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選君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 417000)
巫儺文化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探析
龍選君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 417000)
巫儺文化,塑造了大量的民俗、宗教、生活方式和藝術,神秘而獨特,是原始生活藝術的精神載體之一。發(fā)展至今,巫儺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具有深厚巫儺文化的地域性景觀設計元素特色不突出,如能將儺文化元素應用到景觀設計中來,不僅能夠保護巫儺文化與現代社會共生發(fā)展,同時能夠提升園林景觀的內涵和地域文化特色。本文以巫儺文化符號元素進行分析,尋求其在景觀設計方面更多體現的可能性。
巫儺文化;巫儺元素;景觀設計;運用
巫儺儺文化,從歷史文化長河中演變發(fā)展而來,帶有濃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以中國為中心,傳播到日本、韓國、東南亞以及歐洲等國家,又在各國區(qū)域境內發(fā)展出不同的地域特色,融合了宗教、藝術和民俗的巫儺文化,同時其獨特的色彩、形態(tài)等元素符號的運用,在現當代的設計研究領域中也具極高的審美借鑒意義和研究價值。
巫儺文化的發(fā)展演變與當時情境背景中的社會,政治、社會、文化緊密相關,時至今日,依然存在于民間生活方式當中,并且擁有其完整的宗教和藝術體系。
儺文化最早期的活動是儺祭,是主要的祭祀活動,旨在通過祈求上天、保佑風調雨順的心里祈愿。古代上層建筑層面的祭祀活動更為隆重神圣、活動更加具體、形式內容更加豐富,為了維護穩(wěn)定,天子祈求國泰民安。唐代以后,儺祭影響范圍擴大,逐漸成為固定的民俗活動。到宋代時期,儺文化與三教相互融合,原本的鬼神系統被道教、佛教形態(tài)所代替,同時在祭祀基礎上,由基本動作演變出了很多表演和技藝形式,使得這項民間活動更加具有觀賞性,藝術形象表演更加豐富。明清時期,儺文化的地位相對變衰弱,一直到了清后期宮廷內部雖然禁止表演和相關的巫儺文化活動,但還一直活躍于民間進行傳承和發(fā)展,其形態(tài)演變形式也慢慢不斷發(fā)生變化。
任何一門文化藝術,其具體的藝術表現形式,都有相應的文化元素來體現,如巫儺文化中最為常見的有儺面具、儺戲服飾、手決和祭祀法器及其它道具等等。儺面雕刻造型有大有小、有簡有繁,不同角色的儺面身份有不同的文化含義,同時用顏色繪制夸張的色彩圖案形態(tài)。隨著民間民俗文化儺戲的發(fā)展,因此不斷演變出來內容極為豐富,娛人娛神的表演形式,情節(jié)相對比較完整,各個地域特色的儺文化具有地域性的差異,也出現了許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文化元素。
現代的園林設計、廣場公園等,用大型堆疊、修剪景觀植物手段進行裝飾,依照某個特定的傳統節(jié)日、地方性活動裝飾雕塑及景觀,塑造出形態(tài)獨特、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微型及大型公共景觀。如在每年的國慶節(jié)期間天安門廣場上的立體花壇的不同造型設計,運用層次豐富的景觀植物,隔空搭建不同圖形形狀的植物景觀雕塑,在主題上的指向性、識別性非常明確。在國內,隨著地域文化的保護與開發(fā),不同地域將儺文化中視覺文化元素的提取以意象或具象形式搭配塑造到植物景觀裝飾造型中來,如:湖南新化蚩尤文化園綠植地景裝飾以及貴州道真儺城景觀規(guī)劃。其蚩尤文化園中的迷魂陣極具特色:形態(tài)為九五儺壇的微縮版,梅山總管孟公的大本營,游客體驗游玩之處。外形為八卦迷宮,中心為青山壇,由竹編南盤、籮筐與楓樹組成,南盤上按五方五色置塑膠儺面具;外以6個同心圓組成6圈人行通道,最外圈按八卦方位設8個出入口,其中能通行的僅設于“生門”與“開門”一入一出的兩個口,隔墻由盆景列成綠籬,通道僅容一人通行。
公園道路的鋪建,可以根據道路形狀設置大小,進行空間的分割利用。如南昌儺文化園中的“踩八卦”,將大型八卦元素鑲嵌入地面,形成天地之間自由平等、和諧的文化理念,給人以極大視覺效果的沖擊,從高處角度能觀賞到完整的儺文化主題,作為概念設計的整體把握。
建筑與當地儺文化元素相結合具有典型的建筑風貌,湖南新化縣大熊山景區(qū)各景點、聚落,集中體現古代氏族社會部落人性化的聚居特色,建筑物主要承載“木柱板墻杉皮瓦的南方干欄式古建”風格,裝飾相應部落圖騰標志及造型元素。
園林、廣場、商廈,甚至是家居中,出于使用價值或者是審美的考慮,搭建小型景觀藝術設施,一般造型新奇獨特,有一定的特殊內涵和地域特色。一般微型景觀設計表達更直觀,在提取巫儺文化進行設計過程中,選擇特有的造型圖案和色彩,如新化大熊山蚩尤屋場的王姥橋:主體為中軸長12米的橢圓形魚池,中間縱向鋪裝1.5米寬的小干欄式原木拱橋,兩端為三步跳石,其中上端第二個跳石為活動跳石;此橋即民俗中孩童“禳關度煞”之王姥橋,也即門洞拱頂之木雕彩虹橋。橋身以彩繪百鳥花草裝飾。有求嗣求子女平安心愿的游客,須在儺藝師帶領下走過此橋。
巫儺文化隨著社會的不斷的發(fā)展,巫儺文化元素的表現手法越來越豐富,具體的藝術元素通過不同的方式被保留與傳承下來,當代景觀設計,需要加入更多的民族元素,巫儺文化傳承發(fā)展幾千年的文化內涵成為獨特的設計靈感源泉。通過接“地氣式”的設計,巫儺文化不再離我們那么遙遠,而是成為我們豐富的精神文明。
[1]田斌.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4.
[2]鄒陽.梅山地區(qū)歷史文化景觀適應性再現[D].湖南大學,2012.
[3]王杏華.儺文化及其在景觀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
[4]李新吾,李志勇,李新民.《梅山蚩尤——南楚根脈,湖湘精魂》[M].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
龍選君(1984.5- ),男,湖南漣源人,碩士,現任教于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研究方向:雕塑、梅山民間美術、景觀公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