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霞
我不知道,在廣東出生、長大的外婆,來湖南時吃不吃得慣湘菜,也不知道后來成為家庭主婦的她是怎樣學著做湘菜的,但我們表姐弟七個都喜歡去外婆家吃飯。
外婆做菜不貪分量足,但愛品種多,外婆買的小碗、小碟都成了我們愛上外婆做的飯菜的理由。辣椒炒肉、煎魚、蒸雞蛋、炒胡蘿卜片……光是擺滿桌子的小小碗碟,就足以讓我們胃口大開。我們一邊等待正炒著的最后一道青菜,一邊咽著口水,不讓它們流出來。實在憋不住了,趁著沒大人,我們就用右手快速地捏點兒菜丟往嘴里,然后開門出去,到水泥坪里假裝看外婆栽的月季,偷偷地嚼。
廣東人都喜歡喝湯,十幾年前,我去過一趟外婆的老家。做飯時,阿姨都會煲湯,有時候用排骨、瘦肉甚至海魚,如果家里沒買這些,幾片青菜或幾根干菜也能煲一碗湯上桌。后來,我在一篇養(yǎng)生文章中看到一句“飯前喝湯,苗條又健康”,心想,怪不得廣東人中少有胖子。外婆也喜歡做湯。她做的湯很簡單,切幾片冬瓜,放一把新鮮的花生米,再添幾片五花肉,味道就很不錯。她做蓮藕燉排骨時,排骨只放幾塊,湯不油膩,多的是蓮藕的醇香,我十分愛喝。
外婆最喜歡燉的是糍米湯。在鎮(zhèn)上買來糍米洗干凈削皮后,一個切成三四塊,再放一小碟瘦肉加清水燉。燉得差不多了就洗一把粉絲放進去,粉絲變軟時再往湯里加鹽。盛入湯碗后,外婆再往里面滴幾滴醬油,撒一把蔥花,用筷子攪勻,頓時,一股清香鉆進鼻孔。只是,每次一看到外婆燉這種湯,我就會皺眉頭。因為,我討厭吃甜不甜、咸不咸的東西。再說,在老家,糍米買來后,除了做餃子或肉丸時將其切碎拌進去增加口感,一般都是削了皮當水果吃。當水果吃我特別喜歡,削皮后的糍米又甜又脆,爽口得很,我常常一邊削一邊吃,根本停不下來。外婆偏不愛,要用它來燉湯喝,還要求我必須喝一碗。不過,喝的次數(shù)多了,我漸漸覺出它的好來,不再那么反感了,只是依舊愛不起來。
出嫁以后,我回老家的次數(shù)少之又少,很難吃到外婆做的飯菜了。每到冬天,在街上看到小販攤前的糍米,我竟然懷念起外婆做的糍米湯來。有一次,我?guī)鸵粋€學生查荸薺的資料,這才知道老家的糍米就是書里說的荸薺。也是那次,我才知道糍米不僅是江南的產(chǎn)物,也是外婆家鄉(xiāng)人喜愛的食品。我頓時明白,外婆為什么那么喜歡燉糍米湯喝了。
前段時間我去了一趟惠州,朋友盛情,安排我們?nèi)胱〉氖钱數(shù)氐拇缶频?。早上的自助餐自然品種繁多,中西餐俱全。我拿著碟子去挑選時,居然看到了糍米炒木耳,糍米還是完整未切的!我趕緊夾了幾個。一起吃飯的兩個朋友跟外婆一樣,也是客家人。他們不解,問道:“咦,你這個湖南人怎么喜歡吃我們這種客家菜?”我笑了笑,夾著一個糍米往嘴里送,這甜中帶咸的味道我越吃越喜歡,沒幾口就吃完了。時隔多年,我居然愛上了這種甜不甜、咸不咸的口味。若是旁邊有外婆燉的糍米湯,我一定能喝個精光,至少要喝兩碗!
可惜的是,外婆永遠都不可能為我做糍米湯喝了。這個月底,外婆整整中風三個年頭。今年冬天,糍米上市的時候,我想選一袋最好的給外婆燉一次糍米湯喝,老天肯不肯給我這個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