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志軍
【摘 要】本文從有效教學的理念出發(fā),闡述影響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的因素,并結合教學實際提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導入案例等提高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B-0145-02
進入高中階段,學生所要面對的學科內(nèi)容變得愈加復雜,但是學習時間有限,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顯得尤其重要?;瘜W作為高中學科當中的一門,化學教師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如何讓化學課堂變得更有效,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高效。這不僅要求教師不斷充實新知識、還需要教師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現(xiàn)代教學手段,并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和接受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以便隨時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和教學計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有效教學的理念
課堂教學有效與否,需要通過學生的表現(xiàn)來驗證。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fā)展。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qū)W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衡量有效教學的唯一指標。
從有效教學的概念可知,教學的有效性要關注教學效益,它要求教師必須有時間和效益的觀念,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教學效益的問題,不能為追求形式拋棄對教學效益的追求。此外,教學有效性以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yōu)闂l件,促進學生有效學習。通過學生的自主能動學習,使學生有效學習,實現(xiàn)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 另外,教學的有效性還要關注教師的教學策略。在保證教學有效性的條件中,教師的教學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師要掌握教學設備、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階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識。
二、提高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不應該是一件功利性的事,為了讓學生對化學產(chǎn)生興趣,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化學教師應該在高一時就讓學生發(fā)現(xiàn)化學的“美”,讓學生重新認識化學,對學習化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以人教版高中化學“元素周期表”為例,如何讓學生對記憶元素周期表產(chǎn)生興趣,筆者在教學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與學生共同探討得出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縱向諧音記憶法。“氫鋰鈉鉀銣銫鈁——請李娜加入私訪”,采用諧音記憶法,將拗口難記的化學元素變成通俗易懂的句子,學生對各個元素就會形成深刻的印象。利用該種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可以將元素諧音為自己熟悉的事物,從而達到讓學生對記憶元素周期表產(chǎn)生興趣的目的。
第二,故事記憶法。講解元素周期表時,筆者向?qū)W生講述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富裕人家,用鯉魚皮捧碳,煮熟雞蛋供養(yǎng)著有福氣的奶媽,這家有個很美麗的女兒,叫桂林,不過她有兩顆綠色的大門牙,后來只能嫁給了一個叫康太的反革命……學生被有趣的故事吸引注意力,在此情況下,教師巧妙導入化學元素,引導學生將故事中與化學元素相關的地方找出來,即鋰、鈹、硼、碳、氮、氧、氟、氖……故事記憶法則是抓住了學生興趣點,以學生的興趣作為切入點,自然而然地調(diào)動學生記憶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動力,同時有效簡化元素周期表的記憶難度。
第三,漫畫記憶法。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PPT展示了一系列化學元素同人漫畫,使得原本枯燥的學習課堂變成一個很有趣的化學課堂。讓學生將記憶元素周期表當作讀漫畫,以形象記憶代替文字記憶,可以大大降低記憶的難度,為學生更好地記憶元素周期表提供充分的保障。
由此可見,教師抓住學生的興趣,結合教學內(nèi)容的基本要求,將教學內(nèi)容變?yōu)閷W生需求的教學內(nèi)容,就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化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達到驅(qū)動學生學習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為課堂注入生機,可以提高課堂有效性,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為實現(xiàn)高中化學教學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化學課堂教學中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對重要知識點梳理歸納,可以避免學生出現(xiàn)知識漏洞,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例如,在教學“金屬及其化合物”單元“歸納與整理”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整理。首先,利用多媒體建立知識框架,使得所學的知識點條理清晰(如下圖)。
(下轉(zhuǎn)第151頁)
(上接第145頁)
教師再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提出問題,將學生回答的答案呈現(xiàn)在多媒體上,對重要的知識點集中展示,加深學生的印象。
將重要知識點集中展現(xiàn)在多媒體上,彌補了傳統(tǒng)“黑板+粉筆”教學模式下難以全面展示重要知識點的缺陷,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梳理重要知識點,既可以彌補學生的知識漏洞,也可以促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
(三)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轉(zhuǎn)移到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將課堂化枯燥為輕松,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所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在化學課堂教學中顯得非常重要。
以“非金屬及其化合物”教學為例,課堂教學中筆者先以提問的方式轉(zhuǎn)移學生的注意力。教師:“你們喜歡噴泉嗎?”學生回答:“喜歡”,教師繼續(xù)提問:“如果我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制作出美麗的噴泉,你們相信嗎?”學生都覺得不可能,認為自己制作噴泉就是“異想天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段“氨氣的噴泉實驗”的視頻,證明在化學實驗室中確實可以制作出美麗的噴泉,學生對這個化學實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展開化學教學活動,就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
由此可見,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夠?qū)W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使得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
(四)導入案例,融會貫通化學重要知識點。高中化學展開教學活動,變集中教學為“因材施教”,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適當導入教學案例,利用化學案例融會貫通重要知識點,使得化學教學內(nèi)容化難為易,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
以“離子反應”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檢查學生對化學重要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筆者導入化學案例,要求學生在探究案例中,進一步加深對化學重要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案例如下:
在某無色溶液里,只含有下列8種離子中的某幾種:Na+、H+、Ag+、Mg2+、Cl-、OH-、HCO32-、NO3-。已知該溶液能跟鋁粉反應,且放出的氣體只有 H2。試回答:
(1)若溶液和鋁粉反應后有 AlO2- 生成,則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離子,可能含有大量的 離子。
(2)若溶液和鋁粉反應后有 Al3+ 生成,則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大量的 離子。
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探究這個案例中的化學問題的答案,有效加深了對化學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化學實驗也是高中化學學科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之一,教師還應該重視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
(責編 韋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