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宇
剛坐上回家的車那會兒,我心里有些激動。
當車子緩緩前行,我那急切的心情漸漸安定下來。此時,“家”這個字讓人感覺到溫暖、寧靜,像母親溫和柔軟的手,輕輕撫慰著我的心靈。車里基本上都是和我一樣許久未歸家的學(xué)子,大家的表情和神態(tài)那么相似,都經(jīng)歷了從最初的激動到了現(xiàn)在的平和。離家越來越近,我的思緒卻越來越寬廣,寬廣如廣闊的草原、綿延的山脈、無垠的大?!?/p>
我想起著名科學(xué)家錢學(xué)森。身在美國的日子里,他是焦躁不安的吧,因為他的身心如浮萍一般漂泊不定。在迷茫中得知可以回國時,他心中的感受大概也和我們這樣的普通人無異吧,畢竟,對家,對溫暖,誰不渴望呢?他年少離家,外出求學(xué),長年漂泊在異國他鄉(xiāng),對國家的思念只會更加深切。
世間萬物總是趨向安寧——激越的流水會在匯入深潭后漸漸沉寂,倦鳥會有歸巢時,人也同樣向往著安寧,總對家這一安寧之處戀戀不舍……我想,真正安撫我們那激昂的思歸心緒的并非家的物理空間,而是家?guī)淼陌踩?。安全感從何而來?從心而來!所以,我們不難理解有過凄慘遭遇的錢鐘書夫婦為何能平和度日。當他們身處逆境時,錢先生也能心平氣和地說:“我們就在這兒搭一間棚子住下,好嗎?”對于簡陋的住所,錢先生也只是有些遺憾地表示:“沒有書。”他獲得了心中的安寧,不為外物所擾,不為牽掛所動,即便住處簡陋、生活貧苦也無損那份安寧,小棚也稱得上一個家。
窗外整齊排列的樹木佇立,安靜而堅定,不正是因為它們扎根于此、心安于此嗎?看來心安之處即為家,上到名家偉人,下到草木花鳥,莫不如是。我突然回憶起上小學(xué)時我和家人租住在別人家的房子里,那處房子矮小又狹窄,而我們一家人也和現(xiàn)在住在精致寬敞的房子里一樣快樂。無論是寬敞大屋還是簡陋棚戶,無論是身處祖國還是羈旅在外,尋找到心靈的歸處才是最重要的。
車到站了,我緩緩隨著人流回到這個滿載親情和夢想的地方。
我到家了。
此心安處是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