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銀花
福建省三明市第十中學附屬小學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體驗?!彼^體驗學習,就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主體參與數學全過程,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意義。由于我們的教育對象大多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往往生活經驗貧乏,而這種生活經驗又是引起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實踐,多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具體形象的問題情境,來填補學生經驗不足,從而促進學生的體驗學習獲得成功。引導學生體驗學習的途徑有多種,我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開展。
一、凸現生活情境,把學生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研究的對象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歷息息相關?!稊祵W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知知識出發(fā),將教學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背景中,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感受數學的作用?!痹跀祵W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而且有必要地還原數學知識的生活背景,把書本上的知識放在生活中來學,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變末知為已知,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我在教學“長方形的認識”時講述道:“老師辦公室一個櫥窗的一塊玻璃不小心被碰裂了,裂成兩部分(如圖(1)所示)”,如果要照原樣配一塊,要不要兩塊都有帶去?
在生活中有的學生曾經碰到過類似的問題,但我們從沒有仔細考慮過。這時候他們的思緒被激活了,情感被充分調動起來。有的學生說必須帶兩塊,有的學生說帶一塊,有的學生則說帶第二塊。此時我給出圖(2)并問:“這樣能恢復到與圖(1)一樣的形狀嗎?”不行?!澳敲磶У诙K呢?”有的學生裝已能作出圖(3)。這時,我趁勢引導,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們觀察,得出長方形的基本要素是:對邊相等,四個直角。這時學生恍然大悟,帶第二塊實際上具備了長方形的幾個要素,等于帶走了完整的玻璃。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既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又立足于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激情達到了高潮。學生裝通過參與實踐式數學情境,自然而然認識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增強對數學的親切感,某種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裝應用數學的意識。
二、培養(yǎng)探究能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體驗“再創(chuàng)造”
國際上著名的數學教育權威弗賴登塔爾指出:“將近數學作為一種活動進行解釋與分析,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教學方法,稱之為再創(chuàng)造方法?!辈娬{:“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實行再創(chuàng)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將近要學的東西自己去實現或創(chuàng)造出來。”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世界中,這種需要量更為強烈?!彼栽诮虒W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知識的“再發(fā)現、再創(chuàng)造”,而不是讓學生單純地模仿前人的研究過程,更不能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
例如教學“3的倍數的特征”一課時,當我寫出一個數學“4163”,問學生是3的倍數學嗎?有的學生想都有不想就說是,有的學生埋頭算了半天才回答不是。說是的同學理由是這個數的個位是“3”,這是他們根據上節(jié)課所學的判斷2、5的倍數的特征的方法來判斷的,這顯然不對,而說不是的同學是通過把4163除以3不能被整除而得出來的,這方法是對的,但不能像判斷2、5的倍數學那樣很快就判斷出來。這時我上學生出一些大數字讓老師來判斷。學生所出的一些大數字老師很快就說出了正確的答案,于是學生萌發(fā)出需要探索解決問題的愿望。接下來就是激勵學生自已探索體驗,找出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這時引導學生利用數位順序表擺數字或用計數器撥數字去探尋從而得到3的倍數的特征。通過創(chuàng)設這種情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體驗,并在已有知識經驗支持下,能動地探索知識,實現數學的再創(chuàng)造。
三、優(yōu)化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他們主動求知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全過程,來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因此教師要努力地將近數學教學,尤其是不易物化的應用題教學、計算教學,設計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做”的過程,動口、動腦、動手,積累豐富的直接經驗,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形成過程。
例如教學“20以內退位減法”中,我這樣設計:上課一開始,就出示算式“17-8=”,并讓學生根據算式編題,接著我拿出一個內裝10個小球的盒子,外加7個小球,讓學生當小顧客來表演買走8個小球。一個學生上來后就打開盒子,我馬上問:“你為什么要打開盒子?”這個學生回答到:“外面的7個小球不夠拿,我想從盒子里再拿來一個小球?!彼贸鲆粋€小球與外面7個小球放在一起,可是無法用兩只手拿走。這時下面有位學生叫到,他有辦法將小球拿走。我并讓她來表演。她上來也是先打開盒子,我并問:“你又是為什么要打開盒子呢?”她說:“我先從盒子里的10個球中拿出兩個,這樣盒子里就剩2個球,我就可以連同盒子一起把8個小球拿走了?!蓖ㄟ^這樣親身體驗之后,接下來讓同學們說“17-8=”怎么算時,學生就顯得輕而易舉了。人人從編題到模擬實踐活動,悟出了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親歷了探究發(fā)現的過程,在輕松愉快的操作活動中掌握了教材上抽象的知識,而且,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后獲得的體驗是無比深刻的??梢姡處熞朴谟脤嵺`的眼光處理教材,力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物質化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數學的快樂。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為學生營造熟悉的情境,讓學生從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再用學得的數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就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識欲望,學生的學習就能得到情感體驗,就能在體驗中思考,在體驗中創(chuàng)新,在體驗中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