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瑋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文星幼兒園
在幼兒園,幼兒之間經常會發(fā)生沖突,我們來看幾個案例。
案例一:
陽陽和翔翔在建筑區(qū)里搭房子,陽陽需要一個圓柱形的積木做柱子,他在積木筐里翻了一遍也沒有找到,看到翔翔散放著好幾個圓柱形的積木,就動手拿了一個,翔翔不同意,于是就爭搶了起來。
案例二:
幼兒在盥洗室洗手,婷婷的腳被龍龍踩了一下,婷婷“哎呦”了一聲,說了一句:“好疼呀。”龍龍仍然自顧自地洗手,婷婷也不示弱,馬上用力推了一下龍龍。兩人隨即吵了起來。
案例三:
幼兒在操場上自由活動,豪豪從冰冰的手里一把搶過“尾巴”,跑開來去玩了。冰冰一邊追,一邊喊:“把‘尾巴還給我?!钡且恢倍甲凡簧稀_@時冰冰的好朋友淵淵看見了剛才發(fā)生的一幕,他連忙跑去追豪豪,一把抓住豪豪,兩人開始爭搶“尾巴”。冰冰見狀,急忙跑來尋求老師的幫助。
沖突是普遍存在于幼兒同伴交往過程中的互動行為,沖突是幼兒的交往中不可避免發(fā)生的,是幼兒原有認知水平走向新的發(fā)展水平的過程,同時沖突也是幼兒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造就了幼兒的發(fā)展機會。所以幼兒的沖突看起來在幼兒的發(fā)展過程中具有合理性必要性。那么如何對待幼兒之間的沖突呢?
一、前期預防——運用多種方式,減少沖突的發(fā)生
1.鼓勵幼兒學習向別人提出要求,表達自己的愿望
孩子們之間發(fā)生沖突,有時是因為不會向別人提出要求或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愿望所造成的。如案例一中的沖突,是陽陽和翔翔爭奪玩具所引發(fā)的。陽陽需要一個圓柱形的積木,當找遍積木筐都沒有時,陽陽就想到了向翔翔“要”一個。但是陽陽沒有用語言向翔翔表達自己的愿望,而是直接動手“搶”了一個,這必然會激起翔翔的不滿,造成了沖突。如果陽陽對翔翔說:“翔翔,我需要一個圓柱形的積木做柱子,你有好多個圓柱形,能不能給我一個?”翔翔或許會很慷慨地答應陽陽的請求,沖突也就避免了。
2.引導幼兒及時向別人道歉
平時,我們要對幼兒進行一些必需和必要的禮貌教育。教育幼兒當自己不小心侵犯了別人的利益時,要及時說:“對不起”,而受到侵害的另一方也要學會寬容,不能斤斤計較,說一句:“沒關系”。然后雙方相視一笑,沖突也隨之消失了。如案例二中的沖突,是婷婷認為龍龍的行為造成了自己的痛苦而引發(fā)的。當聽到婷婷的“哎呦”聲及“好疼呀”的聲音后,龍龍沒有任何的表示,婷婷自然也就不會忍氣吞聲、善罷甘休了。如果龍龍能及時地向婷婷道個歉,說聲“對不起”,或許婷婷的“氣”也就慢慢散了,大家還是能夠和睦相處的。
3.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幼兒學會分享
教師平時按照主題開展教學活動以外,有必要有意識地設計了一些教育活動,引導幼兒學會分享,如玩具大家一起玩、輪流玩等。如:動畫片《巧虎》中“玩具輪流玩”的故事,幼兒觀看以后,教師再引導幼兒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幼兒就會建立起玩具要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識,懂得同伴要一起玩、輪流玩的道理。如案例三中的二次沖突,是淵淵出于同情和正義感,為好朋友打抱不平所產生的。如果豪豪不搶冰冰的“尾巴”,而是和冰冰商量大家一起玩,他們之間也就不會發(fā)生沖突。如果淵淵能理智一點,不使用搶回玩具的方式來幫助冰冰,而是作為一個解決沖突的第三者,號召豪豪和冰冰一起玩,淵淵和豪豪之間的沖突也就不存在了。
二、中期調解——采用合理措施,有效解決沖突
1.教師退后一步,由幼兒自己處理
當幼兒之間發(fā)生沖突時,教師應信任幼兒自己有能力處理好。教師可以不動聲色地觀察他們的言行,或從側面了解他們發(fā)生沖突的原因。不要急于介入和干預,要試著讓幼兒自己去解決矛盾。
如案例一中,陽陽需要一個圓柱形的積木,但是他發(fā)現(xiàn)積木筐里沒有了,而翔翔有幾個散放著不用,于是他搶了一個,結果又被翔翔搶了回去,陽陽只能作罷。兩人又各自搭起了房子。過了一會,陽陽還是覺得自己真的需要一個圓柱形的積木。這次,陽陽拿了一個長條積木,跟翔翔說:“我們換一塊積木吧,我要圓的積木做柱子,我把長的給你,你可以搭座橋?!毕柘柘肓艘幌拢廊煌饬?。
2.教師用語言提示,間接介入
雖然有些幼兒具備了解決一些事情的能力,但當幼兒間發(fā)生沖突,自己解決不了時,教師就可以采用間接介入的方式,幫助幼兒正確對待沖突。
如案例二中,婷婷和龍龍吵了起來。我聽到了他們的吵架聲,但是我并沒有單純地禁止他們,對他們說:“不許吵架?!倍菍λ麄冋f:“閉上眼睛,心里數(shù)到5,然后睜開眼睛。”讓他們先平靜下來,然后讓他們說說各自的理由,最后讓他們兩個互換角色想一想,“如果你是對方,你碰到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做?”從中引導幼兒理解雙方,懂得與同伴交往不能只顧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明白在同伴交往時應該怎樣照顧他人的利益和需要。最終,龍龍對婷婷說:“我剛才踩了你的腳,對不起?!辨面靡矊堼堈f:“我剛才推了你,對不起?!?/p>
3.教師參與其中,直接介入
當幼兒間發(fā)生沖突,幼兒自己解決不了而又有可能導致局面惡化,或幼兒間發(fā)生較大問題的沖突,且幼兒要求教師介入,教師就需要直接介入,解決沖突。如案例三中,冰冰的“尾巴”被豪豪搶走了,冰冰試圖想要回來,但是沒有成功。這時冰冰的好朋友淵淵來幫忙了,進而演變成淵淵和豪豪之間的沖突。但是他們兩個爭執(zhí)不下,冰冰于是想到了老師。這個案例比較復雜,我選擇了直接介入。由于我的直接介入,豪豪道歉,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冰冰要回了自己的“尾巴”,并且同意和豪豪一個追,一個跑,“尾巴”大家輪流玩;淵淵也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和豪豪握手言和。我的直接介入,有效地解決了冰冰、豪豪、淵淵三者之間的沖突。
我們在正面教育幼兒學習謙讓、分享等良好品質以外,還可以在班中開展一些評比活動,如“分享好寶寶”、“謙讓乖寶寶”,激發(fā)幼兒時刻保持這些良好的品質和行為習慣,大家互相學習,互相督促,逐漸鞏固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品質和行為習慣,讓幼兒在集體中享受與同伴友好相處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