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偉志
摘要:在書籍封面設計中如何運用個性色彩,將各類書籍的特點展現(xiàn)出來,凸顯出不同的藝術風格,這就需要書籍裝幀設計師對此進行深入思考,這也是受眾對書籍封面設計提出的要求。
關鍵詞:色彩個性 書籍封面 設計風格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0-0180-02
書籍封面設計屬于一種創(chuàng)作,也是科學和藝術的結(jié)合體,設計的關鍵在于學會創(chuàng)新,展現(xiàn)出別具特色的藝術風格。而封面設計風格的形成取決于個性色彩的運用,色彩也是人們表現(xiàn)生活美的一種重要元素。因此,設計師應深入研究個性色彩的運用,創(chuàng)造出符合時代特征的書籍封面設計。
一、色彩個性在書籍封面設計中的應用
(一)個性色彩在文學書籍封面設計的應用
文學書籍的封面設計應以簡潔明朗為主,顏色可以單調(diào)一些,而且搭配的色彩的純度和色相都要相近,這樣就可以凸顯出書籍的品位。主用灰色和白色,再輔以一些綠色、藍色和棕色進行搭配,就會讓整個畫面變得十分和諧[1]。比如說陸智昌在書籍封面設計方面就自成一派,他運用自己獨到的語言表現(xiàn)出了書籍的簡約雅致,比如《洛麗塔》這本書,他把主色定為鵝黃色,花和英文簽名則是白色,吸管和可樂選用橙色,其余部分則是黑色。鵝黃色表現(xiàn)出了朝氣和俏皮,橙色體現(xiàn)出了活力,白色象征了純潔。我國古代的書籍大多是采用花青、胭脂紅和寶藍等具有中國特色的色彩,近現(xiàn)代則是把現(xiàn)代元素和古代元素進行結(jié)合,比如《中國近代文學論文集》,它的主調(diào)是圖騰紋樣和淡寶藍色,再結(jié)合現(xiàn)代的仿宋體文字,展現(xiàn)出這一過渡時期的特點。再比如魯迅先生的《夜秋·兩地書》,它的主色調(diào)是灰藍色,并插入了一張魯迅年幼的照片,文字選用白色顯得非常突出,表達出作者反抗社會制度的迫切愿望?,F(xiàn)代的文學書籍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設計元素也更加豐富多彩,設計風格更加大氣明快。比如中國畫報出版的《四大名著珍藏精裝版》,這四本書以灰白色為主,再以紅、藍、綠和黃為輔色代表《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游記》這四本書,從經(jīng)典書籍裝幀設計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設計者獨特的個人風格,色彩運用也十分和諧與靈活。
(二)個性色彩在歷史書籍封面設計的應用
歷史類書籍一般都是運用黑、白、灰這三種顏色,主要是因為這類書籍的內(nèi)容都是真實可信的,使用這幾種顏色會給人帶來莊重嚴肅的感覺,讓人心生崇敬之感。讀者在閱讀時進入深刻思考,思考著生命的脈搏和智慧,體驗著作者流露出的情感,現(xiàn)代的圖像文字給人們帶來了更美好的閱讀享受。書籍裝幀則是設計師幫助作者完成傳達內(nèi)容的任務,對一整本書進行細致的設計,讓上下文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比如《馬克思手稿影真》一書,呂敬人通過靈活運用木材、皮革和金屬雕刻出一個完美的書籍裝幀設計,木材的不同質(zhì)地和雕刻形式的不同會給人帶來不同感覺,讓文字和圖像顯得愈發(fā)古樸雅拙。不論是書法字體,還是使用現(xiàn)代的設計字體,文字框架的文武線都是按照傳統(tǒng)的格式設計的,只是注入了不同的文字符號,讓文字和圖像之間取得平衡,達到動靜的和諧相處[2]。利用桐木面板進行反雕刻,字體也是采用印刷木刻的方式,全木材屬于緊固帶系列,最終形成了完整的書籍裝幀形式,呈現(xiàn)出一種質(zhì)樸獨特的風格。另外,呂敬人先生的《梅蘭芳》和《共產(chǎn)黨宣言》也都是成功的代表作。
(三)個性色彩在藝術書籍封面設計的應用
藝術書籍的顏色需要更加豐富和富有個性,而且色彩是精神文化的體現(xiàn),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藝術作品是否能夠成功,而書籍的好壞是交由讀者來評定的。所以,書籍封面的色彩要以人為本,需要考慮到廣大受眾的興趣指向,不能只是抒發(fā)作者自己的情感。好的色彩不僅可以讓畫家和讀者進行審美方面的溝通,還可以成為傳達視覺藝術的媒介,在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的世界里,色彩與社會生活的快速融合將是未來的大趨勢。這些都是人本思想對色彩創(chuàng)作提出的要求,色彩是無法與大眾和市場脫離的,但是作者也不能過分依賴市場,而是要結(jié)合市場、社會和大眾,然后把自己的感情完整地表達出來。作為書籍封面設計師,要學會通過視覺印象去發(fā)現(xiàn)本質(zhì),并利用視覺語言與受眾形成共通印象,達成視覺傳達的效果。另外,色彩設計對于培養(yǎng)大眾審美和引導大眾消費都具有一定的作用,通過欣賞色彩作品,就可以領略到色彩藝術的魅力,達到愉悅精神世界的效果。
二、色彩個性在書籍封面設計中的發(fā)展趨勢
色彩個性對于書籍封面設計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含義,也是傳達書籍內(nèi)容的一種途徑。比如說藍色,西方國家認為它代表著憂郁和悲傷,而在我國是一種積極的情感色彩,代表著安詳、沉穩(wěn)和廣闊。所以設計師要根據(jù)時代特征和消費者的偏好進行設計,對我國的傳統(tǒng)色彩加強研究,把它帶向全世界,這樣可以擴大色彩領域,讓色彩更具特色和個性,營造出不同的情緒和氛圍。設計師因為專業(yè)經(jīng)驗的積累,在設計書籍封面的時候,總是會覺得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此,設計師可以從顏色方面打開缺口,從慣性思維中跳脫出來,使用不同的顏色去裝點書籍,因為色彩的變化會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色彩會讓人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對書籍的感覺也會發(fā)生變化,同時也可以借助顏色來傳達種族文化和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內(nèi)容。個性色彩的運用,不僅可以傳達出書籍信息,還可以給讀者帶來心理上的滿足,獲得雙重感受。隨著人類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現(xiàn)代事物的審美品位也在提升,所以設計者應該根據(jù)書籍封面設計的發(fā)展歷程,創(chuàng)造出彰顯時代特征的特色書籍封面作品。不同類型的商品有著不同的個性色彩,要想創(chuàng)作出好的商品,就要制定最好的配色方案,除了要符合商品性能的特點,還要考慮社會認可度和商品信譽,然后根據(jù)商品的銷售面積和消費者喜歡的顏色,利用個性色彩傳達出有關書籍的信息。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色彩的內(nèi)容決定了形式,色彩就要為設計內(nèi)容服務。因此,當書籍內(nèi)容限制個性色彩的時候,書籍封面設計的色彩也會受到形式因素的影響,設計師只能在固定空間選擇色彩,而且要達到形式和顏色的統(tǒng)一。因此,書籍封面的顏色必須要與書籍的主題和等級相契合,在設計之前設計師要先知道推向市場的書籍封面的設計特點,并針對書籍內(nèi)容進行市場調(diào)查,從而確定封面設計的定位,達到個性色彩和設計內(nèi)容的統(tǒng)一,正確地傳遞出書籍信息。
三、結(jié)語
書籍裝幀包含的文字元素和設計元素都是包容性文化,對書籍封面進行設計也是一種文化印記。當讀者第一次接觸書籍,最先吸引他們的就是書籍封面的顏色和圖案,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審美品位也在提升,所以對書籍封面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設計師會通過顏色來傳達自己的設計理念,并通過運用個性的色彩來凸顯書籍的藝術風格。當然,書籍也有不同的分類,針對不同的書籍類型設計師也要學會運用不同的色彩,每種設計風格都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個性,其關鍵在于設計師如何運用。
參考文獻:
[1]尚雅莉,潘志亮.論個性色彩對書籍裝幀設計風格的影響[J].包裝世界, 2013,(04):76-77.
[2]韋萍.書籍裝幀民族風格的色彩藝術論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6,(08):50-52.
[3]汪玲,韋文翔.探究中國紅在書籍裝幀藝術中的運用研究——以封面設計為例[J].藝術時尚旬刊,2014,(10):107-108.
[4]胡俊瑋,劉文佳.兒童類書籍封面裝幀設計中的色彩表現(xiàn)[J].電子制作, 2013,(08):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