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西北紅軍的組建與各部沿革

2017-07-28 10:23張化民楊建邦馬凱
延安文學 2017年4期
關鍵詞:警備政委騎兵

張化民 楊建邦 馬凱

今年是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及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也是清澗起義90周年和紅26軍及前身紅軍陜甘游擊隊、紅27軍前身紅軍延川游擊隊創(chuàng)建85周年。西北根據(jù)地“是由謝子長、劉志丹等領導的紅26軍和紅27軍經(jīng)過多年艱苦戰(zhàn)斗創(chuàng)建的?!敝醒爰t軍長征到陜北以后又先后由西北的紅軍游擊隊組建了紅28軍、29軍、30軍及獨立第1、2師和陜甘寧獨立師。西北紅軍的各部,在戰(zhàn)爭年代,為共和國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在和平建設年代,是共和國的鋼鐵柱石,保衛(wèi)著祖國的和平發(fā)展。一、西北紅軍的組建1927年10月12日的清澗起義和1928年5月的渭華起義,開始了西北共產黨領導下的武裝斗爭,以謝子長、劉志丹為代表的西北共產黨人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探索在西北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道路。1931年5月初,根據(jù)中共北方局的指示,在山西特委(書記劉天章)的領導下,從軍閥高桂滋部調來具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楊重遠、拓克寬、吳岱峰、周維仁、李成蘭、胡廷俊、陳玉清、白樹梅、田有莘、曹鴻北等二十余位地下黨員;從太原兵工廠調來尹子安、安世仁、安茂林、馬佩勛等十余位地下黨員;陜北特委謝子長派閻紅彥、白錫林、董金支、王俊杰、李素云、胡廷壁、張免枝、李發(fā)榮、杜鴻亮、張琪、寇世仁、張繼忠、李秉彥等十余位地下黨員到山西,于1931年5月上旬,在山西隰縣辛莊(現(xiàn)屬交口縣)組建了我國西北地區(qū)第一支紅軍部隊:中國工農紅軍晉西游擊隊第一大隊(簡稱晉西游擊隊)。大隊長拓克寬,政委黃子文(北方局派),副大隊長閻紅彥、吳岱峰,總支書記楊重遠。1932年1月初,劉志丹領導的南梁地方武裝和閻紅彥、楊重遠、吳岱峰領導的晉西游擊隊及其收編的商販武裝陜北支隊,在甘肅正寧縣柴橋子村改編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軍,總指揮謝子長,副總指揮劉志丹,參謀長楊重遠。1932年2月12日,在正寧縣三嘉塬細嘴子村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總指揮謝子長(后劉志丹、閻紅彥、謝子長),政委李杰夫兼隊委會書記(后李艮),參謀長楊重遠。12月24日,在宜君縣轉角鎮(zhèn),陜甘游擊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26軍第2團,軍政委兼第2團政委杜衡,團長王世泰,參謀長鄭毅(后劉志丹)。1933年11月8日,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26軍第42師,師長王泰吉(后劉志丹、楊森),政委高崗(后楊森、高崗、謝子長、張秀山),參謀長劉志丹,政治部主任黃子文。在中共陜西省委、陜甘邊特委、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領導下,紅軍陜甘游擊隊及紅26軍,經(jīng)過寺村塬、照金、南梁三個階段,創(chuàng)建了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到1935年9月,紅26軍發(fā)展到近3000人,游擊隊1000余人。1932年3月12日,共產黨員劉善忠、共青團員高朗亭等4人,奪取民團步槍6支,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延川游擊隊。后先后更名為西北先鋒隊紅1支隊、中國工農紅軍陜北9支隊、陜北1支隊,隊長劉善忠(后高朗亭、強世卿、白德勝、李勝堂等),政委高朗亭(后楊重遠、李成榮、魏武、任志貞、劉清山、賀晉年等),在中共陜北特委領導下,開始了陜北的游擊戰(zhàn)爭。1934年初,西北軍事特派員謝子長回到西北,推動西北革命形勢迅猛發(fā)展。1934年7月8日,在安定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陜北游擊隊總指揮部,總指揮謝子長(后賀晉年),政委郭洪濤,參謀長賀晉年。1934年9月,撤銷陜北游擊隊總指揮部,把第1、2、3支隊組建為陜北紅軍獨立師第1、2、3團。1935年1月,陜北紅軍第1、2、3團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27軍84師,師長楊琪(后賀晉年),政委張達志。在中共陜北特委、謝子長、郭洪濤、馬文瑞、馬明方等領導下,紅27軍和陜北各游擊支隊創(chuàng)建了陜北革命根據(jù)地(包括神府革命根據(jù)地)。到1935年9月,紅27軍發(fā)展到2700余人,游擊支隊25個4000余人,赤衛(wèi)隊20000余人,共產黨員20000余人。1935年2月,陜甘邊根據(jù)地和陜北根據(jù)地一起形成西北根據(jù)地,成為土地革命時期我黨碩果僅存的唯一根據(jù)地、各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及抗日戰(zhàn)爭的出發(fā)點。1935年9月18日,長征到陜北的紅25軍與西北紅26、27軍合編,成立紅15軍團。軍團長徐海東,政委程子華,副軍團長兼參謀長劉志丹,政治部主任高崗。紅26軍改編為第78師,師長楊森(后田守堯、韓先楚),政委張明先(后張達志、崔田民)。紅27軍改編為第81師,師長賀晉年,政委張達志(后張明先、李宗貴)。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11月,紅78師隨同紅15軍團編入紅1軍團,紅81師歸總部直接指揮。1935年12月以后,中央先后把陜北省的游擊隊整編為紅28軍,軍長劉志丹(后宋時輪),政治委員宋任窮,下轄第1團(由綏德、吳堡戰(zhàn)斗團編成)、第2團(由米西游擊師編成)、第3團(由清澗紅4團編成),共1200余人。不久,又成立了第5團。陜甘省中宜、延安、宜川、富縣獨立營和韓(城)郃(陽)游擊隊整編為紅29軍,軍長肖勁光(后謝嵩、李仲英),政委朱理治(后甘渭漢)。陜北紅軍獨立團與陜北黃河沿岸的幾個縣獨立營整編為紅30軍,軍長閻紅彥,政治委員蔡樹藩。關中特區(qū)的游擊隊整編為獨立第1師,師長白志文,政治委員李宗貴。神府特區(qū)的紅27軍84師第3團擴編為獨立第2師,師長王兆相,政委張秀山。29軍一部及曲子、環(huán)縣、豫旺(后改定環(huán))、豫海、赤安、固北、安邊、定邊、鹽池等地方武裝成立陜甘寧省軍事部及陜甘寧獨立師,軍事部長肖勁光(后王世泰),獨立師師長姚喆,政治委員黎林。1936年12月15日,紅81師恢復為紅27軍,軍長賀晉年,政委王平??箲?zhàn)爆發(fā)后,紅78師(原26軍)、28軍、獨立第2師1、2團和15軍團騎兵團分別編入八路軍115師、120師和129師,東渡黃河到敵后方抗戰(zhàn);紅27、29、30軍及獨立第1師、第2師3團、陜甘寧獨立師等其它部隊則編入八路軍留守兵團,保衛(wèi)黨中央和陜甘寧邊區(qū)。二、西北紅軍各部沿革在長期的戰(zhàn)爭歲月及建國后,部隊多次打亂原編制進行重新組建,現(xiàn)在很多部隊已經(jīng)很難找到去向了。能夠查到的西北紅軍的傳承部隊有以下幾支:1、從紅78師到39軍116師、117師1937年8月,在陜西三原,紅15軍團改編為八路軍115師344旅,紅78師分編為第687團第2營和第688團第2營。平型關戰(zhàn)斗中,687團2營首先沖下峽谷隘口附近公路,切斷公路,率先攻入公路,截斷日軍退路,并且打退了數(shù)倍于己的靈丘增援之敵,對圍殲敵人起到了重大作用,引起115師師長林彪和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的注意。12月,根據(jù)十八集團軍總指揮部命令,以原紅78師的人員組建689團,團長韓先楚,政委崔田民(一個連仍在688團)。1940年6月,689團改稱八路軍4旅9團。1941年“皖南事變”后,4旅9團奉命改編為新四軍10旅29團。1942年底,10旅兼淮海軍分區(qū),29團全部地方化,與淮海區(qū)地方武裝組成了10旅兼淮海軍分區(qū)的4個支隊。1945年4月,10旅第2、3支隊組建新四軍獨立旅(其中有原紅26軍3個連)。1945年8月10旅免兼淮海軍分區(qū),恢復10旅建制。8年抗戰(zhàn)中,由紅78師改編的部隊轉戰(zhàn)于華北、華中、華東大地,參與了晉察冀、冀魯豫、蘇北抗日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建立了不朽的功績。新四軍第3師第10旅(原紅15軍團)殲敵日偽軍3萬余人,從1937年8月三原改編時的兩個團6200余人,發(fā)展到9000余人,向師(縱隊)及上級單位先后輸送2萬余訓練有素的指戰(zhàn)員。新四軍獨立旅殲敵日偽軍萬余人,部隊也由三原改編時的4個紅軍連隊(3個紅78師連隊)發(fā)展成為一支有6000余人的主力部隊。1945年10月,10旅、獨立旅在新四軍第3師編成內進軍東北。1945年11月改稱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3師第10旅、獨立旅。1946年1月改稱東北民主聯(lián)軍第3師10旅、獨立旅。同年9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lián)軍第2縱隊第5師、第6師。19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zhàn)軍第2縱隊第5師、第6師。5師是“東北解放軍12個縱隊36個師中表現(xiàn)和成績最突出的,最有朝氣的1個師,突擊力最強,進步快,戰(zhàn)斗經(jīng)驗豐富,攻防兼?zhèn)洌苊痛蛎蜎_猛追三猛著稱,善于運動野戰(zhàn),攻擊力亦很強,為東北頭等主力師”;6師“歷史較短,老骨干少,戰(zhàn)斗作風穩(wěn),吃苦耐勞精神很好,善于防守”。1948年11月11日,東北野戰(zhàn)軍第2縱隊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第5師和第6師分別改稱116師和117師。在解放戰(zhàn)爭中,參加了三下江南、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遼沈、平津、廣西戰(zhàn)役等。四年的解放戰(zhàn)爭中,116師作戰(zhàn)數(shù)百次,殲敵8.6萬人,涌現(xiàn)出全國著名的舍身炸碉堡英雄梁士英。117師作戰(zhàn)200多次,殲敵6.1萬人。1950年10月,39軍改稱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9軍入朝參戰(zhàn),參加第一至第五次戰(zhàn)役??姑涝脑粕綉?zhàn)斗是116師的經(jīng)典之作,重創(chuàng)美開國元勛師騎1師,開創(chuàng)了中美現(xiàn)代陸軍首次交鋒的勝利。第116師于1950年12月4日和1951年1月5日先后解放平壤、漢城。116師共參加大小戰(zhàn)斗285次,斃傷敵1.0436萬人(美軍5521人,偽軍3770人,英軍694人,加軍451人),俘敵642人,繳獲飛機4架,擊毀擊傷敵機94架,收繳和擊毀擊傷敵坦克106輛、汽車295輛。117師在橫城戰(zhàn)斗中殲滅美2師9團兩個步兵營、—個榴撣炮營和韓8師近兩個團,斃傷敵850余人,俘敵2500余人,其中美軍800余人,創(chuàng)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一個師在一次戰(zhàn)斗中俘敵最多的戰(zhàn)例。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117師共作戰(zhàn)200余次,殲敵1.6萬余。116師和117師分別于1953年4月和7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16師、第117師番號。1961年1月,116師被確認為全軍首批十大戰(zhàn)備值班師之一。1984年4月改編為機械化步兵師,1985年9月改番號為陸軍第39集團軍機械化步兵第116師,為我軍主力王牌師,全軍重點建設部隊?,F(xiàn)轄第346團、347團(原紅78師)、炮兵團、高炮團和裝甲團。117師1984年4月改編為乙種摩托化師。1985年9月改番號為陸軍第39集團軍步兵第117師,執(zhí)行北方乙種摩托化步兵師編制。1989年6月117師349團執(zhí)行特種警備團編制。1996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第117師,現(xiàn)轄武警第349(有3個紅軍連源于紅26軍)、350、351、700團。2、從延川游擊隊到“紅軍師”——11師1937年8月,陜甘寧軍事部改編為陜甘寧邊區(qū)保安司令部;紅27軍、獨立第1師改編為120師輜重營、炮兵營、特務營;紅29軍、陜甘寧獨立師合編為129師特務營、工兵營。10月,120師輜重營、炮兵營、特務營、129師特務營、工兵營又改編為陜甘寧留守兵團警備第1、第2、第5、第7團。1942年底,陜甘寧邊區(qū)保安司令部改編為警備第3旅旅部,下轄警備第7團、第8團、第9團(由原警備第1團、第5團和邊保第2團、第4團編成);385旅下轄警備第4、第5團(由原警備第2、第7團改稱)和770團。兩旅同時分兼三邊、隴東軍分區(qū)。1944年11月7日,770團(欠第3營)開赴抗日前線,脫離385旅建制(3營編入5團,770團主力后為中原1縱2旅5團)。1945年6月,兩旅又抽調600余名干部開赴冀、熱、遼地區(qū)??谷諔?zhàn)爭中,兩旅一直守衛(wèi)在陜甘寧邊區(qū),參加了黃河河防、剿匪和大生產運動,涌現(xiàn)出強全義、張治國、郝樹才等邊區(qū)勞模,完成了保衛(wèi)黨中央、保衛(wèi)毛主席、保衛(wèi)陜甘寧邊區(qū)的光榮任務。1946年4月,385旅和警備第3旅合編為警備第3旅,下轄第5團、第7團、第8團(由原警備第4團、第5團、第7團、第8團、第9團改編)。1947年9月21日,警備第3旅編入西北野戰(zhàn)軍第4縱隊。1949年2月,警備第3旅改編為第一野戰(zhàn)第4軍第11師,原轄各團依序改稱為步兵第31團、第32團、第33團。在解放戰(zhàn)爭中,步兵第11師轉戰(zhàn)陜甘寧三省區(qū),參加主要戰(zhàn)役戰(zhàn)斗82次,殲敵36000多名。蘭州戰(zhàn)役,老31團基本全團打光,團長王學禮犧牲。涌現(xiàn)出全國戰(zhàn)斗英雄馬宜生、田占德、丁興發(fā)、吳德仁等英模。30團榮獲第一野戰(zhàn)軍“長攻善守英雄團”和第2兵團“能攻能守英雄團”稱號。31團榮獲第一野戰(zhàn)軍“真正頑強英雄團”和第2兵團“勇猛頑強英雄團”的稱號。全國解放后,1952年6月,4軍撤銷,11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1師,撤銷33團建制,將軍炮兵團、10師30團和29團3個營編入11師。師轄30、31、32和炮兵團。1956年至1958年,11師南下甘南平叛,殲敵22000多名。1959年3月,11師奉命緊急進軍西藏,參加平息西藏叛亂,殲叛匪1萬7千多名,受到了三總部的多次通報表揚。1962年10月,對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11師部隊經(jīng)過七天五夜強行軍抄敵后路。給所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王牌部隊”印軍第4師以殲滅性打擊,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評價:“古今中外誰都怕抄后路,這次還擊戰(zhàn),主要是11師跑到它后面去了?!?967年,11師31團在亞東中錫邊境地區(qū),英勇反擊了印軍武裝入侵,保衛(wèi)了祖國的領土。1985年,11師擴編為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由原轄4個團擴大建制為6個團(步兵31團、32團、33團,炮兵團、高射炮兵團、坦克團)。1988年12月7日,蘭州軍區(qū)黨委作出決定,確認步兵11師為“紅軍師”。步兵11師由延川游擊隊的4個人6支槍成長為“紅軍師”。2014年4月29日,習近平主席在參觀11師師史館時,叮囑部隊領導,要把“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3、從神府特務隊到紅軍鐵甲旅1933年10月8日,中共陜北特委委員馬文瑞和中共神木南鄉(xiāng)區(qū)委書記賈懷光,在神木溫家川組建成立了僅有7名隊員、4支槍的神府特務隊,隊長李成蘭,政委王兆相。11月,改編為陜北紅軍游擊第3支隊。1934年9月,改編為陜北紅軍獨立第3團。1935年1月,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27軍84師第3團。1936年8月,擴編為中國抗日人民紅軍獨立第1師,師長王兆相,政委張秀山,后改為獨立第2師。神府紅軍創(chuàng)立了神府蘇區(qū)??箲?zhàn)時期,1937年7月,獨立第2師改編為八路軍120師工兵營,近2000人。10月,改編為八路軍120師警備6團,團長王兆相,政委張達志。1、2營開赴晉西北,對日作戰(zhàn);3營留守陜甘寧邊區(qū)。1940年5月,開赴晉西北的警6團改編為120師獨立第2旅第6團。1940年11月,晉西北軍區(qū)成立,120師獨2旅兼任晉西北軍區(qū)第2軍分區(qū),第6團改番號為第9團。1942年9月改稱第120師獨2旅兼晉綏2分區(qū)9團。1945年4月,調入晉綏軍區(qū)塞北軍分區(qū)第9團。轉戰(zhàn)于晉綏塞北,為創(chuàng)建晉西北抗日根據(jù)地做出了重要貢獻。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6年12月,改編為晉綏野戰(zhàn)軍獨立第3旅9團。1949年3月,改編為第一野戰(zhàn)軍第3軍第8師第24團。參加了攻占集寧、大(同)集(寧)戰(zhàn)役、運城戰(zhàn)役、太原戰(zhàn)役、扶眉戰(zhàn)役、隴東追擊戰(zhàn)役和蘭州戰(zhàn)役。為解放山西和大西北做出了重要貢獻。1950年6月至1951年11月參加了河西走廊剿匪,基本上肅清了河西走廊的土匪特務,穩(wěn)定了當?shù)氐纳鐣刃颉?952年8月,24團調歸1軍建制,稱1軍2師第24團。1953年1月,改編為坦克自行火炮第207團。1955年3月,調入朝鮮中部的谷山、新溪地區(qū),擔負海防備戰(zhàn)任務。1958年9月,交防回國。1968年10月,坦克自行火炮第207團轉隸坦克第11師。1969年9月,全軍統(tǒng)一坦克部隊番號,改稱坦克第42團。1998年,改稱裝甲第42團。1998年改編為54集團軍裝甲第11旅第42團,為全軍裝甲兵部隊惟一的紅軍團。在1975年、1998年和2016年的抗洪搶險斗爭中,為保衛(wèi)人民的生命財產做出了重要貢獻!從7個人4把土槍的神府特務隊,發(fā)展成為現(xiàn)在的紅軍鐵甲旅。4、來自紅28軍的雁門關伏擊戰(zhàn)英雄連1937年8月,紅28軍縮編為八路軍120師358旅716團2營及716團偵察連。716團2營有4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全營700多人。營長陳仿仁,副營長黃新義,教導員王再興。1937年9月28日,以716團2營為骨干擴編為900余人的雁北支隊(旅),宋時輪擔任支隊長兼政委。雁北支隊有34大隊、36大隊、騎兵大隊及獨立營,同日軍進行了百余次戰(zhàn)斗,殲滅日軍2000余人,擊毀日軍汽車390多輛,創(chuàng)建了雁北抗日根據(jù)地,隊伍由初到雁北時的900余人,發(fā)展到近2000人。1938年5月,宋時輪率領雁北支隊與晉察冀軍區(qū)的鄧華支隊會合,合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宋時輪任司令員,鄧華任政委。雁北支隊改編為第12支隊、騎兵大隊和獨立營。1938年冬,第4縱隊改為冀熱察挺進軍。1939年9月由34、36大隊及騎兵支隊改編為晉察冀第9團。創(chuàng)建了平西和冀東抗日根據(jù)地。1944年1月,改編為晉察冀軍區(qū)機動旅9團,開赴陜北。1944年秋,晉察冀軍區(qū)機動旅改編為陜甘寧晉緩聯(lián)防軍教導第2旅,旅長黃永勝,政委鄧華。1945年9月,教導1、2旅抽調部分部隊,開赴東北、華北。留下的部分部隊改編為教導旅,旅長兼政委羅元發(fā)。9團編入教導旅第2團。1947年3月,改稱西北野戰(zhàn)兵團教導旅。1947年7月,改稱西北野戰(zhàn)軍教導旅。1947年10月,改編為西北野戰(zhàn)軍第6縱隊教導旅。1948年5月,教導旅在西府戰(zhàn)役中損失很大,“全旅只剩下三百余人。”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第16師,2團改稱47團。1953年5月,第16師改編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5師。在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在參加閱兵的以英模部隊命名的方隊中,第6個出場的“雁門關伏擊戰(zhàn)英雄連”——第1集團軍機械化步兵第1師第3團3營7連,又被稱為“尖刀七連”,就是716團偵察連。在忻口會戰(zhàn)中,716團接連兩次在雁門關一帶伏擊日軍車隊,先后殲滅日軍500余人,擊毀汽車30余輛,襲擾并一度切斷了交通運輸線。716團偵察連在戰(zhàn)斗中英勇作戰(zhàn),戰(zhàn)績突出,被授予“雁門關伏擊戰(zhàn)英雄連”榮譽稱號。716團偵察連隨716團參加了創(chuàng)建晉綏抗日根據(jù)地和穩(wěn)定和鞏固冀中抗日根據(jù)地的斗爭。358旅716團偵察連隨358旅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先后隸屬晉綏野戰(zhàn)軍、晉綏軍區(qū)第1縱隊、陜甘寧野戰(zhàn)集團軍第1縱隊、西北野戰(zhàn)兵團第1縱隊、西北野戰(zhàn)軍第1縱隊,1949年1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zhàn)軍第1軍第1師。參加了保衛(wèi)陜甘寧邊區(qū)和解放大西北的所有戰(zhàn)役。該連除被授予“雁門關伏擊戰(zhàn)英雄連”外,建國后分別被武漢軍區(qū)、昆明軍區(qū)授予“夜老虎連”“尖刀七連”榮譽稱號。連隊先后榮立集體一等功兩次,集體二等功5次,連續(xù)多年被上級表彰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5、紅30軍和陜甘邊紅軍游擊總指揮部的傳承部隊1933年3月8日,陜甘邊區(qū)特委決定成立陜甘邊區(qū)游擊隊總指揮部,李妙齋(后吳岱峰)任總指揮,習仲勛任政委。紅軍時期,先后改名為陜甘邊紅軍游擊隊第3路總指揮部、陜甘邊南區(qū)游擊隊總指揮部、關中特區(qū)軍事部。1937年8月,紅30軍改編為八路軍129師炮兵營。10月,129師炮兵營改編為陜甘寧留守兵團警備第3團,團長閻紅彥,政委杜平。1939年12月,成立了警備第1旅。旅長文年生,政委閻紅彥,下轄警備第3、8團(原紅9軍團),調防關中地區(qū)。1941年8月,關中保安司令部1、3兩團(原關中特區(qū)軍事部領導的紅軍游擊隊)和警備第4團(原紅74師)編入調守關中的警備第1旅。1943年1月,警備第1旅整編,和關中軍分區(qū)合并,警3團編散(紅30軍的傳承部隊以后去向不明),有2個營編入以原警8團為主新的警1團;一部編入以原警4團為主新的警2團;關中保安1、3兩團合并為新的警3團。1944年10月,警2團由陳先瑞率領開赴豫西,組建豫西抗日游擊第3隊(原警3團人員留在警1旅)。1945年7月,警1團由文年生率領,編入八路軍南下第3支隊,開赴河南新安地區(qū)。警1旅改編保安部隊為新的警1團,整編屬縣保安中隊為新的警2團。1947年9月,警備第1旅編入西北野戰(zhàn)軍第4縱隊。1949年2月,警備第1旅改編為第一野戰(zhàn)第4軍第10師,原轄各團依序改稱為步兵第28團、第29團、第30團。在解放戰(zhàn)爭中,步兵第10師參加了延安保衛(wèi)戰(zhàn)、宜川、西府、隴東、荔北、陜中、扶眉、蘭州等重要戰(zhàn)役戰(zhàn)斗。1952年6月,步兵第10師部分部隊編入第11師。1952年7月,步兵第10師直屬機關(起源于陜甘邊區(qū)游擊隊總指揮部)和部分部隊在陜西省涇陽正式組建炮兵第10師師部及炮兵第3團(由步兵第29團機關和直屬隊組建)。1952年12月,炮3團調歸高炮第66師。炮兵第10師師部和駐東北軍區(qū)炮兵第45、46、32團在遼寧海城合編為新的炮兵第10師,為中央軍委預備炮兵師,歸東北軍區(qū)炮兵領導。1958年7月,調歸沈陽軍區(qū)建制。1983年1月,劃歸陸軍第68軍。1985年9月,炮兵第10師改為沈陽軍區(qū)直屬炮兵師。1992年10月,轉隸陸軍第16集團軍。2003年11月,炮兵第10師撤銷番號,整編為陸軍第16集團軍炮兵旅。而高炮第66師于1983年2月,編入第60軍。1985年,第1軍和第60軍合編為第1軍,高炮第66師合編為第1軍高射炮兵旅。1992年改編為第1軍炮9師團建制。文年生率領的八路軍南下第3支隊中途改道挺進東北。1946年1月,和當?shù)夭筷牶暇帪闊徇|縱隊第22旅。1946年4月,改編為冀熱遼軍區(qū)獨立第27旅(后改稱獨立第18旅)。1947年8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lián)軍第8縱隊23師。1948年11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軍134師。1952年10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4軍134師。6、從西北抗日同盟軍騎兵大隊到步兵第8師1932年1月初,西北抗日同盟軍騎兵大隊在甘肅省正寧縣北柴橋村成立,2月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騎兵大隊,大隊長強龍光。12月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紅26軍第2團騎兵連。1933年11月合編為紅26軍騎兵團。1935年9月,改編為15軍團直屬騎兵團。11月騎兵團調離紅15軍團建制,編為軍委直屬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騎兵第1團。1936年7月1日,15軍團手槍團與騎兵連合編,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騎兵第3團。在謝子長、劉志丹、徐海東的直接領導下,30人的騎兵大隊逐步發(fā)展成為兩支正規(guī)的騎兵團,騎兵部隊先后斃俘敵15000余人。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騎兵第1、3團分別改編為八路軍第120師騎兵營和第129師騎兵營。1937年9月3日,120師騎兵營編為留守兵團騎兵團,團長孔令甫,政委馬澤迎。1943年3月,留守兵團騎兵團、保安騎兵團、359旅騎兵大隊之1、2中隊,合編為陜甘晉綏聯(lián)防軍騎兵旅。1937年8月,129師騎兵營東渡黃河抗日。1938年2月,129師騎兵營改為騎兵團。抗日戰(zhàn)爭中,129師騎兵團縱橫馳騁于整個冀魯豫戰(zhàn)場,大小數(shù)百戰(zhàn),殲滅日偽軍一萬余人,被譽為“冀魯豫平原上的紅色哥薩克”。1945年9月,陜甘寧晉綏聯(lián)防軍騎兵旅、綏蒙軍區(qū)騎兵2、3團在商都地區(qū)合編為綏蒙軍區(qū)騎兵旅。11月,129師騎兵團改編為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7縱隊直屬騎兵團。1947年3月,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1、7縱隊合編為第1縱隊,騎兵團改隸第1縱隊指揮。1948年秋,綏蒙騎兵旅編為晉綏野戰(zhàn)軍第8縱隊騎兵旅。1949年3月,晉綏野戰(zhàn)軍第8縱隊騎兵旅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第1師。5月,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1縱隊騎兵團整編為河南省軍區(qū)騎兵團。解放戰(zhàn)爭時期,騎兵第1師各部隊共殲敵21270余人,俘敵13970余人,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重大貢獻。1952年5月,騎兵第1師、騎兵第3師、河南省騎兵團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第1師。騎兵第1師曾兩次受到毛澤東主席批示表彰,先后參加了開國大典及3次國慶閱兵。1952年11月,騎兵第1師改隸西北軍區(qū)建制,開赴甘、青、川邊執(zhí)行平叛剿匪。騎兵第1師經(jīng)大小戰(zhàn)斗417次,殲滅叛匪15189名,受到黨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的表彰。1962年8月移防新疆。1964年8月11日,騎兵第1師除留騎兵第3團外,其余按陸軍步兵南方甲種師編制,使騎兵第1師由單一的騎兵部隊擴編為步、騎混編的騎兵師。1969年9月16日,騎兵第1師改番號為陸軍第8師。1985年11月,整編為新疆軍區(qū)步兵第8師,執(zhí)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制,下轄步兵第22團、步兵第24團、炮兵團、高炮團和裝甲團。7、從秀延、米西紅軍游擊隊到坦克第3師1935年2月,在安定玉家灣區(qū)柳樹溝村成立了秀延縣蘇維埃政府,轄區(qū)有現(xiàn)在的子長、清澗、子洲和橫山交界區(qū),相繼在各區(qū)成立了紅軍游擊隊。1935年8月,中共米西縣委、米西縣革命委員會成立,轄區(qū)有現(xiàn)在的子洲、綏德、米脂和清澗交界區(qū),相繼在各區(qū)成立了紅軍游擊隊。1937年11月,八路軍后方留守處組建綏德警備區(qū),司令員陳奇函,政委郭洪濤,統(tǒng)轄陜北秀延12區(qū)紅軍游擊隊、米西紅軍基干游擊隊、米脂警衛(wèi)隊、吳堡保安大隊、河防游擊隊、清澗警衛(wèi)隊、清澗保安大隊和佳縣河防游擊隊等地方武裝。1939年10月,八路軍第120師359旅兼綏德警備區(qū),359旅長王震兼任綏德區(qū)司令員和政委。1942年10月,綏德警備區(qū)轉隸陜甘寧聯(lián)防軍建制,晉綏軍區(qū)獨立第1旅兼綏德警備區(qū)。獨立第1旅副旅長王尚榮任司令員,中共綏德地委書記習仲勛兼政委。1945年7月,綏德警備區(qū)由抗大總校兼管,校長徐向前、政委李井泉分別兼任綏德警備區(qū)司令員和政委。1945年8月,陜甘寧晉綏聯(lián)防軍重新組建綏德警備區(qū),并改稱綏德軍分區(qū)。1946年11月,綏德軍分區(qū)(司令員吳岱峰)在所轄三個營(米脂、佳縣、子洲獨立營)的基礎上,擴編組建警備第4、第6團。1947年4月,綏德軍分區(qū)組成前線指揮部,率警備第4、第6團,劃歸西北野戰(zhàn)軍指揮。1948年6月,綏德軍分區(qū)機關、直屬隊及所轄警備第4、第6團改編為陜甘寧邊區(qū)警備第2旅,并兼綏德軍分區(qū)。1949年8月,陜甘寧邊區(qū)警備第2旅改編為西北軍區(qū)獨立第1師。解放戰(zhàn)爭其間,西北軍區(qū)獨立第1師先后配合華北軍區(qū)第1兵團和西北野戰(zhàn)軍在陜北北線作戰(zhàn),保衛(wèi)陜甘寧邊區(qū),參加了沙家店、榆林、綏北、晉中、太原、寧夏戰(zhàn)役,作戰(zhàn)百余次,共殲敵10332人,繳獲各種火炮294門。1950年11月8日,以西北軍區(qū)獨立第1師為基礎,在吉林省四平市組建坦克第3師。1951年3月21日,坦克第3師改稱戰(zhàn)車第3師。1952年6月17日,戰(zhàn)車第3師入朝。1953年3月24日,志愿軍戰(zhàn)車第3師改稱志愿軍坦克第3師。1954年春,志愿軍坦克第3師歸還東北軍區(qū)裝甲兵建制。1955年2月11日,東北軍區(qū)改為沈陽軍區(qū),坦克第3師隸屬沈陽軍區(qū)裝甲兵建制。1983年1月,根據(jù)中央軍委命令,坦克第3師劃歸陸軍第39軍建制。1998年10月16日,坦克第3師改稱裝甲第3師。2011年裝甲3師裁編為裝甲3旅和機械化步兵202旅。注:本文所涉內容的時間下限,為最新一輪軍改之前。endprint

猜你喜歡
警備政委騎兵
騎兵政委 鄧永耀
魯政委:房地產同城市場初現(xiàn)分化
騎兵之敗
用忠誠和擔當警衛(wèi)中共中央——中央警備團與開國大典
蒙古騎兵,所向無敵
新時期企業(yè)采購現(xiàn)狀分析及問題研究
出入在糖果店里的政委解風
政委何方禮的三種身份
南京軍區(qū)召開警備工作會議
“老政委”情滿崔河村
筠连县| 庆元县| 周口市| 临桂县| 桑植县| 乐山市| 鲁山县| 绍兴市| 垣曲县| 太仆寺旗| 荃湾区| 涪陵区| 健康| 萍乡市| 当雄县| 鄯善县| 土默特左旗| 涪陵区| 巴南区| 平原县| 巴塘县| 布尔津县| 哈尔滨市| 含山县| 牟定县| 贡嘎县| 澄江县| 成都市| 龙泉市| 务川| 长宁县| 德兴市| 伊吾县| 青田县| 叶城县| 安国市| 富源县| 银川市| 丰镇市| 宁城县|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