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秋生
徐悲鴻
美術大師徐悲鴻家掛著一副對聯(lián):“獨持偏見,一意孤行?!弊鳛橐粋€中國現(xiàn)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他特別強調以科學的求真精神寓于美術教育。成語“一意孤行”是貶詞褒用,就是說他極力提倡用西方繪畫的寫實主義手法來復興中國畫,反對表現(xiàn)主義,并將素描教學作為美術教學的基礎。
錢鐘書
錢鐘書的小說《圍城》中說:“有些所謂的研討會,其實就是請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吃一些不干不凈的飯,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錢,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開一個不倫不類的會!”一連串帶“不”的成語惟妙惟肖,罵得實在解氣。
魯迅
魯迅的《為了忘卻的紀念》一文,有句話這樣贊美“左聯(lián)五烈士”之一的柔石:“無論從新道德,舊道德,只要是損己利人的,他就挑選上,自己背起來。”所謂“損己利人”,顯然是由“損人利己”改造而成。他把“損”和“利”的對象互相調換,使意思與原成語截然相反了。
馬一浮
新中國成立初期,陳毅親赴杭州拜訪馬一浮先生,到后正值馬老午睡。為了不影響馬老,他謝絕入室內憩坐,在門外的雨中靜等了一小時。馬一浮醒來后,很過意不去。寒暄之后陳對馬說:“過去人家掌權,您老不肯出山,現(xiàn)在人民當家了,您老總不能袖手旁觀吧!”馬老終于被感動,答應出任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他想起“程門立雪”的典故,說陳毅是“馬門立雨”呢。
華羅庚
數(shù)學家華羅庚當年參加世界解析數(shù)論大會后,美、法、德、荷等國的著名大學,都競相邀請他前去講學。他準備了十個數(shù)學問題,準備哪個大學在哪方面占優(yōu)勢,就到哪里講這方面的問題。友人梁羽生說:“這真是藝高人膽大呀!”華羅庚就活用了“班門弄斧”這個成語,回答說:“這不是藝高人膽大,是我一貫主張的‘弄斧必到班門。”
(馮忠方摘自《團結報》2017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