人正確寫出了逆序詞“夜宵(陸)—宵夜(消夜的誤寫,臺、陸)”。由此可見,兩岸民眾對于逆序詞的主動認知不足,無法促使其在心理詞庫中再現(xiàn)。
4.同名異音詞
調(diào)查問卷設(shè)置了14道關(guān)于同名異音詞的單選題,請兩岸被試選出這些詞語在對岸的讀音。調(diào)查結(jié)果見表6。
大陸被試的認知總正確率為35.85%,總錯誤率為64.15%;臺灣被試的認知總正確率為40.86%,總錯誤率為59.14%。由此可見,兩岸民眾對同名異音詞匯的了解都不深。其中,兩岸民眾都較熟悉的異音詞語有“垃圾、微笑、和”,而大陸民眾更為熟悉的臺灣異音詞還有“星期”,臺灣民眾更為熟悉的大陸異音詞還有“建筑、嶄露頭角、究竟、鹵雞爪”。兩岸民眾對“筑堤”的對岸異讀音認知最低。
5.兩岸特有詞匯
問卷設(shè)置了2道關(guān)于兩岸特有詞匯及其特有意義的題目,題型為多選題和填空題。多選題是讓兩岸民眾從備選詞語中選出自己知道的對岸的特有詞匯。大陸版的備選詞匯皆為臺灣特有詞匯,臺灣版的備選詞匯皆為大陸特有詞匯。
如表7所示,大陸被試選擇比例最高的詞是“早鳥票”,占54.55%,最低的是“眷村”,占30%,平均選擇比例為39.24%。臺灣被試選擇比例最高的詞為“給力”,占94%,最低的為“固體飲料”,占22%,平均選擇比例為49.33%。
填空題部分,大陸被試中有12人寫出了臺灣特有詞匯(含特有義項),這些詞是“艋舺”“古早味”“雞掰”“怪手”“龜毛”“福利社”“叭噗”“阿嬤”“北七”“拍謝”“七里香”“啥米”“啊給”“甜不辣”“淦”“白目”“麻吉”“檸檬愛玉”“昆布”“原住民”“啊力力”“正妹”“坎城”“安可”“C槽”等。其中,不少是食物、地點、人物等常見名詞,也有源于方言、外來語的常見動詞、形容詞等,部分為年輕人慣用。由此可見,以大學生為主的大陸被試,雖然對臺灣特有詞匯的認知有局限,但是他們對臺灣特有詞匯的認識是與時俱進的。
臺灣被試中則有20人寫出了大陸特有詞匯(含特有義項)。這些詞是“傻逼”“牛逼”“裝逼”“up主”“l(fā)z(樓主)”“三觀”“臥槽”“嚇尿”“城管”“妹子”“寶寶”“哈味”“我擦”“淡定”“?!薄白魉馈薄皩W霸”“刷屏”“驢友”“親”“香菇”等。其中,“牛逼”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較多。由此可見,臺灣人,特別是臺灣大學生對大陸特有詞匯有所了解,尤其是對部分網(wǎng)絡(luò)詞匯的了解較為充分,這些詞匯的口語化程度較高。
(三)兩岸詞匯差異與互通的成因
語言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如今,臺灣詞匯不再被簡略地歸入港臺詞匯。兩岸詞匯正在內(nèi)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慢慢沖破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阻隔,在對岸傳播和接收。
1.外因
外因中表現(xiàn)最為明顯的是教育和文化方面,學生在填報高考、研究生志愿時,多了一項赴臺的選擇,越來越多的學生前往臺灣各大高校進行短期訪學或長期研修。出于“求同”和“求新”心理,學生們在臺灣學習的過程中,帶去原來日常生活的詞匯,為適應(yīng)和融入當?shù)厣?,也會有意吸納符合當?shù)厝苏Z言習慣的詞匯。學生返回原先所在地后,仍保留在臺期間養(yǎng)成的語言習慣,于是這些詞語得以從小范圍到大范圍傳播。這種傳播和吸納在口語和書面語上皆有體現(xiàn)。
隨著一批又一批城市開放自由行,且“追星”的熱潮久久不去,人們利用假期、明星商演等契機前往臺灣旅行,也會受到當?shù)匚幕驼Z言的影響。
此外,在經(jīng)濟往來方面,臺灣同胞踏上祖國大陸的土地后,在產(chǎn)生強烈認同感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因兩岸長期隔絕而給他們帶來的各方面的認知差異。城市發(fā)展日新月異,大陸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詞,他們發(fā)現(xiàn)大陸有越來越多的可取之處,語言也是其中之一。
然而,不同的政治態(tài)度、社會理想也會在語言應(yīng)用過程中得以體現(xiàn)。海峽兩岸語言方面的差異在國共兩黨對立、蘇區(qū)、邊區(qū)和解放區(qū)跟國統(tǒng)區(qū)并存之時就開始形成。盡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海峽兩岸經(jīng)濟、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來往逐漸增多,但當今國際形勢錯綜復(fù)雜,這種差異日后是否會因國家頒布的政策而被進一步強化,暫時還不得而知。
2.內(nèi)因
臺灣與大陸本來就是同源關(guān)系,臺灣國語和大陸普通話本身同屬于一種語言。雖然海峽兩岸在語言應(yīng)用上存在差異,但并不妨礙交流與溝通。以下因素不容忽視:一是臺灣國語在日治時期受到日本外來詞的影響;二是臺灣國語受閩南語、原住民語言及客家話的影響;三是兩岸對待專有名詞、科技名詞和外來詞語的處理方式不同;四是兩岸語言政策不盡相同。
兩岸詞匯在傳播和被吸納的過程中,從小范圍的使用到大范圍的推廣,若能朝著規(guī)范化的進程發(fā)展,將有利于縮小分歧,方便兩岸人民的學習、工作、生活等各個方面。
四、對海峽兩岸漢語詞匯差異及其互通性的認識
本文以兩岸同實異名詞、同名異實詞、逆序詞、同名異音詞、兩岸特有詞匯及其特有意義為研究對象,通過搜集語料、兩岸問卷調(diào)查等方式,結(jié)合對比和調(diào)查的結(jié)果,對海峽兩岸詞匯差異與互通性進行了初步研究、分析。
兩岸以學生為主的被試對兩岸詞匯的了解并不深,但相較而言,臺灣被試對于大陸詞匯的了解比大陸被試對于臺灣詞匯的了解稍多。大部分大陸被試對少數(shù)臺灣詞匯有所了解,但對多數(shù)臺灣詞匯了解甚微;而有過半的臺灣被試對多數(shù)大陸詞匯有所了解,對少數(shù)大陸詞匯了解甚微。兩岸年輕民眾對兩岸詞匯的差異有所了解,但在區(qū)分二者時卻存在困難,特別是大陸學生對臺灣的詞匯了解更少。這表明了兩岸之間的交流還未深入,目前多數(shù)交流僅限于表面,互通性不佳,不利于兩岸民眾的彼此了解和雙方的相互合作。
由此可見,兩岸語言差異與互通性研究可謂是“任重而道遠”。本文研究成果僅為“大華語”語言研究提供微觀個案,以促其研究不斷深入,促進兩岸語匯的相互理解與融合,有助于兩岸在差異詞匯中吸收并采用使用頻率更高的、更為通行的詞語以縮小分歧,對海峽兩岸通用詞表的研制與開發(fā)、加強兩岸社會文化交流有著積極作用。
由于筆者只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赴臺實地考察,所以對海峽兩岸漢語詞匯的差異和互通性只有初步的認識。相比較而言,曾經(jīng)在兩地長期生活的人會對詞匯的差異和互通性甚至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更深刻的體會。另外,研究僅在小學課本和“中華語文知識庫”中搜集語料。除此之外,國中課本、大學課本等教科書和網(wǎng)絡(luò)詞匯也可作為深入研究的語料來源。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課本也有內(nèi)容上和性質(zhì)上的差異。此外,在詞表與調(diào)查問卷方面,有待改進,對象可以擴展至社會的各個階層。
(本文系廣東省2016年度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培育專項資金項目(“攀登計劃”專項資金)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pdjh2016b0921]。)
注釋:
①“肅靜”和“對比”二詞在兩份問卷中都出現(xiàn)了,作為混淆選
項。根據(jù)《兩岸常用詞典》,在大陸以及臺灣,“肅靜”與“對比”的語序一樣,不用“靜肅”或“比對”。但筆者在臺灣生活學習的過程中,卻聽到過“靜肅”和“比對”的說法。
參考文獻:
[1]刁晏斌.兩岸四地語言對比研究現(xiàn)狀及思考[J].漢語學習,
2012,(3).
[2]李慧.從《兩岸現(xiàn)代漢語常用詞典》看兩岸的同實異名詞語[J].
當代修辭學,2005,(2).
[3]李昱,施春宏.海峽兩岸詞語互動關(guān)系研究[J].當代修辭學,
2011,(3).
[4]蘇金智,王立,儲澤祥.從兩岸學生詞語知曉度及其使用情況調(diào)
查看詞匯融合趨勢[J].語言文字應(yīng)用,2015,(1).
[5]蘇金智.兩岸四地詞匯相互吸收趨勢探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
[6]王澤鵬,張夢玲.傳播與吸收——臺灣詞匯在內(nèi)地的傳播情況調(diào)
查[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4).
[7]王立,儲澤祥.海峽兩岸漢語詞語認知現(xiàn)狀之探析[J].武陵學
刊,2014,(6).
[8]吳禮權(quán).海峽兩岸現(xiàn)代漢語詞匯“同義異序”“同義異構(gòu)”現(xiàn)象
透析[J].復(fù)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9]謝悅辰.海峽兩岸詞匯差異及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揚州:揚州
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10]於賢德,顧向欣.海峽兩岸詞語差異的政治文化因素[J].汕頭
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4).
[11]嚴奉強.臺灣國語詞匯與大陸普通話詞匯的比較[J].暨南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2).
(孫燕琳 胡森慶 李力珊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519088)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