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林添福鏡頭下云南少數(shù)民族50年的婚姻與社會變遷

2017-07-31 19:08林添福
今日民族 2017年6期
關(guān)鍵詞:婚戀生育云南

林添福鏡頭下云南少數(shù)民族50年的婚姻與社會變遷

臺灣攝影家林添福拍攝的《半個世紀的愛》,是以中國56個民族,婚齡50年以上的老年夫妻為拍攝對象。云南有25個少數(shù)民族,占了拍攝計劃的差不多一半。這個拍攝項目,從開始至今已經(jīng)差不多20年,算上今天,林添福鏡頭下的婚姻、家庭與社會的變遷,最長的已經(jīng)達七八十年。這個時間長度,是我們思考民族地區(qū)社會變遷十分有益的樣本。林添福,不僅是攝影家,也是嚴肅的社會調(diào)查者。通過他的拍攝和筆記,我們得以提綱挈領(lǐng)地了解云南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歷程。

作者對話

為什么想到拍攝《半個世紀的愛》?初衷是什么?

林添福:在一次采訪臺灣原住民部落的時候——因為以前國民政府和日據(jù)時代都把高山族的部落往山下遷徙,在平地建社區(qū),建住宅給他們住——我們?nèi)ゲ稍L新的部落的時候,問到老部落還有沒有人,他們說還有一對老夫妻(八十多歲),他們死活都不愿意下山來,他們只在山上。我們覺得這有故事,我就去老部落采訪他們。那個晚上,老部落只有老夫婦講述著他們的故事。我是攝影,文字在采訪時,我就聽著。言者無意聽者有心,我當時在旁邊聽他們講述,就覺得老夫老妻這樣的故事很感人,讓我相當動容,我當時就想拍攝一系列的結(jié)婚超過五十年的金婚老夫妻,再配上他們的故事。這就是最初的想法。

阿昌族

夫:李文用,生于1928年;

妻:李淑珍,生于1923年,阿昌族,云龍縣人

結(jié)婚時間:1940年

生育狀況:有兒有女

拍攝時間:1994年

拍攝地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龍縣漕澗鎮(zhèn)仁山村

婚戀記憶:1940年冬,五年級的李文用剛放寒假,他收拾好書包,高興地從云龍縣漕澗鎮(zhèn)趕回家。沒想到一進門,他就被父母一把拉住,換上新郎的服裝,被推進了喜堂。晚上他才知道媳婦就是比自己大5歲的表姐李淑珍。那一年,他剛12歲。半個世紀前,表親結(jié)婚是受阿昌族推崇的婚姻形式。阿昌人的婚姻大多由父母一手操辦,自由戀愛會受到嚴厲處罰,阿昌族社會輿論把自由戀愛稱為“大路不走走小路”。婚后李文用繼續(xù)上學直到初中畢業(yè),兩人生活在一起的時間并不多。婚后8年,他們有了第一個兒子,那一年李文用剛好20歲。因為李文用是鄉(xiāng)里學歷較高的人,他被調(diào)去參加土改、教書,卷入一個接一個的政治運動,很少跟妻兒在一起生活。二兒子出世時正值“大躍進”時期,一家人險些餓死。雖然長期分居兩地,但夫妻倆關(guān)系很好,從未紅過臉、吵過架,因為知道彼此是親上加親的親人,吵架會對不起對方。

拍攝這幅照片時,他們的二兒子依照傳統(tǒng)也跟表妹結(jié)了婚。雖然一家人并不富足,但他們卻笑得很開心。

獨龍族

夫:伊里亞,生于1906年

妻:阿囊,生于1916年,獨龍族,貢山縣人

結(jié)婚時間:1936年

生育狀況:兒女10人,3人存活

拍攝時間:1994年

拍攝地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婚戀記憶:阿囊以能干和美貌聞名遠近,是家族里最大的姑娘。住在三四公里外的伊里亞,相中了阿囊。按獨龍族傳統(tǒng),一個男子娶到另一氏族的長女為妻后,這一女子的所有妹妹都要嫁給他或他的弟兄,所以男子娶親的最佳選擇是氏族的長女。伊里亞父親用經(jīng)過多年辛勤勞動才準備好的四頭最大的獨龍牛,為兒子把阿囊娶回了家。

伊里亞后來成為怒江州政協(xié)副主席,卻因此在“文革”中遭到殘酷批斗,阿囊從此身體垮了下來,常臥床不起。但不論怎樣,兩人走過了生活的艱辛,相濡以沫在一起。

后來,這個想法逐步成熟,就想把我國56個民族金婚的老夫妻都拍出來,把它當作近現(xiàn)代婚姻史的一個縮影。我萌生這個拍攝念頭是1987年。之后,我來祖國大陸了獨龍族,彝族的《宿顏》系列,1992年才正式開始拍攝婚姻史這個系列,主要是以云南、四川為主。

云南少數(shù)民族社會,婚姻形態(tài)復雜,拍攝和采訪調(diào)查中,您有什么樣的體會?

林添福:云南地形是大山大水,有山水相隔,就會形成各種不同的婚姻形式,即使相同的民族也有所區(qū)別。

德昂族

夫:段老六,生于1915年

妻:葉玉笙,生于1917年,德昂族,德宏州人

結(jié)婚時間:1937年

生育狀況:7兒1女,女兒夭折

拍攝時間:2004年

拍攝地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今芒市)三臺山鄉(xiāng)邦外村

婚戀記憶:兩人在同一寨子長大,自由戀愛并征得了父母同意。結(jié)婚時,男方付給女方家80塊半開銀元、一些豬肉、茶葉和草煙,女方帶來幾件鋤頭、鐮刀等農(nóng)具?;楹笏奈迥?,日本人進村燒殺搶掠、搶糧派夫,散布瘧疾、鼠疫等病菌,他們逃進深山老林吃草根樹皮。段老六后來跟著中國軍隊上前線,為部隊煮飯、送彈藥,幾次差點送命。解放前的生活一直很苦,最初只種旱谷和玉米,或到山下租種傣族的水稻田;年成不好時,就到山上找野果、野菜、樹根充饑。

解放后生活有了改善。1982年土地承包,段老六到山上砍樹時跌了一跤,腿從此癱瘓,話也說不出來;葉玉笙精心照顧他。50年來兩人從來不曾吵架拌嘴。上世紀90年代后,因有了種植甘蔗的經(jīng)濟收入,生活水平有了提高;村里通了土路,拉了電線;以前的茅草房拆掉了,小兒子于1997年蓋起了瓦頂木樓。

普米族

夫:和阿興,生于1930年

妻:熊發(fā)香,生于1931年,普米族,蘭坪縣人

結(jié)婚時間:1950年

生育狀況:2兒4女

拍攝時間:2004年

拍攝地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通甸鄉(xiāng)德勝村羅古箐

婚戀記憶:羅古箐一帶的普米族是經(jīng)濟、文化較發(fā)達的一支。受漢族社會影響,半個世紀前的普米族倡導父母包辦婚姻。和阿興與熊發(fā)香的結(jié)合也不例外。和阿興至今記憶猶新的是:當年和家組織了36人的迎親隊,用6頭騾子馱了150斤豬肉、30斤白酒、100斤黃酒,還趕了3頭牛,跑了整整9趟才將新娘熊發(fā)香接來。那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但更讓和阿興難忘的是漫長而曲折的“唱開門”——普米族娶親,除了聘禮,男方還要帶著自己村寨最出色的歌手前往;當女方家請來的歌手唱歌發(fā)問時,男方帶去的歌手必須對唱如流,唱贏了方能將姑娘娶回去;唱輸了就得喝辣椒水。和家的大隊人馬就這樣跑了一趟又一趟,直到第9趟才告成功?;楹髢扇私?jīng)常打架,這讓熊發(fā)香不停地往娘家跑。兩人沒生孩子前打架,做了父母后也打。但50多年過去了,二老精神很好,已不再有沖突;提起當年的打鬧,就當是說笑一般了。

另一方面,半個世紀前至七十年前結(jié)婚的那個時代,有些少數(shù)民族,尤其是受漢文化影響較大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的婚姻形式,也比較單一,用包辦婚姻或者媒妁之言這樣的方式結(jié)合的比較多,所以,他們婚姻的故事性就比較薄弱或者雷同。也是這一個原因,我才把這個主題,擴展到少數(shù)民族的系列。因為各個民族的生活環(huán)境、地域和風俗習慣都不一樣,自然,他們婚姻的習俗也會不一樣,這樣才會讓這個系列更加豐富,有故事。

對照歷史,云南婚姻形式有很大改變,您怎么看待這種改變?

云南在這20年里的改變很大,但是拍攝的這些人都已經(jīng)到了七八十歲,所以,對他們的改變并不是很大,他們都還非常淳樸。

怒族

夫:先塞,生于1928年

妻:戴羅,生于1926年,怒族,福貢縣人

結(jié)婚時間:1951年

生育狀況:兒女6人,存活2兒1女

拍攝時間:2005年

拍攝地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匹河怒族鄉(xiāng)老姆登月亮田村

婚戀記憶:基督教于19世紀下半葉傳進怒江大峽谷,兩人的父母輩那時都皈依了基督教,他們從小也跟隨入教。先塞23歲、戴羅25歲那年,雙方老人安排了他們的婚事。對此,青梅竹馬的兩個年輕人心甘情愿。

結(jié)婚時殺了兩頭豬,全寨人都來慶賀,他們請神甫在寨邊的教堂里主持了婚禮。婚后兩人幾乎一無所有,跟老人合住一年后,在親友幫助下建了一間茅草屋,這才有了自己的家。

1957年,作為少數(shù)民族參觀團的成員,先塞去過一次省城昆明,自那以后再未出過遠門。1978年,在政府主導下,夫妻倆和鄉(xiāng)里的怒族人家從海拔較高、面臨滑坡危險的居住地搬遷到海拔較低的月亮田,形成了一個新的怒族村落,開墾了水稻田,但仍主要種植玉米。他們養(yǎng)了些牛、豬和雞,自此飽暖無憂。

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他們說自己從來沒有吵過架。兩人對孩子關(guān)愛備至,從不打罵,有什么問題總是講道理好好教育。

基諾族

夫:布魯杰,生于1936年

妻:周基,生于1930年,基諾族,景洪市人

結(jié)婚時間:1952年

生育狀況:無兒女

拍攝時間:2004年

拍攝地點: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xiāng)么卓村

婚戀記憶:婚前兩家離得很近,兩人常一起上山干活、收工回家、互相幫忙,布魯杰對長自己6歲的周基逐漸產(chǎn)生了感情。

結(jié)婚后他們就從大家庭里獨立了出來,兩人一生未生育。雖然如此,隨著年齡增長,布魯杰在村寨里依然受到尊重——他因年高德劭而被推舉為么卓寨的寨老卓巴。每逢過年時,布魯杰率先敲響被認為是神器的木制牛皮大鼓,全村寨的人就集中到布魯杰家,圍著大鼓邊歌邊舞,然后由布魯杰率領(lǐng)大家到鐵匠房請鐵匠打刀,舉行砍樹儀式,準備開始新一年的春耕生產(chǎn)。這時,他們平時冷清的家便異常熱鬧起來。

1980年代后,兩人分得兩畝水稻田、20多畝山地。

拍攝這幅圖片時,夫婦倆把田地轉(zhuǎn)包給他人耕種,兩人喂養(yǎng)豬和雞,到市場出售換得一些錢用。再過兩年,他們就到了可以申請養(yǎng)老金的年齡,每人還能得到一套衣服。

時代在變,云南的婚姻習俗也在變。借由這個婚姻的田野式調(diào)查,也能夠讓更多人了解云南各民族以前擁有的各種不同形式的婚姻、習俗和家庭觀念。

導致婚姻習俗變化的因素很多,受教育、外出打工、媒體和資訊的發(fā)達——現(xiàn)在很多民族寨子也有4G網(wǎng)絡,很容易和外界聯(lián)系起來——少數(shù)民族也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新的婚姻觀念。

有改變,也有保留。在很多地方,一些民族特色也被保留。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拉祜族

夫:扎體,生于1923年

妻:娜羅,生于1914年,拉祜族,勐??h人

結(jié)婚時間:1939年

生育狀況:7兒2女

拍攝時間:2004年

拍攝地點: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合歪村

婚戀記憶:拉祜族沿襲了游獵民族愛好自由的天性,戀愛和婚姻也十分自由。青年男女常白天在一起干活,晚上在一處游玩,你來我往,日久生情。當時年僅十幾歲的扎體看上了娜羅,覺得她不僅美麗能干,而且對老人很有愛心,所以使勁追求,也不管娜羅比自己大了近十歲。1939年,在征得兩家老人首肯后,扎體托媒人帶上米、酒、鹽、茶、糖等去娜羅家提親。結(jié)婚前一天,扎體給娜羅家送了聘禮,殺了兩頭大豬,請全寨人來吃喝了一天。娜羅則帶上自己的生產(chǎn)生活用具搬到扎體家,從此成為一家人。

成婚后扎體常到山上打獵,但他們?nèi)匀唤?jīng)常挨餓。此后陸續(xù)生育9個兒女。現(xiàn)在兩人擁有5畝水稻田,還有許多旱地種植甘蔗和茶葉,基本上做到了衣食無憂。他們跟最小的兒子巖拉一起生活,他是娜羅50歲以后生下來的。

瑤族

夫:李成朝,生于1922年

妻:趙四妹,生于1925年,瑤族,金平縣人

結(jié)婚時間:1945年

生育狀況:兒女11人,存活9人

拍攝時間:2002年

拍攝地點: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營盤鄉(xiāng)太陽寨村

婚戀記憶:金平縣與越南僅一山之隔,瑤族世代生息在邊境兩側(cè),邊民們常常你來我往,走親訪友做生意。1945年的一天,年輕漂亮的趙四妹打扮得整整齊齊,走了一天半山路,從越南來中國境內(nèi)的太陽寨參加親戚的婚宴。未料在酒席上,趙四妹被當?shù)氐睦畛沙谎劭粗校葡瓷?,趙四妹就被年輕力壯的李成朝搶到了家里,強使成親??蘖R打鬧都沒用,生米煮成熟飯,最后只有順從了這強娶的婚姻,和李成朝一起過日子。此后趙四妹再也沒有回過越南老家,老家人也知道她在中國有了新家。許多年里,趙四妹從不跟李成朝講話,就算生了孩子后也不講。就這樣活兒照樣干,日子照樣過。直到兩人都上了年紀,才終于結(jié)束了言語不交流的日子,趙四妹終于開口跟李成朝講話了。

拍攝這幅圖片時,兩人跟小兒子住在一起,放牛、喂豬,帶孫子。其他子孫都在附近,隨時照看他們。

林添福,1960年生于臺灣,著名攝影家。長期從事中國少數(shù)民族題材的肖像攝影,其作品形態(tài)多樣,是臺灣第二、三代攝影家中,攝影疆域較為遼闊的一位。林添福跟云南關(guān)系密切。1988年因為拍攝滇緬公路與云南結(jié)緣,此后,深入險地,拍攝了獨龍族,成為臺灣第一位深入云南的攝影家。近年來,除了持續(xù)拍攝《半個世紀的愛》,以及多次回訪獨龍族外,還持續(xù)拍攝彌勒市彝族阿哲人的祭龍儀式。

傈僳族

夫:角付,生于1921年

妻:尼瑪木,生于1924年,傈僳族,福貢縣人

結(jié)婚時間:1939年

生育狀況:8個孩子,存活3兒

拍攝時間:2005年

拍攝地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上帕鎮(zhèn)臘烏村

婚戀記憶:兩人從小在一個寨里長大,成年后沒談戀愛,因為兩人覺得彼此結(jié)婚在一起過日子完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就像身邊的怒江水理所當然要嘩啦流淌一樣。尼瑪木15歲時開始信仰基督教,但角付仍信奉傈僳族傳統(tǒng)的民間信仰。結(jié)婚時,角付送了三頭牛、兩只豬作為聘禮。那時一頭牛能換一只鐵制的火塘三腳架,有了一只三腳架,就等于有了火塘,有了火塘,就等于有了一個獨立的家庭。全寨40多戶人家都來參加他們的婚禮,吃吃喝喝了一天一夜。解放前,兩人拼命勞作,也常常不能保證溫飽;最困難時,全家靠野菜和樹葉為生。由于過度操勞,尼瑪木的腰背佝僂成九十多度,直不起來。為了獲得必需的鹽巴,角付徒步跋涉到遙遠的鄰縣,把鹽巴背回來。有一次,角付從邊境口岸片馬出境到了緬甸密支那,從那里背著布和衣服回來,這一趟走了一個多月——那是他們漫長一生中最長的一次離別。兩人年輕時很少吵嘴,老了就更不吵了。

拍攝這幅圖片時,兩人跟小兒子一起生活,另外兩個兒子已分家自立。由于分家出去的兩個兒子分走了本來就不多的田地,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并不富足,但兩人仍然很樂觀,他們的笑容坦誠而率真。

盡管兩人一個信教一個不信教,但并不影響他們的感情。在兒子們的幫助下,兩人為自己修好了一座合墓,死后他們將永遠雙雙安息在怒江邊上。不同的是,信教的尼瑪木的墳頭將會裝上一支十字架。

納西族摩梭人

夫:關(guān)階扎巴,生于1936年

妻:關(guān)階拉金,生于1938年

妻:關(guān)階平初,生于1942年,摩梭人,寧蒗縣人

結(jié)婚時間:1952年1959年

生育狀況:5女1兒,1女夭折

拍攝地點: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永寧鄉(xiāng)八珠村

婚戀記憶:有著“走婚”習俗的摩梭人,始終保持著母系社會的文化傳統(tǒng):男性夜出晨歸,晚上到自己喜愛同時也接受自己的女性“阿夏”(也稱“阿注”)家居住,早上返回母親家。關(guān)階扎巴從十六七歲就開始了走婚生活,每晚他都去拉金家,兩人談情說愛,雖然要走一個多小時的路,但對熱戀中的關(guān)階扎巴卻不成問題。摩梭人戀愛一般要秘密往來兩三年后,才會對外公開他們的阿夏關(guān)系。因為關(guān)階家三代獨子單傳,沒有女孩就沒法維持傳統(tǒng)的母系家庭,所以關(guān)階家必須將阿夏迎到自己家里,共同生活,生兒育女。到拉金家走婚兩年后,關(guān)階扎巴把她接到家里同住。在拉金生育后,關(guān)階扎巴又有了一個名叫平初的阿夏,于是把她也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平初沒有生育。此后,三人一直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拍攝這幅照片時,關(guān)階扎巴與拉金所生的獨子關(guān)階益西,成為了永寧縣扎美大寺的活佛。四個女兒和阿爸及兩位阿媽住在一起,她們都有自己的阿夏,并生養(yǎng)了6個孫子孫女。

林添福不僅是拍攝云南的攝影家,也是跟云南人文地理攝影界關(guān)系密切的攝影家。林添福在云南開過攝影書店,他參與的臺灣《大地》(人文地理雜志),更是促使云南人文地理攝影發(fā)展的重要外力。

林添福在臺灣展出過的跟云南有關(guān)的作品有:《獨龍族的冬天》(1990)、《宿顏》(1992)、《邊寨烙影》(1996)、《半個世紀的愛》(2001)、《龍祭》(2005)等。

(責任編輯 劉笑)

猜你喜歡
婚戀生育云南
七部門聯(lián)合發(fā)文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
生育路上的苦與樂
云南茶,1200年的發(fā)現(xiàn)
云南邀您來“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生育保險費由誰繳納
青年婚戀現(xiàn)狀數(shù)據(jù)
生育登記流程明確
婚戀心理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