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偉
那是發(fā)生在1980年4月的一件往事,主人公是我和我的父親——一位共產(chǎn)黨員、檢察官。當時,我正在上小學五年級。
一天中午放學,肚子嘰里咕嚕地響了起來,我背起書包就往家跑。當我氣喘吁吁地跑到家,媽媽還沒做好飯。走進客廳后,我眼前一亮:桌子上明晃晃地擺著兩瓶白酒和四瓶水果罐頭。
那一刻,我就像一只小饞貓聞到噴香噴香的魚一樣,心里的饞蟲在蠢蠢欲動。要知道,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哪個小孩能抵擋住罐頭的誘惑呢?
我沒問罐頭的來龍去脈,趁父母忙著做飯不注意,扔下書包,從工具箱里翻出螺絲刀就開始研究“作案”。就在我的一雙小手捧起罐頭瓶準備撬開時,一聲“別動,放下”的響亮斷喝嚇得我魂飛魄散。一雙大手一把將罐頭抓走,讓我這次“犯罪”行為變成了“未遂”。
我深知偷吃罐頭的嚴重性,像霜打的茄子一樣等待著父親的懲罰。沒想到,父親走到我的面前說:“給你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如果你把這件事辦好了,就算你戴罪立功?!?/p>
聽了這話,我急忙問是什么任務。爸爸用手指了指桌上的罐頭和酒,嚴肅地對我說:“兒子,我告訴你,這些東西都是‘糖衣炮彈——那酒就像兩個手榴彈,那罐頭就像四顆地雷。如果把它們碰響了,那咱們這個家也就完了!”
說罷,父親叫我拎著“手榴彈”和“地雷”,送還給它們的主人——隔壁小麗的母親。
看著我疑惑的神情,父親講述了罐頭和酒的來龍去脈。原來,當時擔任檢察院經(jīng)濟科檢察員的父親正在負責偵辦小麗母親——一個百貨站會計的貪污案。為了尋求庇護,小麗母親趁我父親不在家的時候,拎了這些東西來到我家。她原以為我父親會看在鄰里的面子和這些好處的分兒上“放她一馬”,卻沒想到打錯了算盤。
聽完父親的說明,我拎著沉重的“糖衣炮彈”出門了。說實話,我多想這些“糖衣炮彈”在我嘴里、胃里接二連三地“爆炸”啊。但一想到父親嚴肅的表情以及對我叮囑的那番話,我毅然決定把東西退還給小麗家。
完成父親交給我的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后,我像英雄一樣凱旋。父親表揚了我“立功贖罪”的行為,并將一個通紅通紅的大蘋果塞到我的手里作為獎勵。那是我第一次吃那么大、那么甜、那么香、那么脆的蘋果。
如今,父親已經(jīng)過世多年,但少年時代經(jīng)歷過的那些往事卻對我的人生產(chǎn)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多年來,正是在父親的教誨下,我從一名無知少年成長為一名區(qū)委組織部的科級干部,并被大興安嶺地委表彰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
37年過去了,每當想起父親獎勵我的那個蘋果,我的嘴里、心里還散發(fā)著淡淡甜甜的余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