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盡管韓語是SOV型語言,但韓國學生仍易出現(xiàn)句末誤加賓語的偏誤。經(jīng)考察,造成這種偏誤的原因主要有不及物動詞后誤帶賓語、離合詞后誤帶賓語、誤加個別動詞、遺漏介詞并將狀語誤用為賓語、“一……也/都”句式中誤加賓語以及成語后誤加賓語六種。漢語教師應針對各類偏誤的特點在教學時予以強化,盡量減少此類偏誤的發(fā)生。
關鍵詞:韓國留學生 漢語 賓語 偏誤
一、引言
關于賓語,漢語學界比較側(cè)重其本體研究,而外國留學生習得漢語賓語的情況始終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相關研究不多。因此,本文選取100萬字的初、中、高級韓國學生漢語中介語語料,對其中出現(xiàn)的賓語偏誤類型及原因進行具體分析,以期對對外漢語中的賓語教學提供幫助。
從語序角度來看,漢語是SVO型語言,而韓語是SOV型語言,借助對比分析理論我們可以預測,韓國學生容易將賓語置于句中謂語動詞之前,從而產(chǎn)生偏誤。如:
(1)*我來中國以后,很多地方去過。
(2)*我以后的生活也很期待。
在王靜(2006)的論述中討論到了這類賓語偏誤,如“山上很多樹種著”,王靜將其分析為“一般體詞賓語錯序”,實為“山上種著很多樹”。這種分析角度不無道理,但本文認為,如果從語言系統(tǒng)角度整體來看,正是由于這種錯序,使得例句由“單賓句”變成了“無賓句”,也可以理解為“賓語的遺漏”。
在考察當中我們發(fā)現(xiàn),韓國學生的確經(jīng)常出現(xiàn)諸如例(1)、例(2)“賓語遺漏”類偏誤,但同時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韓國學生出現(xiàn)的“賓語誤加”類偏誤也很多,即將原本沒有賓語的句子錯寫為帶有賓語的句子,主要是將“無賓句”誤用為“單賓句”。例如:
(3)*我想一定會成功,可是去軍隊后失敗我的目標。
這種偏誤類型并不符合我們對比漢韓兩種語言所做出的預測。為了探究此類偏誤的成因,本文選取了100萬字的初、中、高三級韓國留學生漢語中介語語料,重點分析造成韓國學生出現(xiàn)“賓語誤加”類偏誤的具體類型及原因。
二、“賓語誤加”偏誤類型及原因
“賓語誤加”是指本不應該出現(xiàn)賓語成分的句子,由于學生的偏誤使得句子從形式上多了一個賓語成分??偨Y(jié)造成這種偏誤現(xiàn)象的原因,我們發(fā)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不及物動詞誤加賓語
漢語中絕大多數(shù)的不及物動詞后面是不能帶賓語的,韓國留學生對此使用規(guī)則掌握不準確,經(jīng)常使用“不及物動詞+賓語”的結(jié)構(gòu),導致此類偏誤頻發(fā)。例如:
(4)*我想旅行很多地方。
(5)*我出差很多國家。
(6)*看到那么美麗的風景,好像消失所有的辛苦。
(二)誤加動詞
1.誤加動詞“是”
由于“是”字句習得較早,使用范圍也比較廣,因而在中介語當中極易出現(xiàn)濫用情況。犯錯的學生往往認為,“是”才是句中的謂語動詞,不可缺失,所以往往在不該使用“是”的句型中也隨意使用,導致本應沒有賓語的句子變成了單賓句。如:
(7)*她也是哭了。
(8)*這部電影的主演是李成在。李成在是很窮,所以過得很難。
(9)*她是二十一歲。
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可以看出,例(7)~(9)中的“是”在句中并非用來表示強調(diào),而是實義的判斷動詞。例(7)~(9)是一般的動詞謂語句、形容詞謂語句和名詞謂語句,因此,“是”在這些句子中不但是多余的,而且還使其后成分都變成了賓語??梢?,韓國學生普遍認為“是”字句比較容易,卻忽略了其使用條件,造成了較高的偏誤率,這是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
2.誤加動詞“有”
同“是”的泛用一樣,韓國學生的語料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該使用動詞“有”卻使用了的情況,一方面造成了“有”的冗余,同時也使其后面的成分轉(zhuǎn)變成為“有”的賓語。如:
(10)*但是中文有美麗。
(11)*后來有了后悔。
3.誤加動詞“做”
除了“是”和“有”,韓國學生還經(jīng)常誤加“做”造成賓語誤加。一般是在句中已有動詞可直接作謂語中心語的時候,仍在其前使用“做”。例如:
(12)*當然我要做學習。
(13)*我們總是一起做玩兒。
(14)*七點起床以后做洗澡。
(15)*他的父母為了兒子去遠的地方做工作。
(16)*后來我在臺灣留學的時候也做了打工。
在考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中、高級階段韓國學生常見的錯誤是“做打工”“做工作”等,而初級階段的韓國學生濫用“做”的情況更為復雜多樣,除了“做學習”“做工作”之外,甚至還會出現(xiàn)“做洗澡”“做玩兒”等。這就提示我們在教學的初級階段尤其要注意糾正和避免韓國學生的此類偏誤。
4.誤加其他動詞
韓國學生還容易誤加其他義項比較多樣的基本動詞,比如“打”“過”等。如:
(17)*最近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打運動。
(18)*我們在南京過生活得很高興。
(三)離合詞直接帶賓語
現(xiàn)代漢語中,大多數(shù)離合詞不能直接帶賓語,當有賓語出現(xiàn)時,往往采用兩種形式:一是用介詞“和、跟、與、給”等將賓語提到前面,作為介賓結(jié)構(gòu)充當狀語,如“和他見面”;二是將賓語放在離合詞中間,如“見他一面”。不僅如此,各離合詞帶賓語的規(guī)則又不盡相同,因此,對于留學生來說,離合詞是學習的難點,極易發(fā)生偏誤,在出現(xiàn)的相關偏誤中,很多都會使得句中的賓語類型發(fā)生改變,從而影響賓語系統(tǒng)的面貌。例如:
(19)*到春節(jié)的時候,我可以見面很多親戚。
(20)*我在韓國畢業(yè)高中。
(21)*我不能去拜年你。
例(19)~(21)都是由于學生對離合詞帶賓語的規(guī)則掌握不準確造成的偏誤,“見面”“畢業(yè)”“拜年”都是不能直接帶賓語的離合詞。如果學生可以掌握離合詞的這一特性,正確使用介詞,那么上述三例的正確形式“跟很多親戚見面”“高中畢業(yè)”“給你拜年”都是無賓句。
(四)狀語誤為賓語
狀語應該用在句中動詞之前,而一些韓國學生將其置于動詞之后,從形式上來看變成了誤加的賓語。例如:
(22)*關于中國,大多數(shù)韓國人認為比我們差,小時候我也想這樣,但是現(xiàn)在不想這樣。
從例(22)中可以看出,學生想表達的意思是“小時候我也這樣想,但現(xiàn)在不這樣想了”。此時“這樣”應該作為表方式的狀語用在“想”的前面,而不是用在其后成為賓語。同樣的誤例還有:
(23)*只要做這樣,就能找到一個好辦法。
(24)*我現(xiàn)在住五臺花園,住一個人。
(25)*人在世界上不能生活一個人。
(26)*以后男孩仍然等著這條河。
例(26)在錯將狀語置于賓語位置的同時還遺漏了介詞“在”,應改為“以后男孩仍然在這條河等著”。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介詞加名詞形成的介賓短語經(jīng)常用在動詞前,在句中作狀語。但由于對介詞用法掌握不足,韓國學生經(jīng)常會遺漏介詞,而將名詞置于動詞后成為整句的賓語。諸如此類的偏誤十分常見,比如上文中提到的“離合詞”直接帶賓語也是這類偏誤的一種表現(xiàn)。下面我們從常被遺漏的介詞角度進行總結(jié)并舉例分析。常被遺漏的介詞有“在”“對”“從”“跟”“和”等。
1.“在”的遺漏
“在”可以接地點和時間名詞形成介賓短語,在句中作狀語,而外國學生容易將介詞“在”遺漏,將地點或時間名詞直接置于動詞后成為形式上的賓語。從語料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表地點時遺漏較多,韓國學生容易誤在“上班”“工作”“上學”“學習”等動詞后直接加地點名詞。例如:
(27)*我上班貿(mào)易公司。
(28)*我工作學校里的小商店。
(29)*她現(xiàn)在上學韓國放送大學。
(30)*我很高興學習南京大學。
例(27)~(30)都是在漢語學習之初便會接觸到的簡單動詞謂語句,因此,漢語教師應該在教學時注意糾正此類偏誤。其他動詞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例如:
(31)*他的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小時都播出全世界。(都在全世界播出)
(32)*因為她的眼鏡找到很容易的地方。(在很容易的地方找到)
也有遺漏了“在”而將時間狀語誤用為賓語的情況。如:
(33)*那活動只是舉行春天。(在春天舉行)
2.“對”的遺漏
介詞“對”可以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或關系者,用法是“對+名詞”在句中作狀語。同樣,韓國學生容易將“對”遺漏,而將動作行為的對象或關系者置于動詞后成為形式賓語。例如:
(34)*我在中學的時候特別感興趣車。(我對車特別感興趣。)
(35)*我失望自己。(我對自己失望。)
3.“和/跟”的遺漏
介詞“和”“跟”后引進的是動作協(xié)同對象,二者構(gòu)成介賓短語,在句中作狀語,而韓國學生常將其遺漏,將協(xié)同對象置于動詞后誤為賓語。例如:
(36)*我打算交往中國同學。
(37)*我想快去韓國,因為我想談談我的朋友。
(38)*她剛分手男朋友。
4.“從”的遺漏
介詞“從”用來引出動作行為的起點,該介詞短語一般也用在動詞前作狀語。如例(39)和例(40)的正確形式都應該是“從……出來”。
(39)*那個綠色的亮光出來它的后邊。
(40)*我猶豫地出來了朋友家。
5.其他介詞的遺漏
以上是遺漏較多的介詞,還有一些介詞如“為”“給”“被”“由”也出現(xiàn)此類偏誤。如:
(41)*我很驕傲我的村里。(遺漏“為”)
(42)*劉義泰自己看病她。(遺漏“給”)
(43)*我很早吸引了中國的文化。(遺漏“被”)
(44)*漢語水平考試構(gòu)成一共4個項目。(遺漏“由”)
(五)“一……也/都……”句式誤用
“一……也/都……”是漢語中的一種強調(diào)格式,用否定最少、最基本的數(shù)量來表示完全否定,隱含比較的語義。其基本格式為“一+量詞+名詞+也/都+不/沒+動詞”,如“我一個漢字也不認識”。但在韓國學生的語料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多條將名詞置于動詞之后的誤例。如:
(45)*他一個也沒買東西。
(46)*在韓國時一次也沒有機會。
例(45)、例(46)中,“東西”“機會”本應在“一個”“一次”的后面,這時句中是沒有賓語的,而韓國學生將其誤用在動詞之后便使得句子中多出了賓語。有時還會出現(xiàn)下面的情況:
(47)*可是我一句話也不會說漢語。
(48)*來中國以前我一句話也不知道中國話。
例(47)、例(48)中,在“一句”的后面雖然帶了賓語“話”,但按句子的本意來看,“話”和句末的“漢語”“中國話”沖突,也屬于誤加了賓語,其正確形式應為“一句漢語也不會說”“一句中國話也不知道”。同樣的偏誤在疑問代詞表示任指的句中也會出現(xiàn),如下面句子的正確形式應為“孩子們什么錯誤都沒有”。
(49)*孩子們什么都沒有錯誤。
(六)成語后誤加賓語
成語往往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用法,表示某種意義或包含某個典故,且至少由四個語素構(gòu)成,因此,其語義往往是自足的,在語句中也多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盡管有些類型的成語是具有動詞性質(zhì)的,在句中可以充當謂語,但后面可接賓語的成語十分少見,大部分謂語性質(zhì)的成語后面不可直接帶上賓語。外國學生如果不注意這點,就可能出現(xiàn)誤加賓語的情況。如:
(50)*他一見鐘情了她。
(51)*我三令五申自己。
(52)*我跟朋友嘆為觀止這個地方。
(53)*不過上個星期天他沒來我們班的活動,背信棄義我們。
從例(50)~(53)可以看出,韓國學生對于這些成語意義的理解是準確的,但由于對成語的用法掌握不到位造成了偏誤,這說明我們在詞匯教學中不能只講解意義,同時要側(cè)重用法的教學。
三、語結(jié)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留學生賓語誤加類偏誤主要與一些特殊的動詞、介詞、強調(diào)句式及成語有關,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外漢語的實際教學中,對易引起偏誤的詞語或句式予以重視。如講解到具體離合詞、不及物動詞時重點強調(diào)其帶賓語的規(guī)則,在講解動詞“是”“有”時注意說明在動詞、形容詞謂語句中不需要使用,在講解“學習”“工作”“打工”等動詞時強調(diào)其前不需要加動詞“做”,在講解容易遺漏的介詞時多進行介賓短語作狀語的練習,在講解“一……也/都”句式時強調(diào)句末無需另接賓語等,以求規(guī)避偏誤、提高留學生賓語使用的準確性。
(本文得到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4SJB064]經(jīng)費的支持。)
參考文獻:
[1]付義琴,趙家棟.賓語前數(shù)量詞隱現(xiàn)的篇章分析[J].華文教學與
研究,2012,(3).
[2]付義琴.“有NPVP者”結(jié)構(gòu)篇章功能的歷史考察[J].現(xiàn)代語文
(語言研究版),2015,(6).
[3]王靜.留學生漢語雙賓語偏誤分析[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006,(4).
[4]徐開妍,時婭.基于語料庫的韓國留學生漢語賓語使用情況研究
[J].金田,2014,(6).
[5]徐開妍.基于語料庫的韓國留學生“是”字結(jié)構(gòu)習得研究[J].現(xiàn)
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6,(4).
[6]周有斌.“是”字句研究述評[J].漢語學習,1992,(6).
(徐開妍 江蘇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語言文化學院 210044)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