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珠琴鄭金土樊樹雷
(1.浙江省寧波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林業(yè)研究所315040;2寧波市林特技術推廣總站)
獼猴桃新品種引進及篩選
劉珠琴1鄭金土2樊樹雷2
(1.浙江省寧波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林業(yè)研究所315040;2寧波市林特技術推廣總站)
獼猴桃屬于獼猴桃科(Actinidiaceae Hutch)獼猴桃屬(ActinidiaLindl)多年生藤本果樹,全世界共發(fā)現獼猴桃種66個,118個種下分類單位(變種、變型),其中我國有62種,種質資源較為豐富。其果實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很高,每100g 果肉中含維生素C80~420mg,比柑橘高5~10倍,被譽為“水果之王”,是我國名特優(yōu)水果之一[1]。由于獼猴桃具有顯著的保健功效,廣受消費者喜愛,尤其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需要這種保健型水果。近年來,國內市場對獼猴桃果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該果品的生產,加上獼猴桃具有投產早、產量高、盛果期長等優(yōu)點,因此,不少山區(qū)農村把獼猴桃作為特色產業(yè)來發(fā)展。本項目針對寧波地區(qū)獼猴桃生產情況,引進獼猴桃新品種,開展相關生物學特性研究,篩選出適合本地種植的櫻桃品種,豐富寧波地區(qū)獼猴桃品種。
表1 獼猴桃物候期觀測
1.1 試驗材料
自2002年開始從四川等地陸續(xù)引進獼猴桃4個品種,并收集寧波地區(qū)野生資源4份,種植于寧海縣試驗基地。對引進品種和收集的野生品種進行物候期和抗逆性觀察與記載,分別于2014年9月和2015年9月分階段從寧?;夭烧鲜銎贩N的獼猴桃成熟果實,每個品種隨機選取3株,稱取單株產量;每個品種隨機選取50個成熟果實,分別放置袋中,帶回實驗室,測定相關品質。
表2 8種獼猴桃外觀品質
1.2 測定方法
單果重測定用電子天平稱量。用游標卡尺測量果實縱橫經。用手持折光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可滴定酸采用酸堿中和法測定[3];維生素C采用2,6-二氯靛酚法測定[3],重復3次,計算平均值。
2.1 物候期觀察
從表1中可以看出,各品種之間萌芽期、展葉期、盛花期相差10~15d,果實成熟期早晚差數較大,最早成熟的品種‘軟棗’(9月15日)與最晚成熟的YM-4(10月6日)差異幅度達到21d左右;所有品種均最遲在3月下旬萌芽,軟棗和YM-2的萌芽時間最早,為3月17日,YM-3的萌芽期最晚,為3月27日;3月底4月初展葉;盛花期集中在5月1日前后,YM-1最晚,5月11日以后才進入。
表3 8種獼猴桃內在品質
2.2果實主要經濟性狀
2.2.1 果實外觀品質
本試驗栽培的8個獼猴桃中,引進的4種獼猴桃除軟棗外,其余均為紅心獼猴桃,另外,4個野生獼猴桃果面均為黃褐色,有毛。這8個獼猴桃的其他外觀品質詳見表2。單果重在70g 以上的有青皮紅香、YM-2、YM-4,其中青皮 紅 香 單 果 重 最 大 為77.28g,單 果 重 在60.0~70.0g 之間的有紅陽和YM-1,紅美和YM-3的單果重在40.0~50.0g,軟棗單果重僅為11.0g左右,但軟棗獼猴桃可以帶皮吃。8個品種的果實縱徑與橫徑接近的有軟棗、YM-2和YM-3,其余縱徑均大于橫徑。從引進的品種果實外觀和大小等方面看,紅陽和青皮紅香較紅美好,由于軟棗可帶皮吃,因此,也可作為發(fā)展對象;從收集的野生品種的果實外觀和大小等方面來看,YM-1和YM-2具有一定的發(fā)展前景。
表4 獼猴桃適應性和抗逆性觀察
2.2.2 果實內在品質
從表3中可以看出,由于軟棗獼猴桃2015年初產,果實較小,未能測其硬度,果實較少,因此無法測定其可滴定酸和Vc含量。YM-1的硬度最低,僅為2.67Pa/cm2,YM-3為4.02Pa/ cm2,其余均在4.50~5.50Pa/cm2之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異顯著,青皮紅香和YM-2最低,分別為7.80%和9.80%,紅美最高,為13.20%,其余均在11.0~12.0之間;可滴定酸差異顯著,除YM-1和YM-4大于1.00%外,其余均低于1.00%,紅陽最小,僅為0.55%;固酸比差異較大,紅陽獼猴桃固酸比最高,為18.29,青皮紅香和YM-1最低,均不到10.00。紅陽獼猴桃Vc含 量 最 高 ,為75.11mg/g,YM-1最 低 ,為24.07mg/g。綜合觀察幾種獼猴桃的內在品質,認為紅陽、YM-2的硬度、固酸比等內在品質較其他品種好。
2.3 適應性和抗逆性表現
從表4中可以看出,引進的品種中除軟棗生長勢較旺以外,其他3個品種均能正常生長,野生種中YM-3和YM-4適應性強,但所有品種均能適于栽培種植。從抗逆性上看,軟棗、YM-2、YM-3和YM-4較耐干旱、低溫和澇害,其他幾個品種在輕微逆境中能正常生長,但時間過長,均表現出生長不良。所有品種中,除軟棗、YM-2和YM-4較抗病蟲害外,其他均表現一般,而且紅肉品種紅陽、青皮紅香、紅美對潰瘍病、葉斑病較敏感,從同一區(qū)域試驗觀察看,軟棗抗病蟲害能力最強。
對引進和收集的8個品種進行了物候期和果實品質等方面的試驗觀察,可以看出,這個8個品種的萌芽期、展葉期和開花期相近,但果實成熟期差異幅度較大,最早的為軟棗獼猴桃,最晚的為YM-4。從8個品種的果實內外在品質比較可以看出,紅陽和YM-2較其他品種果實品質好,可以應用于生產推廣應用;軟棗獼猴桃由于其引種時間較短,現階段結果量有限,無法測定其部分品質,因此,還需進一步觀察,才能確定其是否適應本地區(qū)種植。
[1]金方倫,黎明,韓成敏,等.五個獼猴桃新品種的引進篩選研究[J].北方園,2011,4:12~16
[2]張振銘,張紹鈴,喬勇進,等.不同果袋對碭山酥梨果實品質的影響[J].果樹學報,2006,23(4): 510~514
[3]龍淑珍,何永群.荔枝可滴定酸與維生素C的測定及其相關性[J].廣西農業(yè)科學,2002,4:188~189
10.13906/j.cnki.zjgj.1009-0584.2017.02.511
2017-03-02
寧波市十大產業(yè)提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