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玲
由財團法人臺灣文化藝術基金會與文訊雜志社合作共同推動的“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20部”票選活動已于日前完成。作為“小說引力:華文國際互聯(lián)平臺”中的首發(fā)活動,臺灣長篇小說推薦作品的產(chǎn)生是相當慎重的,它先由《文訊》審慎地統(tǒng)計整理出2001~2015年間出版的404部小說資料,提供五位學者專家就此初步篩選出101部作為票選基礎,再由各世代作家、學者、編輯、出版專業(yè)人士共同投票,循此產(chǎn)生最后的推薦書單。事實上,票選機制涉及的因素相當復雜,此一推薦書單可視為專業(yè)讀者與作者書寫對話協(xié)商的結果,各部小說的文學表現(xiàn)與文學史意義,未必完全能由它的得票多寡來反映,但票選結果,應該還是相當程度地體現(xiàn)了現(xiàn)階段臺灣文學發(fā)展、接受與題材品味的變化情形。觀察其中所透露的訊息,或可讓我們對新世紀以來的臺灣(長篇)小說走向,有較為總體性的了解。
初步看來,在文學市場日益萎縮、文學閱讀人口成長不易的今天,近十五年來仍有數(shù)百部長篇小說問世,無疑是相當令人振奮的。長篇小說是時間精力與創(chuàng)作能量的持久戰(zhàn),作者們的用心及堅持精神令人感佩。初選階段,已可看出投入寫作者,年齡層分布于不同世代。前10名與前30名的作品,大致都呈現(xiàn)資深作家與中生代作家各擅勝場的局面;而中生代作家的表現(xiàn)尤其亮眼。朱天文、張大春、李永平、李喬、平路、賴香吟、舞鶴、郭松棻、蘇偉貞、蔡素芬、黃凡、顏忠賢等持續(xù)創(chuàng)作多年的重量級作家,其成就早就有目共睹。較年輕的作者如王聰威、許榮哲、伊格言、陳又津等,他們的小說雖然未能進入前30名,然而后勢看好。至于票選前10名中,駱以軍、吳明益、甘耀明各有兩部小說獲選,三位小說家的關注面多元而且深入,小說美學各有特色并且不斷推陳出新,令人激賞。駱以軍曾獲得多項大獎的《西夏旅館》得票居冠,它與陳玉慧的《海神家族》、施叔青的《行過洛津》自出版之后,皆成為學院研究的熱點,入選當屬順理成章。至于朱西寧的《華太平家傳》與陳雨航的《小鎮(zhèn)生活指南》皆以高票受到選薦,亦屬實至名歸。誠然,細讀票選前10名的小說,其所蘊含的意義已相當豐富;但若綜括對于前30名小說的總體觀察,或將更能體察新世紀以來,長篇小說的發(fā)展趨勢及特色。以下,即分就幾方面略述其大要:
少數(shù)民族題材蔚然成風
回顧戰(zhàn)后臺灣文學,上世紀50至90年代之間,大致歷經(jīng)了反共懷鄉(xiāng)、現(xiàn)代主義、鄉(xiāng)土、城市、政治、女性/同志與情欲/性別書寫等不同階段;21世紀之初,則有新/后鄉(xiāng)土小說領一時之風騷。檢視2001至2015年之間的長篇小說,最引人矚目的,應是少數(shù)民族題材書寫大量浮出地表,并且蔚然成風。它一方面出自于少數(shù)民族作家本身的書寫,另一方面,也吸引其他族群作家關注與投入。
30部小說中,巴代、夏曼·藍波安與霍斯陸曼·伐伐各自書寫族群故事,即有4部小說入選;吳明益《復眼人》、《單車失竊記》、甘耀明《殺鬼》、《邦查女孩》、平路《婆娑之島》,莫不以少數(shù)民族人物為小說要角,從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敘事。甚至于,《邦查女孩》根本就是敘述阿美族少女為部落子弟興學的故事。當然,在此之前,田雅各、瓦歷斯·諾干等作家,也曾以不同的文學體式去圖繪少數(shù)民族生活點滴,但借由長篇小說大規(guī)模鋪展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記憶、生活習俗,并自覺地呈現(xiàn)其族群語言特色,卻是新世紀以來的新興現(xiàn)象。族裔作家與非族裔作家紛紛投入“少數(shù)民族書寫”,意味著此一議題備受重視;但“少數(shù)民族”是否因此成為被消費的文化資本?或許是另一有待深思的問題。而無論如何,由少數(shù)民族作家與少數(shù)民族小說人物所開展出的文學書寫,必然在豐富臺灣小說風貌的同時,參與并促成了小說內(nèi)涵及語言的變化。
歷史書寫重層多元
歷史書寫向來是長篇小說的大宗。無論是家史、國史、個人生命史,都得以經(jīng)由長篇敘事,回映一個時代或族群的雪泥鴻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陳紀瀅、姜貴、李喬、鐘肇政等前輩作家,莫不著墨于此。新世紀長篇小說固然也就此多所琢磨,但可見的是,此一時期的歷史書寫已超越了先前“民國史”或“臺灣史”的簡單框架,而以“重層”、“多元”為重要特色;其中,尤以對日本殖民統(tǒng)治時期歷史的多方探觸為重心。
基本上,它的“重層”,在于民間信仰、民俗風情、鄉(xiāng)野傳奇、女性生命與官方論述相互穿透;無論是女性觀點的《海神家族》、富于魔幻色彩的《殺鬼》,抑或反詰日人史料記錄的少數(shù)民族敘事《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都為殖民統(tǒng)治時期的歷史敘述圖繪新貌。它的“多元”,則不僅緣于不同族群之歷史記憶的相互回映,也顯見于敘事方式及關懷面向的推陳出新。《大河盡頭》、《雨雪霏霏》寫大馬華人的生命追尋,《西夏旅館》以西夏的滅絕與最后一支逃亡族裔隱喻一整代人的流亡圖像;《時光隊伍》以丈夫“大疤”導出外省族群及身而為“人”者在時光長流中的浪跡旅程,都已是超越單純族群的歷史敘事。此外,《華太平家傳》以家史側寫時代遷變,《行過洛津》借伶人戲班寫鹿港移民社會的興衰浮沉,《單車失竊記》借由單車史、蝶畫工藝史、動物園史來鉤沉二戰(zhàn)時期的南洋戰(zhàn)史及“那一個無法好好哀悼的時代”,三部小說合并以觀,亦可意會到長篇歷史書寫的不同面向與微妙折變;從講究斯文倫理的大家族,到社會底層的戲子,再到鐵馬蝶畫———此一托“物”寄“情”,緣“物”求“史”的走向,是否還將有后續(xù)發(fā)展?不妨繼續(xù)關注。
多音復調(diào)的文字語言
錘文煉字,原是文學書寫的基本功。但如何借由語言音聲之介入,凸顯現(xiàn)階段臺灣族群文化多元交匯的現(xiàn)況,則是新世紀小說的另一特色。如《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以卑南語發(fā)音方式撰寫,并附上中文翻譯,使讀者看來,“某種程度而言像是卑南語與中文的雙語讀本”?!秵诬囀Ц`記》文本以多語言呈現(xiàn),除普通話、閩南語、英語夾雜,還插入日語及少數(shù)民族語的錄音檔案,不少語匯并以括號標注拼音、解釋意義,在在凸顯“聲音”———特別是非普通話之語言語音已逐漸成為小說構成的重要元素。小說因此不能僅止于“閱”,還要“讀”出聲音,才能體會其意義。
往前追溯,我們曾看到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以普通話、英、日、閩南語不同語言的交混,體現(xiàn)臺灣文化的交融現(xiàn)象,它因“聲”而成“文”的書寫取徑,使“文字”成為“語音”的標識符號,挑戰(zhàn)讀者“望文生義”的閱讀習慣。此一經(jīng)由字音同近而串連不同語系的作法,巧妙地介入敘事,成為構成情節(jié)的有機成分,不可或缺,近年里,林俊穎《我不可告人的鄉(xiāng)愁》出入于閩南語的文白系統(tǒng)之間,以河洛腔錘煉閩南語書寫,都讓我們想到德勒茲對于“少數(shù)文學”的論點:沖擊主流語言,形成文學的流變與新變。新世紀小說語言的多音復調(diào),顯示了這方面的豐沛潛能。如何更有機性地介入敘事,應該還有進一步開拓的空間。
最后,必須一提的是,就文類特質而言,長篇小說的體制規(guī)模,使它較諸中短篇小說更適合處理歷時性與多軸線的議題,涵蓋面向相對深廣。然而臺灣長篇小說書寫,除了曾在上世紀50年代盛極一時之外,其他時期實則篇制不多。八九十年代以來,更有日趨萎縮的危機。2003年起,臺灣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置“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發(fā)表補助專案”,鼓勵作者從事此寫作,十余年間,已有數(shù)十部長篇小說因專案補助而問世。如票選前30名小說中,即有12部小說曾獲“文藝會”補助;進入前10名者,更有4部之多。停筆多年的陳雨航、知名散文家方梓,也都在“文藝會”獎助下投入創(chuàng)作,并獲選薦。此一專案的立意及其效果,應予以高度肯定。以上所述,僅為對票選結果的簡要觀察。除此之外,《復眼人》對于生態(tài)環(huán)保問題的關注,《遣悲懷》、《西北雨》、《其后》對于死亡與存在問題的扣問,《巫言》從生活日常出發(fā)的文字煉金術,在在為臺灣小說開顯新貌,更不提還有諸多未能進入前30名的遺珠。它們共同為新世紀的臺灣文學締造豐碩成果,也讓我們對臺灣文學的未來,充滿樂觀的期待。
(選自臺灣《文訊》2016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