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愛蓮
牡丹江醫(yī)學院附屬紅旗醫(yī)院消化內科
關于乙肝患者中鐵調素水平與鐵代謝指標關系的研究
董愛蓮
牡丹江醫(yī)學院附屬紅旗醫(yī)院消化內科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血清中鐵調素水平及其與臨床生化指標和鐵代謝指標的潛在關系。方法應用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法(MALDI-TOF-MS)方法測量46名乙肝患者和20名健康對照組的血清鐵調素水平。用關聯(lián)性分析方法分析鐵調素、鐵代謝指標和臨床生化指標的關系。結果健康對照組的鐵調素水平明顯低于乙型肝炎組。乙肝肝硬化組的鐵調素水平也明顯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組和肝細胞癌組。在乙肝患者中鐵調素水平和鐵蛋白水平有明顯的關聯(lián)性;結論血清鐵調素在肝細胞癌患者中含量明顯增高;鐵調素可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
乙肝患者;鐵調素;鐵代謝;乙型肝炎病毒載量
據統(tǒng)計全球大概有450百萬乙肝病毒攜帶者,并以每年50百萬的速度增長。因此,乙肝是世界最常見疾病之一,給人類帶來具大的健康威脅。許多慢性乙型肝炎發(fā)展成肝硬化甚至發(fā)展成肝細胞,均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機體鐵超載可以促進慢性病毒性肝病發(fā)展[1]。研究表明血清鐵蛋白、血清鐵、轉鐵蛋白飽和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是明顯增高。鐵超載在肝細胞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可能與鐵在組織中發(fā)生催化反映生成氧化應激產物(ROS)有關,其可以引起肝臟的慢性炎癥有關[2]。鐵調素是一種由肝細胞產生,含有25個氨基酸具有生物活性的的多態(tài)類物質,它在細胞膜上與鐵輸出蛋白—鐵轉運蛋白相結合從而促進鐵轉運蛋白的內化和分泌,最終減少了鐵的流出,并導致細胞內鐵增加[3]。推測鐵調素是機體鐵代謝的調節(jié)因子之一。乙肝患者中增高的鐵量會加速患者發(fā)展成肝硬化或肝細胞癌。而鐵調素是由肝臟分泌的能夠調節(jié)鐵代謝的因子,所以在在慢性肝臟疾病體內經常會顯示不正常的鐵代謝水平。該實驗對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細胞癌患者體內的鐵調素進行檢測。我們發(fā)現(xiàn)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鐵調素水平低于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細胞癌組。我們還發(fā)現(xiàn)血清鐵調素和乙肝患者鐵指標之間存在潛在的關系。
2.1 患者
本研究共納入2015~2016年牡丹江紅旗醫(yī)院收治的46例乙肝患者。其中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16例肝細胞癌患者。通過檢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DNA,明確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所有患者均為丙肝陰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細胞癌是通過計算機斷層掃描或磁共振成像診斷的。此外,在乙肝肝硬化組中,根據Child-Pugh分級(5名Child-PughA、5名Child-PughB和4名Child-PughC)評估肝功能程度。對照組為2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轉氨酶水平、鐵指標、HBsAg陰性。
2.2 血清收集
血樣在夜間禁食后于晨起6點至7點30分之間采集。樣品以4000 rpm離心10min,上清液轉移到新管。然后分成兩等份(1ml每管),樣品存放在-80°C冰箱中。
2.3 實驗室檢測方法
血液生化指標,包括凝血酶原時間、肝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血清總膽紅素(TBIL)、白蛋白和血紅蛋白(Hb)、C-反應蛋白(CRP)、血清鐵蛋白和鐵的含量,和總鐵結合力(TIBC)由實驗室試驗測定,采用酶聯(lián)免疫分析法檢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乙型病毒載量。上述臨床指標均在牡丹江醫(yī)學院紅旗醫(yī)院完成。
2.4 鐵調素檢測
首先采用優(yōu)化的納米多孔二氧化硅納米組織芯片選擇性地富集鐵調素,然后用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法(MAL?DI-TOF-MS)測定血清鐵調素水平。
2.5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采用SPSS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分析。P值<0.05被認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各組間鐵調素水平顯著不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對照組有較高的平均鐵調素水平(9.8±5ng/mL、4.8±2 ng/mL)。肝細胞癌患者中鐵調素也明顯升高(9.3±4.9 ng/mL),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平均血清鐵調素水平(4.9±1.9 ng/mL)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其中各Child Pugh組患者間的鐵調素水平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Child-puh C類患者鐵調素稍低。將乙肝患者血清鐵調素水平與臨床指標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血清鐵蛋白(r=0.41,P<0.05)和白蛋白(r=0.32,P<0.05)、乙型肝炎DNA載量水平(r= 0.601,P<0.05)分別與乙肝患者血清鐵調素水平呈正相關。
鐵調素是維持鐵代謝平衡的關鍵因素,有研究表明在慢性肝病中鐵調素的表達與血清鐵蛋白濃度或肝臟鐵負荷程度密切相關。研究表明鐵調素前體水平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鐵蛋白呈正相關。最近的一項研究提出,HCV誘導的氧化應激通過增加組蛋白去乙?;富钚砸种畦F調素表達,故推測HCV可能對鐵調素的表達有一定影響。另一項研究提出鐵調素前體水平在丙肝肝硬化階段明顯低于乙肝肝硬化階段。先前的研究表明乙肝肝硬化患者鐵調素前體水平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對照組均顯著降低[15]。我們的研究針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階段患者的鐵調素進行測量。研究結果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鐵調素含量較乙肝肝硬化及對照組相比是增高的。鐵調素的生產一般是受炎癥刺激或鐵過載的影響[4]。乙型肝炎患者的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5]。因此我們推斷乙型肝炎患者鐵調素水平增高與炎癥因子刺激有關。另一方面,鐵含量增高也是導致鐵調素水平增加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鐵調素是一種鐵調節(jié)肽,能感受體內的鐵水平從而調節(jié)其濃度。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鐵水平高于對照組。一項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誘導的氧化應激產物(ROS)可能通過C/EBP-α途徑最終降低鐵調素生成。然而,我們不能確定乙型肝炎病毒對鐵調素表達是否存在促進或是抑制作用,當然這需要進一步的實驗研究。我們的研究結果還表明,乙肝肝硬化患者水平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肝細胞癌患者有較低的鐵調素水平。因為鐵調素是由肝臟合成的,所以肝細胞減少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合成能力降低。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肝硬化患者中提示肝臟合成功能的白蛋白水平明顯較低,這表明鐵調素與其有相同的變化趨勢。而且Child Pugh C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鐵調素水平均低于患者Child PughB及Child PughA。這個結果強烈表明,鐵調素水平可反映肝功能損害程度。在我們的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鐵調素水平也影響白蛋白和乙型肝炎病毒載量。此外,由于鐵調素水平在乙肝肝細胞癌組顯著高于乙肝肝硬化組,該結果與以前研究不一致,先前的研究表明鐵調素mRNA水平在乙肝肝細胞癌組織中明顯降低。先前的研究表明鐵含量與肝臟的炎癥程度呈正相關,鐵元素對于腫瘤細胞的增殖是必需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血清鐵水平在乙肝肝硬化患者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肝細胞癌患者減少。而且腫瘤細胞本身可能表達鐵調素而增加體內水平。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觀察到血清鐵調素水平與所有乙肝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呈正相關。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鐵調素前體水平與乙肝患者血清鐵蛋白水平呈負相關。在肝臟疾病中鐵調素水平可能受除鐵以外的其它參數(shù)影響。研究還表明經鐵處理的HepG2細胞中乙型肝炎病毒復制增加,無鐵處理的細胞乙型肝炎病毒復制減少[6]。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鐵調素與病毒載量呈正相關(r=0.601,P<0.05)。因此,我們推斷鐵調素可通過減少體內鐵水平從而抑制HBV的復制。鐵元素是腫瘤細胞增殖和生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體內鐵負荷增多。因此,鐵調節(jié)激素—鐵調素表達下降可能加速腫瘤的生長。故我們推測鐵調素可能在乙肝患者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作用。以下是我們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采用的是橫斷面設計,所以我們不能提供鐵調素與乙肝患者體內鐵水平之間存在明確的關系。其次,我們的研究樣本量小,需要更大的樣本群體來驗證這項研究的結果。
乙肝肝硬化患者鐵調素水平顯著低于肝癌患者。此外,血清鐵調素水平與血清鐵蛋白水平與患者乙型肝炎DNA載量之間均存在負相關關系。這表明在乙肝患者中鐵調素能夠調節(jié)鐵代謝,并且鐵調素對乙肝病毒的復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Di Bisceglie A,Axiotis C,Hoofnagle J,et al.Measurements of iron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Gastroenterology,1992, 102(6):2108-2113.
[2]Hentze MW,Muckenthaler MU,Andrews NC.Balancing Acts:Molecular Control of Mammalian Iron Metabolism[J].Cell,2004,117(3):285-297.
[3]Ganz T.Hepcidin,a key regulator of iron metabolism and medi?ator of anemia of inflammation[J].Blood,2003,102(3):783.
[4]Ganz T,Nemeth E.Iron imports.IV.Hepcidin and regulation of body iron metabolism[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2006,290(2):G199-G203.
[5]Wang J,Wang X,Liu P.Detection of serum TNF-alpha,IFN-beta,IL-6 and IL-8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WJG,1999,5(1):38-40.
[6]Chouteau P,Le Seyec J,Saulier-Le Drean B,et al.Inhibi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production associated with high levels of intracellular viral DNA intermediates in iron-depleted HepG2.2.15 cells[J].Journal of hepatology,2001,34(1):108-113.
董愛蓮(1986-),女,碩士,醫(yī)師,從事臨床消化系統(tǒng)疾病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