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明
世界各國的餃子
文張明
筆者這些年一直在海外留學(xué),到過幾個國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我們過去一直以為只有中國才有好吃的餃子,但沒想到其他國家也有餃子,只是皮和餡以及形狀不同罷了。請看我的介紹:
波蘭人喜歡吃餃子,因此他們包的餃子皮薄餡大,遠(yuǎn)看他們包的餃子就像一個個玲瓏剔透的鈴鐺。這樣的餃子為波蘭的美食家族增添了一道華美的佳肴。波蘭人包餃子的過程簡單易學(xué),即先用溫水將面粉和少量薯粉混合后揉成面團(tuán),用玻璃杯口將它們切成大小均勻的餃子皮,然后包上土豆泥和煎洋蔥,最后放在鍋里烹煮即可。據(jù)說這種餃子別有一番風(fēng)味。
俄羅斯人也喜歡吃餃子,不過他們包的餃子很精巧,飯店、餐館均有賣的。俄羅斯的餃子餡兒更可口,令人百吃不厭。包餃子的面由面粉、雞蛋合成;餃子餡由碎牛肉、豬肉、洋蔥混合而成。值得一提的是,其捏出來的餃子很像中國古時的金元寶。
與上面兩個國家的餃子相比較,日本人包的餃子從外形上看很“苗條”,形狀也很精致,展示了包餃子人靈巧的手藝。日本餃子從外皮看很薄、很精致。餃子餡有豬肉、香蔥、生姜以及芝麻油等,也有很多日本人喜歡吃牛肉餡餃子。但日本餃子的做法很另類:油炸過后再加清水蒸。餃子出爐后蘸上由醬醋調(diào)制的汁品嘗別有風(fēng)味。
韓國的餃子各具特色,有炸有煮。餃子餡一般由豬肉和青蔥混合制成。還有的以泡菜為餡,需細(xì)嚼慢咽。還有一些餃子包成拳頭般大小,餃子餡也是根據(jù)每個人的愛好自己決定。
土耳其的餃子餡通常是牛羊肉和洋蔥混合而成,還要灑上帶有蒜的酸奶調(diào)味汁。因此,土耳其的餃子在別的國家也很受歡迎。在土耳其,餃子是兒媳取悅準(zhǔn)婆家的必備美食,餃子越小,標(biāo)志新娘的廚藝越高超。
餃子的前身叫“餛飩”,現(xiàn)在許多意大利人依然管餃子叫餛飩。餛飩最早出現(xiàn)在14世紀(jì),出自一位名叫佛朗西斯科·迪·馬可的威尼斯商人的著作中。早期一些西方人包的“餛飩”里,是洗凈的綠菜和新鮮的奶酪,這和現(xiàn)在意大利餐館餃子的制作方法并無大異。不過,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餃子都由工廠生產(chǎn),冷藏出售。
德國的餃子也叫餛飩,源于歷史上的斯瓦比亞地區(qū),傳統(tǒng)做法是將肉沫、熏肉、菠菜、面包渣、洋蔥、香草和香料等混合成餡。餃子的外觀為正方形或矩形,通常7到10厘米寬,個大味鮮。但按中國人叫法,應(yīng)該稱其為“盒子”較為準(zhǔn)確。
餃子在烏克蘭語中是指“煮熟的面團(tuán)”,從字面上看或許能勾起不少人對餃子無盡的想象。烏克蘭人包的餃子,煮熟后體型飽滿,呈月牙狀。傳統(tǒng)做法是選用土豆當(dāng)餡,抹上黃油,加進(jìn)洋蔥、酸奶酪和黃油即可。在烏克蘭寒冷的冬天里,這樣的餃子可是一道豐美的食物。
黎巴嫩人包的餃子似乎展現(xiàn)了一種文化。其餃子餡是將風(fēng)味牛肉和松仁混合包好,再浸泡在羊奶中,并用大蒜、薄荷、香菜等加以調(diào)味。這樣的餃子通常是自家作的,但奇怪的是,雖然餃子倍受黎巴嫩人青睞,但在黎巴嫩卻很少有餐館供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