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邀天下客
Mai Chiying
The successor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e, the Chrysanthemum Expo in Xiaolan and Master of Chinese Art of Chrysanthemum
麥熾英
小欖菊花會國家非遺文化傳承人,中國菊藝大師
nihao:小欖不是產(chǎn)菊之地,為什么會以菊聞名?
麥:明代開始,小欖已經(jīng)有菊花會的叫法,而根據(jù)我們查閱的史料,只有北宋時期的開封才有菊花會的叫法。所以我們推測小欖菊花會的風俗是從中原傳來的。明清時期,很多小欖人在朝廷做官或者出外經(jīng)商,有功名的人士占了整個大香山縣的1/3,稅負也占了1/3。這些人也把更多中原先進的文化帶回到小欖,那些做官的經(jīng)商的,把中原的菊花品種帶來了,文人雅士對菊花情有獨鐘。從明清到現(xiàn)在,每年的菊花會都是不收門票的,不是以盈利為目的,而是以菊花聯(lián)絡感情,打響小欖的名氣。
nihao:從工藝上來說,小欖領先之處在哪里?
麥:菊藝有南北派之分,小欖在菊藝上的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大立菊——一株立菊(樹干)開成百上千朵花,而且,從清代時期,小欖就有這種菊花栽種技術的記載,當時,一株可以開百朵,而現(xiàn)在,我們進入吉尼斯紀錄的一株立菊,開以開8000多朵花。能形成這種技術,跟南方的氣候有關。菊花一般是短期生長很快開過就枯死凋謝,但小欖菊花培植18—21個月,小欖人懂得用光照來延長生長期,長得越久開花越多。在北方不可能做到,一般是3月種10月就開花了,根本過不了冬。
nihao:為什么小欖菊藝可以從古到今一直保持生命力?
麥:在小欖,除民間有愛菊種菊的習俗外,官方、組織也一直很重視。為服務大規(guī)模、一年一度的菊花會,成立專門的基地去研究技術,培養(yǎng)和傳承菊藝,以集體方式來維護。因為像大立菊是需要長時間養(yǎng)護的,不符合趨利的特性,如果純以商業(yè)目的來選擇種植的方向,會失去獨有的工藝和菊花會的品牌。說到底,小欖菊花不是賣花,是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