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筱懿
知世故,而不世故
◎文/李筱懿
既不交淺言深,也不諱莫如深,讓別人清晰了解你的界限和距離,知世故而不世故,沒什么不好。
我20多歲時陪同我的女老板接待一位新客戶,項目聊得很順利,氣氛融洽,談工作已經(jīng)接近尾聲,于是開始涉及一些淺層次的私人話題。
客戶提到了她們一位共同的熟人:“XX跟你很熟吧?聽說你們還是大學同學,我來之前她就跟我聊到一些你的事情,說你業(yè)務能力特別強,大學時代就是班里的女強人?!?/p>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女強人”這個詞見仁見智,并不是完全的夸獎,我看了一眼我老板,她保持著禮貌的微笑,并沒有說什么。
客戶接著說:“XX還提到你是班里唯一一個和大學校友結婚的女生,你先生是同一所學校畢業(yè),比你高兩屆?!?/p>
我老板微微變了下臉色,停了一會兒笑著接話:“我和XX自從大學畢業(yè)再也沒有見面或者聯(lián)系,看來她對我的情況還挺了解?!?/p>
客戶答:“她說和你是好朋友?!?/p>
我老板說:“可能我和她對于朋友的理解不一樣,在我看來我們是同學,在同一個班級上過課,但沒有達到朋友的情分,朋友是雙方都認可的親昵關系,我們還沒有那么熟悉?!?/p>
我以為我老板為了給客戶面子,同時推進業(yè)務關系會給出特別八面玲瓏的回復,沒想到她那么說真話,心里又咯噔了一下。
客戶的臉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些微的意外,她順著話題繼續(xù)接:“難怪呢,我請你同學打個電話引薦下,她居然推辭了,可見沒有那么熟。不知道按照你的理解,我們今后是否有機會成為朋友?”
這話說得真難接啊,我為我老板捏了把汗。
只見她笑瞇瞇地說:“謝謝您這么看重我,咱們今天第一次見面,對彼此的了解都比較有限,希望今后有機會多走動走動,那就不一樣了,友情都是自然而然發(fā)生的,來,咱們先一起吃個午餐加深了解吧。”
一場略顯尷尬的聊天,被相對熱鬧的飯局中止了。
回程的車上,我問老板:“您覺得這個客戶能簽下來嗎?”
她臉望著窗外,扭過頭笑了一下,沒說話。
一周后,客戶順利和我們簽訂了協(xié)議,還是筆不小的合約。
我興奮地蓋章、找老板簽字,見到她克制不住崇拜:“其實您知道能簽下來單是吧?您當時那么接話,我擔心死了?!?/p>
她認真地簽好名笑著把合同遞給我:“為什么一定要說客套的假話呢?決定合作能否成功的并不是我說的話多么讓人愉快或者刺耳,而是雙方的銷售、品牌等等業(yè)績會不會在聯(lián)合后獲得提升,是共贏的吸引力夠不夠大,而不是話說得多好聽。”
我接過合同,說:“其實客戶最后那個關于能不能做朋友的問題,您回答得真意外?!?/p>
她說了一段讓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話:“那些問你難堪問題的人,開口前,他們想過自己的話會讓你覺得不舒適嗎?如果他們明知道這不是一個好問題卻依舊問了出來,那么,你又有什么必要一定給出讓人如沐春風的回答呢?既不交淺言深,也不諱莫如深,讓別人清晰了解你的界限和距離,知世故而不世故,沒什么不好。”
后來,出乎意料的是,我的老板還真的和那位客戶成了工作上惺惺相惜的朋友,甚至,對方非常欣賞她的坦誠和直率??蛻粽f:“她明明可以用冠冕堂皇沒有溫度的回答敷衍過去,但是,依舊給了個比較接近真實的答案,既不撒謊,也沒有難堪,還很符合第一次見面的分寸?!?/p>
這樣看來,女性的體貼,并不僅限于順從。或許見過生活凌厲,依然內(nèi)心向暖的狀態(tài),是另外一種風格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