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道先
在搜索引擎上以“航拍自然攝影”為關鍵詞進行查詢,我們可以輕易找到諸多令人震撼的照片:隱藏在大海之下的巨大巖洞,使一片海水的顏色變得更為深邃,仿佛一只注視著天空的眼睛;駝隊在連綿的沙丘上行進,在沙海中投下拉長的黑色剪影;裹挾著礦物質的河流奔騰入海,流域所及的土地宛如瑰麗的畫卷;冰川與海浪日復一日的侵蝕,賦予一些海岸崎嶇曲折的面貌……
許許多多這樣的攝影作品,幫助千千萬萬生活在城市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了解了這顆星球的豐富多彩。正如古代中國的旅行家們在游記中描述的那樣,動人心魄的風景,往往隱藏在路途艱險的地方。如今,現(xiàn)代科學已經對這顆星球的表面進行了越來越細致的描述,甚至一些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也不再神秘。鬼斧神工般的地貌正在褪去亙古以來的神秘感,被詳盡地揭示出其來龍去脈。
但在了解更多的同時,我們也面對著更多新的謎題。對洞穴的考察與探險,讓我們得窺這顆星球無法被航拍照片呈現(xiàn)的“內在美”;而洞穴內部的環(huán)境乃至生物,又啟迪了更多的研究方向。綿延的群山見證著地球板塊的活動,當?shù)巧教诫U家們挑戰(zhàn)一座座高峰的時候,地球科學界也正在學術的高峰上奮勇登攀。難以到達的深海同樣蘊藏著秘密,噴薄而出的“黑煙囪”帶來了礦藏,也滋養(yǎng)著為數(shù)眾多的獨特生命。
然而,盡管成績卓著,我們對這顆星球“內在”的了解仍然僅是皮毛。這句話絕非是比喻,因為到目前為止,鉆探深度最大的科研超深井也僅僅達到10千米左右。對地球科學不是很了解的人,或許會認為這已經鉆到了地核;但實際上,人類窮盡工程技術儲備所取得的,不過是一個連地殼都沒有鉆透的成績。而在薄薄的一層地殼之下,還有厚厚的地幔,目前,這里還是我們只能用間接證據(jù)來推論了解的盲區(qū)。
不知道還需要多久,我們才能像繪制地球表面的全圖一樣,為地球制作出一份“立體的肖像”。這項工作充滿了挑戰(zhàn),卻仍然是人類努力的方向。這是因為,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迄今為止所發(fā)現(xiàn)的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行星。只有更充分地了解它的“內在”,我們才可能更好地利用地球內部沉睡的資源,來緩解人類當前面臨的危機,并對一些地質災害未雨綢繆。
在這一期《知識就是力量》雜志里,我們將共同領略世界上復雜多樣的地貌和地質構造。自然界的洞穴、山脈、高原、冰川乃至沙漠,正是我們認識和了解大地母親的最好課堂。讓我們懷著探索和求真的態(tài)度,去感悟地球的“內在美”,聆聽家園的“心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