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從清代詩歌(包括散文)文獻學的角度來說,代表了迄今為止該領域學術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該書作為基準,對其中難免存在的若干舛誤與疏漏進行訂正與補充,從而使之盡可能地更趨完善,這也就成了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同時,這些遺留下來的問題,其難度相對來說也是最大的?,F(xiàn)在即根據(jù)平日讀書所得,對其中王惟儉等五位河南籍作家的有關問題予以訂補,供作者及其他相關讀者參考。
關鍵詞:《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清人別集總目》;河南;作家;王惟儉
在清代詩歌(包括散文)的文獻學研究領域,世紀之交相繼出版了李靈年、楊忠兩位先生共同主編的《清人別集總目》和柯愈春先生所撰《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兩種巨著{1}。兩書均為16開三大冊,各著錄清代作家近兩萬人,別集約四萬種。特別是《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以下簡稱《提要》),更可以說是后出轉精,代表著目前該領域研究的最高水平。
但不難想見,涉及這么多的對象,即以《提要》而論,這里面的各種疏忽、缺漏乃至錯誤,自然也是難以盡免的。并且遺留下來的這些問題,一般說來,其難度恰恰也是最大的。對這些問題進行訂正和補充,正可以使兩書更趨完善。特別是關系到《提要》本身以及日后《全清詩》、《全清文》等內部排序的作家生卒年問題{2},更是解決一處是一處,完成一家多一家。因此,筆者在日常讀書的過程中有所發(fā)現(xiàn),即隨時將它們記錄下來,并陸續(xù)整理成文,相繼分組發(fā)表,提供給編撰者以及其他有關讀者參考。本篇取王惟儉等五位河南籍作家,仍舊按照《提要》著錄的先后立目排序,依次考述;有些同時涉及《清人別集總目》的問題,也附此一并予以指出。
一、王惟儉(卷一,上冊,第1頁)
王惟儉,《提要》據(jù)已故孫殿起先生《販書偶記續(xù)編》卷十四集部別集類“清順治至康熙”之屬③,著錄“周亮工訂”“王損中[仲]詩甲稿二卷”,但作者缺少生卒年。
按王惟儉雖然生卒年不詳,但大致生活時段可以考知。例如周亮工《書影》卷一曾說:
吾邑王公半庵,名惟儉,字損仲,官至工部侍郎?!枭矔?,未及見公,僅得交令嗣雁澤。后在吳門市上,得公詩、文各一卷,予為序而鐫之,以歸雁澤。……公起家山左濰邑令。予初謁選之前一日,夢公揭簾顧我,自言“我同邑王半庵也”。次日,余適得濰令。公治濰,多威惠;其去也,濰人德之,立祠祀公。予至邑之明日,即往祀公。蓋公蒞濰時甫廿余,邑中至今呼為“小王公”云。雁澤名溫叟,邑庠生,有品行。{1}
據(jù)《明史》卷二百八十八本傳(詳后),王惟儉系萬歷二十三年乙未(1595)科進士,即授山東濰縣知縣{2};當時他才二十余歲,那么剛巧約出生于隆慶、萬歷之交。又今人整理的《孫奇逢集·中州人物考》,卷四“王尚書惟儉”條記載:
累遷山東巡撫……尋授工侍。以直忤魏珰,郁憤而卒,賜祭葬,贈尚書。③
而《明史》本傳歷敘王惟儉仕履,最后止于:
天啟……五年[乙丑,1625]三月,擢南京兵部右侍郎,未赴;入為工部右侍郎。魏忠賢黨御史田景新劾之,落職閑住。{4}
如此結合起來看(包括魏忠賢黨的敗滅),王惟儉的謝世時間,又剛巧約在天啟、崇禎之交。此外如孫承澤撰于順治十七年(1660)的《庚子銷夏記》,卷三“石田畫冊”條敘及:“畫冊……祥符王半庵司空寶之如拱璧,其子溫叟不能守,質一諸生家,余購得之。……今……與余周旋三十年矣?!眥5}同卷稍前“石田江山一覽圖”條也有相似的敘述:“卷在開封王半庵惟儉家,張孝廉民表[購]以贈余,今相依三十年矣。”⑥由此逆推,同樣能夠說明王惟儉大約卒于天啟、崇禎之交。周亮工當時還是兒童,則自然“未及見公”。
這也就是說,王惟儉實際屬于明代人,《提要》應當予以刪去才是。
二、馬之駿(卷一,上冊,第4頁)
馬之駿,《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缺生卒年{7}。
按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下“馬主事之駿”條大略說:
之駿字仲良……與其兄之騏字時良同舉萬歷庚戌進士?!靻⒁页笞溆诠?,年三十有八?!觳患倌?,未見其止,良可惜也。有《妙遠堂全集》,時良所輯,今行于世。{8}
稍后張岱的明史著作《石匱書》,幾乎照原樣抄入卷二百零三下《文苑列傳》下《文翔鳳、王象春、馬之駿列傳》{9}。這里的“乙丑”為明天啟五年(1625),馬之駿即卒于此年。據(jù)此逆推,并可知其出生于明萬歷十六年戊子(1588)。
又馬之駿兄弟的友人沈德符,其《清權堂集》卷三有挽詩《哭馬仲良八首,并似時良》{10},編年正是“乙丑”,具體時間從前后作品推測約在冬季。馬之駿的《妙遠堂全集》,現(xiàn)今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本,見于集部第183-184冊,但首尾序跋之類已失。而顧起元《雪堂隨筆》卷四,保存有“丁卯”即天啟七年(1627)應馬之騏之囑而撰的一篇《妙遠堂集序》,其中敘及馬之駿謝世說:
宣室之席方前,玉樓之□□□。問其年齡,三十有八而已。昔王長史□□□□□此人曾不得四十;至今誦其遺言,□堪流□,□意當吾世而有仲良……{11}
這里雖然前后文字多有漫漶,但享年三十八歲,這個記載仍然十分清楚?!读谐娂鳌返挠嘘P敘述,很可能就是據(jù)此寫成,可以確信無疑。
馬之駿由于家族、本人以及民族屬性回族等多方面的原因,近年學術界研究越來越多。上述馬之駿的生年、卒年及享年,也已見有多處正確的介紹。但與此同時,某些絕對錯誤者毋論,近人關于享年曾有三十九歲之說,為不少今人所沿襲,這就反而使問題變得混亂、復雜了。上文之所以進行正面的梳理,主要正是考慮到這一點。
至于《提要》,雖然已經(jīng)注意到馬之駿“入清未見仕跡”,但還沒有明確判斷為明人,所以與《清人別集總目》一樣都導致了誤收。
三、鄭二陽(卷一,上冊,第10頁)endprint
鄭二陽,《提要》已定其卒年為清順治十三年丙申(1656),而“生年不詳”。
按鄭二陽的長子鄭蕃,其《鄭長公確園集》卷三有《中丞府君行述》,末尾詳細敘述鄭二陽卒于“丙申三月初十日寒食”“夜分”{1},卻通篇沒有記載出生時間乃至享年。倒是卷四寫于“三十四年”之后的《書中丞公行述后》,開頭敘及:
先中丞公行年七十有一,素無疾患。順治丙申季春,八日西園桃花初放,率不肖輩盤桓樹下,謀以次日邀親朋共賞。九日晨興,猶檢視春祭品物,磨墨書經(jīng);偶爾微恙,至丙夜遂即世。{2}
這里雖然所說鄭二陽的忌日比“初十日”早一天(正是“寒食”),但畢竟有了明確的享年。據(jù)此逆推,可知鄭二陽出生于明萬歷十四年丙戌(1586)。
另外《提要》稱鄭二陽“字潛庵”,則《中丞府君行述》開頭所說最為準確、完整,可據(jù)以訂補:“府君諱二陽,字敦次,號見義,潛庵其別號也?!雹?/p>
四、張文光(卷二,上冊,第27頁)
張文光,《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缺生卒年{4}。
按楊淮輯《中州詩鈔》(原名《國朝中州詩鈔》)卷一所錄王紫綬《趙錦帆歸自白下,枉過,得訊張譙明近狀》,有云:
溯昔忘年交,余少汝十二。
云齋張仲子,長汝更十四。{5}
所涉三人中的核心人物趙賓(錦帆其號),其《學易庵詩集》卷首有清“康熙二十四年,歲次乙丑”(1685)張慎為所撰《趙錦帆先生傳》,說于“今上……丁巳年六月二十四日酉時卒,壽六十九歲”⑥。這個“丁巳”為康熙十六年(1677),逆推趙賓出生于明萬歷三十七年己酉(1609){7}。張文光(譙明、云齋分別系其字、號,“譙明”或稱作“樵明”、“樵門”、“醮明”等)年長趙賓十四歲,即出生于萬歷二十三年乙未(1595){8}。
關于張文光謝世的時間以及地點,問題相對比較復雜。
方拱乾《何陋居集》“辛丑年”詩,有《哭張樵明同年》二首,其一頸聯(lián)云:“昨歲尚聞強飯信,比來誰賦大招聲?”{9}這里“辛丑”為清順治十八年(1661),此題據(jù)前后作品排序作于四月。又彭而述《讀史亭文集》卷十《出滇日記》記載:
予以庚子六月抵滇,以辛丑三月辛亥[初二日]去滇?!鶾十七日],逾關嶺……抵安莊衛(wèi),是為鎮(zhèn)寧州,出山矣。守備張汝德,祥符武舉。為訊故人張給事譙明,云已物故?!以破渌阑蛟诮鹆?,或在淮。{10}
這兩條史料,假如按照通常的做法,就可以直接將張文光的卒年定在“辛丑”這一年。但是,正如《出滇日記》本月“癸丑”(初四日)所記:“道逢詔使,始知春王正月丙辰[初六日]天王崩,戊午[初八日]太子立;屈指殆兩月矣,詔始到滇?!眥1}朝廷關系如此重大事件的詔書,從京師送到云南尚且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則張文光謝世的消息從江蘇傳到云南、貴州交界之地,時間很可能還需要更久。同樣如《何陋居集》該題前面第二題《得周櫟園書》四首之一的首聯(lián)“春風送客返江南,書札猶傳隔歲函”所示{2},方拱乾當時還在流放地黑龍江寧古塔,得知張文光謝世的消息自然也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就是說,對于張文光而言,“辛丑年”在很大程度上僅僅是謝世時間的一個下限。
出于這樣的考慮,我們特別注意到江蘇淮安劉謙吉《雪作須眉詩鈔》卷四《送張海旭、岱岳兄弟返大梁二首》,小序說:
予受張醮明先生知最早。先生諱文光,觀察淮揚,改黃門,再司臬江南。嘗指予曰:“此小子者不特達,當不復相天下士矣。”先生逝之后三年,兩公子歸大梁,潸然送之。
又其一上截正文云:
前年哭老師,哀挽暮秋時。
門散孟嘗客,魂招宋玉詩。③
如此結合前引方拱乾詩句,就可以確知張文光事實上乃卒于“辛丑年”的“昨歲”亦即順治十七年庚子(1660)“暮秋”九月,享年六十六歲。
附帶關于前引《出滇日記》所謂“其死或在金陵,或在淮”,從有關詩歌作品中同樣可以考察清楚。例如前引王紫綬《趙錦帆歸自白下,枉過,得訊張譙明近狀》下文有云:“汝歸訊秣陵,云齋病蕭寺。”又施閏章《施愚山集·詩集》卷二十九《過汴不及拜張譙明墓,追哭以詩》,題注說:“公疾篤江寧,余及見于臥內,舉手微語曰:‘愿結來生未了緣?!眥4}可知張文光謝世之前曾在江蘇的南京(金陵、白下、秣陵、江寧均其別稱)養(yǎng)病。而趙賓《學易庵詩集》卷三《哭張譙明先生》四首,盡管集內沒有明確的寫作時間,但題注說:“時自淮上反[返]葬彝門?!庇制湟徽氖茁?lián)云:“不信淮南訃,何期竟是真?!眥5}同時聯(lián)系上引劉謙吉詩歌“前年哭老師”云云,則可知張文光最后謝世的地點是在江蘇的淮安。當初薛所蘊,曾有詩歌《送張譙明新授給諫,由汴還淮——淮其舊治地,今僑寓焉》一題⑥;今人整理的《光緒淮安府志》,卷三十三《安東縣人物·流寓》“國朝”開頭說得更加具體:
張文光,字云齋,祥符人。明季由進士官淮海監(jiān)軍道,加太仆寺少卿。順治四年,寄居縣城。子三奇,字海旭,恩貢生。……{7}
這樣,其間的緣由也就明白了。至于“云齋”,則如同上文所注,實際上不是表字而是別號,具體可以參見王鐸《擬山園選集》卷四十一為此而作的《云齋記》{8}。
五、王紫綬(卷六,上冊,第108頁)
王紫綬,《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缺生卒年{9}。
按王紫綬的卒年十分確切。賀振能《窺園稿》后卷《文集》“雜文”第一篇《祭王太史蓼航先生文》,開頭說:
維康熙壬戌中[仲]冬月,越望后三朝,實太史蓼航先生捐賓客之百日。{10}
這里“壬戌”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王紫綬(蓼航其號)即卒于此年。其忌日,假如按頭尾從十一月“越望后三朝”十七日往前計算到第一百天(該年十月三十日晦,九月、八月均二十九日晦),那么應該是八月初六日(公歷9月7日)。endprint
王紫綬的生年,則目前至少有三種不同說法。
第一說:《碑傳集》卷七十九所收劉易《大參王公紫綬傳》,最后說:
公性豪爽,喜劇飲……久之遂得脾疾,不治,卒年六十有三也。{1}
據(jù)此逆推,王紫綬乃出生于明萬歷四十八年庚申(1620;生日詳后)。又該傳中間,曾敘及王紫綬當初“請終養(yǎng)回籍,時年三十有四,猶未強仕也”{2}。其友人有關贈詩,例如李霨《心遠堂詩集》卷八《送王蓼航宮允侍養(yǎng)歸里》③,編年明確在清順治十年“癸巳”(1653);胡世安《秀巖集》卷十七《贈王蓼航宮允予告歸養(yǎng)》、魏象樞《寒松堂全集》卷五《送王蓼航太史歸養(yǎng)(同年以終養(yǎng)請者,自蓼航始)》兩題{4},據(jù)各自前后作品編次也都作于這一年。由此逆推王紫綬生年,與該傳正合。
第二說:拙稿上文“張文光”條,曾經(jīng)從楊淮輯《中州詩鈔》卷一援引王紫綬《趙錦帆歸自白下,枉過,得訊張譙明近狀》所云:
溯昔忘年交,余少汝十二。
云齋張仲子,長汝更十四。{5}
所涉三人中的核心人物趙賓出生于萬歷三十七年己酉(1609),而王紫綬年少十二歲,推算其生年則在明天啟元年辛酉(1621)。
第三說:前引賀振能該祭文,下文敘及“先生神明,六旬而滅”。假如這里的“六旬”實指六十歲整,那么逆推王紫綬生年就是天啟三年癸亥(1623)。同樣,《孫奇逢集·日譜》卷十七“康熙元年壬寅”(1662)“正月”“十五日”條,有《十九日為王蓼航初度,先期攜兒輩往?!菲哐越^句六首⑥;假如該年是王紫綬四十整壽,那么逆推其生年也是如此。
以上三種說法,其中第三說基本上可以忽略,蓋祭文所謂“六旬”,很可能只是泛言;又古人一般四十歲不祝壽,該次所謂“初度”大概只是針對具體的那一次生日——正月十九日而言。而第二說,一方面出自王紫綬自述,另一方面則是與趙賓以及張文光比較而言;雖然有關兩韻的韻字“二”、“四”同屬去聲“四寘”,“二”字不存在筆誤或刊誤的可能,但較之于第一說基本文獻屬于傳記,同時又有其他佐證,可信度卻顯然要差一些。因此,在目前情況下,關于王紫綬的生年,還是以第一說為正取較為合理。至其生日所對應的公歷,因為生年畢竟還有異說,所以暫時不予換算。
從上述王紫綬的生年問題,還可以體會到,有時候資料多了反而容易出現(xiàn)歧異,令人難以適從。假如沒有王紫綬該詩的自述,那么第一說就可以完全確定了。反之有了該詩,同時又有第一說,不但王紫綬本人,就連與之相關的趙賓、張文光兩人,生年也都變得復雜起來了。而在這種情況下,科學的態(tài)度倒還是希望能夠發(fā)現(xiàn)其他更多的佐證資料。
至于今人所編《中州文獻總錄》卷二十五《清代·二》“王紫綬”條,一方面定其生卒年為“1619~1682”,另一方面又說他“卒年六十三”{7},則是由于不熟悉古人按虛歲計年齡的習慣,而犯了凈減的錯誤。
【責任編輯 王宏林】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清代詩人別集叢刊”(14ZDB076)、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項目“清詩續(xù)考”(1362)、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清詩續(xù)考”(13NDJC024Z)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① 李靈年、楊忠:《清人別集總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 《清人別集總目》雖然按作家姓氏筆畫排序,但各家小傳也力求注明生卒年。
{3} 孫殿起:《販書偶記續(xù)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1頁。
① 周亮工:《書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頁。
{2} 《提要》稱“萬歷三十三年進士,授淮縣知縣”,年份、縣名各有筆誤。
{3} 孫奇逢:《孫奇逢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冊,第155頁。
{4} 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24冊,第7399頁。
{5} 孫承澤:《庚子銷夏記》,《〈庚子銷夏記〉〈江村銷夏錄〉》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71頁。
{6} 孫承澤:《庚子銷夏記》,第69頁。
{7} 《清人別集總目》見第1冊,第34頁。
{8}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下冊,第655頁。
{9} 張岱:《石匱書》,《續(xù)修四庫全書》第32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頁。
{10} 沈德符:《清權堂集》,《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377冊,第44-45頁。
{11} 顧起元:《雪堂隨筆》,《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8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345-346頁。
① 鄭蕃:《鄭長公確園集》,《清代詩文集匯編》第3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18頁。本月“初十日”實為“清明”,參見下文。
{2} 鄭蕃:《鄭長公確園集》,第632頁。
{3} 鄭蕃:《鄭長公確園集》,第608頁。
{4} 《清人別集總目》見第2冊,第1122頁。
{5} 楊淮:《中州詩鈔》,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頁。
{6} 趙賓:《學易庵詩集》,《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七輯第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471-472頁。
{7} 可參見《提要》卷四,上冊,第67頁。此前袁行云先生《清人詩集敘錄》卷二趙賓小傳說他“卒于康熙十四年,年六十九”,則誤將其生卒年整體前移了兩年,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版,第1冊,第57頁。
{8} 另外參見拙稿下文“王紫綬”條。
{9} 方拱乾:《何陋居集》,《何陋居集(外二十一種)》本,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7頁。
{10} 彭而述:《讀史亭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01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132-134頁。
① 彭而述:《讀史亭文集》,第132頁。
{2} 方拱乾:《何陋居集》,第186頁。
{3} 劉謙吉:《雪作須眉詩鈔》,《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七輯第24冊,第715頁。
{4} 施閏章:《施愚山集》第3冊,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版,第95頁。
{5} 趙賓:《學易庵詩集》,第505頁。
{6} 薛所蘊:《桴庵詩》卷四,《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97冊,第309頁。
{7} 《光緒淮安府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年版,下冊,第1032-1033頁。
{8} 王鐸:《擬山園選集》,《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87冊,第587-589頁。
{9} 見《清人別集總目》第1冊,第174頁。
{10} 賀振能:《窺園稿》,《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七輯第28冊,第340頁。
① 錢儀吉:《碑傳集》,《清代碑傳全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上冊,第404頁。
{2} 錢儀吉:《碑傳集》,上冊,第403頁。
{3} 李霨:《心遠堂詩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12冊,第780頁。
{4} 胡世安:《秀巖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96冊,第525頁;魏象樞:《寒松堂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頁。
{5} 楊淮:《中州詩鈔》,第3頁。
{6} 孫奇逢:《孫奇逢集》,下冊,第662-663頁。
{7} 呂友仁:《中州文獻總錄》,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下冊,第1013頁。
作者簡介:朱則杰,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清代詩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