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在我看來,是一種有益身心的活動,更是一種高雅的情趣。
所謂泛舟,在他人眼里,或許是平凡普通而且單調(diào)的,但在我眼里,卻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處于不同的境界里、處在不同的天氣下、想著不同的事,在不同的地方泛舟,如此多的不同,怎么會是單調(diào)、平凡、普通的事呢?
看人泛舟,也是十分有趣的,甚至通過泛舟,能抒發(fā)出自己的感情,也能引出大道理。李清照曾于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后,寫下了《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彪m是寫泛舟,卻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真可謂是一往情深。還有詩歌巨匠朱熹在思索了某個問題之后,突發(fā)奇想寫下的《活水亭觀書有感》:“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北砻嫔蠈懙氖欠褐郏鴮嶋H上是通過泛舟一事通俗地詮釋了一個道理: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當(dāng)春水猛漲,即使艨艟巨艦也如羽毛般輕,自由自在地在水中移動。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強調(diào)藝術(shù)靈感的勃發(fā),足以使得藝術(shù)創(chuàng)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為創(chuàng)作藝術(shù)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
在我看來,戴叔倫的《泛舟》更是佳作:“風(fēng)軟扁舟穩(wěn),行依綠水堤。孤尊秋露滑,短棹晚煙迷。夜靜月初上,江空天更低。飄飄信流去,誤過子猷溪?!睂懺乱狗褐?,寫出了夜的靜謐、蕭瑟,這首詩似是朦朧,又似哀傷,意蘊更是絕佳,是我最喜歡的詩之一。
想象一下,泛舟湖上,垂柳陰陰,花枝招展,春燕來歸,怎能不詩興大發(fā)?怎能不文思泉涌?泛舟,乃在塵世之湖,泛心靈之舟,不亦清靜乎?不亦優(yōu)雅乎?不為情趣乎?
泛舟,乃是情趣……
【評點】
作者由泛舟生發(fā)開去,認為其不僅是有益身心的活動,更是高雅的情趣。文章著力從古人的泛舟中尋求證據(jù),寫盡了泛舟之情之趣之理。詩詞名句信手拈來,既是本文的行文線索與主旨之依托,又彰顯出作者深厚的文學(xué)功底。結(jié)尾連用五個反問句,鮮明地凸顯出文章的主旨,極具說服力度。 肖 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