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在中國政治語境中的地位,鮮有“避暑勝地”能及。新中國的許多重大決策,比如大煉鋼鐵、炮轟金門、嚴打,都在此出臺。除了文革期間的中斷,北戴河的“夏都”地位保持了前后近30年。曾經(jīng)北戴河的夏天,領導人們一邊辦公,一邊避暑,留下很多紅色回憶。幾乎每次黨代會之前的醞釀會議都是在北戴河舉行,中外媒體對此都十分關注。
北戴河本來默默無聞,它的成名得益于清末北京的那些熱愛旅游的西方使節(jié)們。1898年,清政府正式將北戴河辟為旅游避暑區(qū),“準中外人士雜居”。此后,中外人士在此興別墅、修浴場,漸漸地,北戴河便馳名中外。
北戴河成為中直機關療養(yǎng)院的日子,比它成為“夏都”的時間更早。1949年4月,中組部在此接收和購買了100多棟別墅,組建了療養(yǎng)院。1952年,療養(yǎng)院改名為中直機關療養(yǎng)院,中直機關的干部每年都有一周假期來此休養(yǎng)。中共中央自1954年建立的北戴河暑期辦公制度,一直持續(xù)到1965年夏天。1965年以后,毛澤東出于政治上的考慮,不再到北戴河辦公。文革期間,只有很少的領導人到北戴河避暑。1984年夏天,中央恢復北戴河暑期辦公制度。當年暑期,鄧小平、李先念、彭真等大批中央領導人進駐北戴河。事實上,前一年的夏天,鄧小平就到北戴河休養(yǎng),并在此提出了“嚴打”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