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自我管理,就是指自己正確的管理自己的人生,管理自己的目標、思想、心理和行為等表現(xiàn)進行管理。歷史上,很多成功的人,比如說達芬奇、拿破侖,都有著適合自己的自我管理體系,這也成為他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中西方高校教育理念,教育環(huán)境也相差甚遠,尤其是學生管理方面。本文旨在探索發(fā)現(xiàn)西方高校針對學生自我管理的可取之處,并期望將適應中國高校的方法加以利用。
關鍵詞:中西方大學生;自我管理
學習是一項需要用一生來完成的事業(yè),而保證這項事業(yè)能良好進行,并最終走向人生成功的基石之一就是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僅體現(xiàn)了個體對自身的要求,也體現(xiàn)了個體對奮斗目標的堅持與努力。自我管理還可以理解為從自己組織自己,到自我約束,在離預期目標達成越來越近的時候,達到自我激勵的效果。這種正能量式的行為,是當今社會所倡導的,所以也應該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然而,在經歷過中學教育和高考洗禮之后,當代大學生在大學學習生活中突顯出缺乏甚至沒有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的現(xiàn)象。比如說,無法合理分配學習與校園文化生活的時間,無法合理的安排各個科目的學習時間。再比如說,同宿舍的同學往往會出現(xiàn)兩個極端,要么學習都好,要么學習都不好的現(xiàn)象等。這些都是學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表現(xiàn)。
一、中西方高校學生自我管理相關情況
有關大學生自我管理的研究一直在國內各個領域進行著。大部分的研究是通過數(shù)據(jù)比如:性別、年紀、文理生、是否是獨生子女等進行統(tǒng)計性質的分析。再加上問卷調查中直接問題的回答比如:每天醒來就想到當天要做的事有多少,或者你的決定是否常常受他人影響而改變,從而得到各個類型的學生的自我管理指數(shù)。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分門別類,可以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學生,也可以有針對性的對一部分學生進行特殊管理,使他們慢慢轉變,最終實現(xiàn)自我管理。當然也有一點的弊病存在,比如說調查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即學生們不一定認真、實際地填寫調查問卷或者有學生故意回避很多問題等。
在西方發(fā)達國家,“獨立”、“成年人”等是大學生的代名詞。年過18歲,無論選擇繼續(xù)上大學與否,他們都已經是必須自己管理自己的成年人,所以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大學并沒有設立輔導員這一崗位,沒有班級的概念,也沒有任課老師督促學習的說法,更沒有學院對掛科率、畢業(yè)率和就業(yè)率進行非常系統(tǒng)的要求,可是大學生的素質和文化水平卻相對較高。試想在這樣一個與我們的高校環(huán)境截然不同的社會,大學生為什么可以更好的完成學業(yè),為什么可以更加成熟呢?這其中一定有我們可以學習借鑒的地方。
在西方發(fā)達國家,自我管理的理念和我們也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在孩童時期就樹立起來的,比如說:“今日事今日畢”,再比如說“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同的是,在當今社會可能有越來越少的家長要求孩子從小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而對孩子的唯一要求就就是努力學習卻不講究方式方法。
二、如何才能使中國高校大學生真正成長
在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以及高考的洗禮后,人們對步入高校學生的普遍感覺就是自我管理力能明顯欠缺。在生活上,作息時間混亂,宿舍環(huán)境極差;在學習上,精神放松,曠課逃課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大學生雖說是成年人,卻其極少數(shù)可以明白上大學的真正目的,一方面學習文化知識,一方面培養(yǎng)為人處世的道理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另一個角度,學生管理者的角度來看,任課老師統(tǒng)計每節(jié)課的出勤率,考試前組織學生有側重的復習,輔導員老師經常在上課時間去檢查懶惰不愿意上課的學生。平日里,輔導員、各院系和學校都會組織宿舍檢查,對環(huán)境優(yōu)秀的宿舍加以表揚,對環(huán)境較差的宿舍進行點名批評,甚至給予處分。那么問題到底是學校管理不足,還是學生自我管理意識薄弱呢?
作為一個成年人群體,當代大學生理應接受成年人一樣的管理模式,比如,在工作環(huán)境中,領導者只需要對下屬的工作內容和影響工作效率的相關問題進行管理,在高校環(huán)境中,學校應該只需要對學生進行學習上的管理。在西方社會,高校的工作就是對學生進行學術知識的培養(yǎng),再加上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適當放手,使學生能夠更早的步入獨立生活,更早的從個人角度為自己考慮,從而更好的明白為自己學習、生活的道理。那么另一個問題就是,國內高校因為各種原因,并不能做到學生管理等同于學習管理,但是不是能夠從學生日常管理角度放開一些空間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加強自我管理呢?
三、探討利用西方學生管理理念的具體做法
國內高校絕不能完全照搬西方高校的學生管理辦法,甚至不能對具體的某一方法進行直接套用,必須根據(jù)中國大學生的特點,循序漸進的加以利用。通過實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借鑒:
第一,從輔導員單向管理每位學生,到“金字塔”似得學生管理體系。所謂金字塔的特點就是越往頂層構造越小,“金字塔”學生管理體系就是將輔導員作為最高管理者,班級、宿舍干部作為次級管理者,最終分層、定向的對學生加以管理。
比如:開班會是每位輔導員的必修課,以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為例,專職輔導員的工作量為200名學生,班級建制為30名學生左右,每位專職輔導員大約需要管理8個班級。輔導員老師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經常采取多個同專業(yè)班級一起開班會的做法。但是開大型班會的效果并不明顯,學生們經常會躲在后排座位玩手機,甚至是低聲細語。另外,班級內部有班委5名,工作劃分可以到達責任到人,再加上每一宿舍都有宿舍長負責宿舍日常事務,學生管理者并不應該是輔導員老師一個人,而是作為一個團隊,對班級進行管理。
每次班會前,輔導員老師可以召集8個班級共40名,將近1個班級建制的班委對班會內容進行布置,確保在班會前已經分清工作職責,保證后期順利進行。再者,將班會的主體下放給學生,即由班干部主持開展班會,根據(jù)每位班委工作的分工,把輔導員老師布置的工作進行安排。這樣做的優(yōu)點有兩個:一是鍛煉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有側重的先對班級內部一部分同學的管理與自我管理能力進行培養(yǎng)。班干部作為班內風氣的主要帶動者,也是班級內最應該有權威的管理者,必須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通過管理班級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也通過對自我的管理,更加了解每位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從而更好的管理班內同學,帶動他們學生進行自我管理。二是使班干部更加了解輔導員老師的工作性質,感覺到輔導員老師的信任。信任可以讓班干部更有工作的動力,因為他們能感覺到作為管理者的責任,還有當自己工作得到肯定時的樂趣。endprint
這種加以改進的管理模式從班級內部出發(fā),自上而下的進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當然也有需要注意的問題。輔導員老師可以放手學生對自身及班級進行管理,但絕不代表放任自流,必須從嚴管控班干部工作,并及時加以總結,畢竟班干部不可能從上任初始就適應這樣的方法,避免他們在工作遇到不順利時自暴自棄,在工作得到一定成績時驕傲自滿。
第二,轉變師生關系,督促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即輔導員老師既要做到老師的威嚴,又要以成年人的角度對待每位學生,真正做到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在國外高校,老師與學生以名字互稱,除了學術的交流,師生間也有生活中的交集。這樣做最明顯的結果就是拉近了師生關系,不會讓學生有一種老師總是高高在上的感覺,卻又因為老師專業(yè)的權威性,讓學生信服于老師。
輔導員老師的權威和威嚴可以從多個方向實現(xiàn),并不一定像大學前教育一樣以成年人對未成年人的角度給予壓力。目前學生們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原因之一就是無論從學校和輔導員還是學生家長和學生本人,都沒有將學生這個群體真正列入成年人的隊伍,他們的心智是尚需鍛煉,甚至有的時候犯錯誤也是成長歷程中的一部分,如何讓學生能把好消息、壞消息都直接匯報給輔導員老師就需要師生雙方,尤其是輔導員老師在師生關系上做出努力。
比如在家庭中,無論是父母,還是兄弟姐妹,都可以充分讓學生感覺到關愛,這種關愛從另一角度來講就是學生心里存在的一種潛在的威嚴。同樣,輔導員老師也可以通過對學生的關愛,一種成年人對成年人的關愛使學生感覺到威嚴的存在。學生們在此過程中學會對自己負責,同時對輔導員老師心存感激,從某種程度避免了叛逆思想的蔓延,也會在關愛中真正成長起來,最終實現(xiàn)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增強的效果。
這種通過改變師生關系使學生潛移默化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適用于任何年齡段的輔導員,尤其是年紀較小的新任輔導員。因為平日里接觸到的事物都很接近,所以在交流上并沒有障礙,很容易融于到學生中去。但也應該注意一些問題,比如,這種師生關系只是一種管理手段的轉變,并不代表任何學生同任何老師的完全平等,一定要避免某些學生過于放肆地宣揚或者利用與老師關系較近的情況出現(xiàn),真正做到講情講理,同時不失威嚴。
高校學生管理中總是提到學生自我管理的概念,可結果卻差強人意,主要原因就是無法轉變師生各自的角色,認清當代師生的真正關系。無論從日常學生工作,還是師生情感交流方面,放手讓學生多從事班級內部管理事務,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一個成年人,才可以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這樣的成長才是真正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葉珍.發(fā)揮高校學生干部在學生自我管理中的作用[J].管理,2015(1):40-41.
[2]石懷偉.西方高校學生參與管理及對我國高校實驗教學管理的啟示[J].高教論壇,2014-5(2):127-129.
[3]徐靜,趙英.淺析高校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J].傳播經緯,2015(12):284.
作者簡介:
張超逸(1988—),男,漢族,河北省張家口市人,助教,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