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祁山
[摘 要] 學生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有效結合的學習方式,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更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電算化的知識。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轉換自身的角色,發(fā)揮不同作用,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制訂科學評價學生成績的考核方案,保證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
[關 鍵 詞] 線上線下教學法;中職教育;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0-0012-01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lián)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學校利用數字教育資源及教育服務平臺,逐步探索網絡化教育新模式,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教育公平。鼓勵學校通過與互聯(lián)網企業(yè)合作等方式,對接線上線下教育資源,探索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務提供新方式。”開展“線上線下”(Online To Offline,O2O)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既可以發(fā)揮教師設計與搭建交流平臺、指引學生進行混合式學習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動實踐、積極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主體地位。
一、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內涵
線上教學是指借助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教師通過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線上教學資源,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學習,并在線上的相關網絡平臺上上傳教學視頻、教學知識的重難點解析、PPT等學習資源,然后學生利用其他時間獨立完成這些線上資料的學習。線下教學即面對面課堂教學,是指教師針對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以及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進行面對面輔導,深入講解知識點,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理解知識和應用知識,徹底解決學生的學習困惑,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
微課和翻轉課堂的使用打破了單一課堂教學格局,讓學生通過微課學習新知識后,再返回課堂進行知識的應用。微課以視頻教學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線上的教與學活動,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多樣化的發(fā)展需要,也能達到推動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
線上線下教學將要講授的教學內容移植到線上平臺,學生通過在線學習知識點,并通過線下課堂強化對線上知識內容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有優(yōu)勢,真正實現(xiàn)教與學角色的互換,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主體、主角,主導項目化課程的學習;改變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對時間、空間和環(huán)境要求不高,可以隨時隨地教與學,使教與學更加開放和便捷;有著豐富多樣的線上教學資源,激烈的線下課堂互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真正能夠因材施教。通過對線上教師準備的教學資源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線上線下項目化課程考核評價量表,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增強團隊協(xié)作、溝通交流、資源分享的能力,并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線上的教與學活動,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多樣化發(fā)展的需要,也能達到推動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所以,線上線下(O2O)教學法結合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能有效提高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yè)技能水平。
二、線上線下課堂的實施方法
(一)教師準備線上資源
線上課堂的實施在組織課堂教學之前,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將所授知識分解為若干個小的知識點,根據知識點搜集、整理、制作相關教學資源,并將資源上傳到相關的互動教學平臺上,如QQ群或微信上,需要完成以下幾個工作:(1)制作教學視頻、PPT或教材等數字材料,明確知識要點和關鍵問題。設計針對性的練習題,促使學生產生疑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提供線上互動學習平臺,使學生通過網絡進行線上學習和問題反饋。線上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要針對知識點精心準備素材,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供優(yōu)質的線上資源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3)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讓學生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知識的消化和吸收。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反饋進行有針對性的在線輔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隨時進行學習,隨時向自己的任課老師提問,讓學習更加有效。
(二)學生自主線上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一般安排在課外時間進行,學生課前在線上完成教師所授知識點的學習,需要完成以下兩個工作:(1)自主學習教師線上發(fā)布的知識點的視頻、PPT、鏈接等數字材料,解決視頻和作業(yè)題中的問題。(2)針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在學習平臺上進行反饋,以便教師合理安排后面線下學習的內容和方式。
(三)師生互動線下教學
師生之間互動是一個雙向的過程,雙方需要建立在共同的知識背景下,保持思維的活躍狀態(tài),這樣才會有互動的話語權和共同語,實現(xiàn)互動的默契與高效,教學目標的達成才會一帆風順。課堂活動設計的目標是最大化地提高教學效果,以促進知識的掌握。線上線下混合模式中課堂活動可根據學生在線上學習中反饋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集中講解,引導學生去掌握、理解。也可根據課程內容設計出一些跟實際聯(lián)系緊密的應用問題,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應用,訓練學生的知識遷移和創(chuàng)新能力,完成對課程應用性知識拓展部分的教學。
作為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兩個環(huán)節(jié),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只有做到相互依存、優(yōu)勢互補,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學合力,完成知識傳授,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才能使教學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沈麗賢.淺析線上線下(O2O)混合教學法在高職院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輕工科技,2016(6).
[2]顧蘇軍.線上線下(O2O)互動式教學法在高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師,2014(17).
[3]陳希.基于在線教育O2O的面向對象課程模式改革[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13).
[4]葛云龍.淺談O2O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翻轉課堂[J].職業(yè)教育,2016(5).
[5]謝維瑾,陳蓓蕾,吳瀅.基于"O2O"模式的中職選修課教學實踐研究:以《咖啡技藝》課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20):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