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藍濤
高校后勤市場化主要是指高校后勤管理部門將自身的生產、經營、服務和管理活動引入市場競爭,通過市場調節(jié)作用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高校后勤社會改革其主要表現為后勤市場化,縱觀全國各地高校后勤改革現狀,可以說成效顯著。然而,我們在看到取得成就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伴隨著高校后勤市場化的發(fā)展而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后勤服務被少數團體壟斷、后勤收費大幅度上漲、高校后勤產權關系不明析現象。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高校后勤市場化產生的歷史背景、探究我國高校后勤市場化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詣在更好的完善我國高校后勤工作。
高校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政府的財政大力支持,但是政府每年給予院校的資金是有限的,僅僅夠維持高校日常教學和基本科研經費。當然,除了政府財政撥款,高校收取學生學費也是高校收入來源之一,然而教育本來就具有很濃厚的公共產品屬性,依靠征收學生學費補充滿足辦學資源的需求這與高等教育的辦學宗旨是背道而馳的。公立高校資源的稀缺性,與高校資金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這一矛盾逐漸成為高等教育進一步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問題。綜合考量,通過引入市場多元主體進駐高校后勤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一方面它激活了原有的后勤機構,另一方面利用社會資金興辦高校后勤。
1 高校后勤市場化的歷史背景
高校后勤管理是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高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基礎和保障。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發(fā)展速度比較緩慢,早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就出現了長期停滯不前的局面,后勤管理工作在這樣的一個時期也是主要由高校自己包辦,自己經營。直到改革開放初期。隨著高等教育的急速發(fā)展,高校出現了擴招現象,而以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高校包辦后勤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現行的高校發(fā)展的需要,從而造成后勤資源的短缺,服務水平較低以及管理效率不高的問題。
2 高校后勤市場化的現狀
當前,從我國高校后勤市場化發(fā)展程度來看,我國高校己基本擺脫了過去政府管控下的壟斷經營方式,市場競爭觀念大大增強,市場機制正逐步走向成熟。[2]高校后勤發(fā)展模式主要是以原有后勤服務部門為主,將原來為高校教學科研及師生服務的部門和人員進行優(yōu)化整合,進而與高校的行政管理職能相分離,構建新的具有企業(yè)化管理性質的后勤集團或后勤服務中心,這樣的后勤服務實體必須得到高校的直接授權才能行使為管理高校后勤服務的職能。
3 高校后勤市場化存在的問題
高校后勤市場化創(chuàng)造了一個大的競爭環(huán)境,增強了后勤管理的靈活性,同時也促進了高校后勤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的提高。事實證明高校后勤引入社會多元主體參與到后勤管理中來可以說是解決當前由于高校擴招后帶來的后勤資源短缺以及管理低效有效手段,可是,我們在看到市場化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也必須看到由此而產生的一些不可回避的問題。
3.1 高校后勤實體壟斷校園市場
高校后勤市場化吸引了大量社會元素進駐校園市場,各類主體相互競爭,而競爭的結果就會是大的實體兼并小的實體,最終形成自由壟斷。通過自由競爭形成的壟斷組成勢力非常強大,在高校內部可以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和決策權,甚至是得到更多來自高校的政策性優(yōu)惠。為了改變高校后勤被部分社會主體所壟斷的局面,國內一些高校開始了一些創(chuàng)新試點工作,即在地方政府的主導下建立起了校際間的集團型后勤模式,這種集團化盡管在一定程度下形成高校主體與高校后勤的局面,同時它也不可避免的帶有一定的壟斷性。
3.2 高校后勤收費明顯上漲
企業(yè)是以營利為唯一目的的市場經營主體,追逐利益是企業(yè)的本質,也是其長期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近年來,在高校后勤市場化改革的推動下,許多社會企業(yè)進駐高校后勤市場,承辦了許多高校后勤服務業(yè)務。一些高校招商引資,比如高校食堂,學生宿舍,后勤辦公場所等等,而企業(yè)為了收回成本,這些費用會轉嫁到廣大教職工和學生身上??傮w來說,高校學生宿舍環(huán)境相比以前的確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高額的住宿費對于一些普通家庭的學生特別是貧困家庭來說實在不堪重負。
3.3 高校后勤產權關系不明確
盡管高校后勤引入市場競爭,一些實體組織進入校園市場,承辦了各類后勤服務,可是由于當前我國高校后勤管理體制的問題,絕大多數的后勤實體并沒有登記注冊成為真正的企業(yè)法人。正因為如此,這些后勤實體無論其是自建還是承包下來的基礎設施原則上都是屬于高校的資產,后勤實體對其不具有所有權,而僅僅具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權和經營權,這樣就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企業(yè)化管理。
4 完善高校后勤市場化的對策和建議
4.1 培養(yǎng)行政后勤企業(yè)與社會企業(yè)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
市場經濟的特色在于競爭,有競爭才會有活力,才會產生更高的效益和品質。高校后勤要真正實現 “非內部化”,必須創(chuàng)造出使得校內外企業(yè)具有公平競爭的良好環(huán)境氛圍,校內后勤企業(yè)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條件下才可能實現。[3]我們強調高校后勤社會化并不是完全的否定原有的行政后勤,而是在原有的體制基礎上通過引入一些社會企業(yè)承擔起高校的后勤服務,讓高校行政后勤和社會后勤平等競爭。
4.2 平衡經濟利益與社會效應的關系
高校后勤服務從本質上來具有濃厚的公共產品性質,雖然我們提倡高校后勤市場化,但我們同時也應該抵制社會企業(yè)為了獲取暴利而隨意漲價的行為。高校和政府應切實保障高校后勤公益性的基本準線,絕不動搖,在扶持社會企業(yè)承擔后勤服務工作同時要理性考慮價格、服務質量與師生經濟承受能力這些因素。
4.3 明細產權關系
對于企業(yè)而言,產權關系尤為重要,它是其實長遠發(fā)展的根基之所在。近年來我國很多地方高校后勤市場化試點取得了不錯成效,然而產權關系模糊不清是這些成就背后的一個缺憾。目前,很多后勤企業(yè)得到高校授權后興建建基礎設施,然而這些工程項目竣工后產權如何界定,是屬于高校還是屬于后勤企業(yè),這是一個必須需要明確的問題。筆者認為,這樣的做法并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挫傷后勤企業(yè)經營的積極性,只有使資產歸真正的所有者才能充分調動企業(yè)各方面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青蘋果·高一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