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婷
(江蘇省新沂市港頭鎮(zhèn)中心小學,江蘇 新沂 221436)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能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要開展好小組合作學習,就要明確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目標、自主——合作學習的基礎,教師活動——有效合作的關鍵,學生活動——合作有效的核心。
關鍵詞:科學課;合作學習;有效性;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9-0092-01
“不求每一個學生都優(yōu)秀,但求每一個學生都進步”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理念?!耙陨鸀楸尽笔墙處熃虒W工作應遵循的原則,注重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是新時期的總的育人宗旨。合作意識、合作能力是綜合素養(yǎng)的主要方面,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尤為重要。學生合作意識增強了,合作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對巧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科學課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一、目標、自主——合作學習的基礎
合作學習模式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一般有目標、自主、合作、交流等幾個環(huán)節(jié)。
(1)目標明確。明確的目標是有效課堂要達到的目的,也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基礎。沒有明確的目標,合作也會走形式,無助于知識的學習,因此,科學教學要目標明確。在明確的目標指導下,教師圍繞教學重難點而設計活動、開展合作學習,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如“測量水的溫度”的教學,教學前,教師可依據教材和學生基礎,設計以下教學目標:a.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不同種類的溫度計,以及在具體操作時,選用適當?shù)臏囟扔嬤M行測量;掌握獲得熱量、溫度升高,散發(fā)熱量、溫度降低的相關知識。b.過程與方法目標:問題教學、合作學習、實踐體驗、選擇合適的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2)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有了明確的目標,在目標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設計自主學習的問題,為學生課堂探究、體驗、合作埋下伏筆。如“測量水的溫度”的教學,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問題:a.水的三態(tài)是( )、( )、( )。b.常用的溫度計有( )、( )、( )。c.溫度計的結構分為( )、( )、( )、( )、( )。d.簡單敘述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的方法和過程。自主學習任務的設計、問題的提出,能讓學生自主看教材找到問題的答案,或者通過討論找到問題的答案,突出“自主先學”,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討論和交流做準備。
二、教師活動——有效合作的關鍵
教師在合作學習中起到激發(fā)興趣、問題引領、方法點撥的作用,教師的有效“導學”是有效合作的關鍵。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教師的“導學”有效,首先體現(xiàn)在創(chuàng)境激趣方面。教師應巧妙設計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測量水的溫度”的教學,課之初,呈現(xiàn)給學生燒杯、溫度計、裝有熱水的保溫瓶等,然后問學生:猜猜,我們準備這些材料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待學生說出“測量水溫”后,再呈現(xiàn)家庭用寒暑表、醫(yī)用體溫表、實驗室用溫度計等,問“如果讓你測量這杯水,你會選擇哪一種溫度計”。
(2)啟發(fā)引導點撥解惑。合作學習的有效,教師的巧引妙導、點撥解惑是關鍵,教師應扮演好引導者、解惑者、參與者的角色。首先是目標的確定者,其次是問題的提出者、合作活動的設計者,也是學生合作順利開展的推動者。如“測量水的溫度”的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在情境問題的引導下了解溫度計的種類,初步感知測量水的溫度要選擇合適的溫度計,然后教師提出問題:測量水的溫度的方法有哪些?有哪些應值得注意的地方?接著讓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每三人一組測量水溫:兩個學生測量,一個學生負責記錄,每一組學生測量三次。當學生們感到每一次測量的結果總是多少有出入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每一次測量的結果不同?從水溫的變化、讀數(shù)的準確度、讀數(shù)的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指導,為學生打開思維之窗。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從問題的提出到分組、分任務、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以及幫助學生撥開謎團等,教師都要認真思考。教師是學生合作的“領路人”,合作的“參與者”,更是幫助引導學生排憂解惑的“師者”。
三、學生活動——合作有效的核心
小組合作不僅是對問題的思考與討論,還可以是實踐活動的合作開展。如教學“光是怎樣傳播的”這節(jié)知識時,等學生了解光的傳播路徑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方向呢?對于這個問題的探討,可以讓學生選擇實驗材料,如手電筒、水和燒杯。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過程和實驗方法,并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根據現(xiàn)象得出結論。科學課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增加實驗、實踐環(huán)節(jié),既可以增加學生合作的機會,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率,提升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除了上面的策略,還應注意科學性、全體參與性、評價的多元性。應注意分組合理,分工明確,調動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交流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教師重指導,評價重過程。此外,良好的競爭機制、濃厚的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設也會活躍課堂,呈現(xiàn)別具一格的生動場面。
參考文獻:
[1]劉德華.小學科學課程與教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栗長友.強化小學科學課堂效率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5(05).
[3]毛加寧,劉忠琦,蔡芳.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研究與實踐——以小學科學《七色光》教學片斷設計為例[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