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課標全國卷Ⅰ: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xiāng)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請選擇兩三個關鍵詞,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
學科網名師劉小忠點評:中國關鍵詞是考生耳熟能詳的話題,加之試題多角度的提示,考生若從關鍵詞中任選兩三個來寫,肯定會忽視本次作文的核心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進而導致偏題。因此先將關鍵詞歸類,再找到它們各自的聯系,對于寫出高分顯得尤為重要。當然也可以把成就與問題(空氣污染與食品安全)結合起來做一番辨正分析和介紹,也許更能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然而,考慮到考生掌握的典型材料、生動材料是有限的,大部分作文可能是一篇“主題先行,謳歌中國”的應景之作,很難寫出真情實感。
2017年《做人與處世》文章對照:二月下《無聲的廣場舞》、三月下《有多少鄉(xiāng)愁就有多少希望》、五月下《大國匠心》。
二、新課標全國卷Ⅱ:6個古詩句選2個或3個,自擬題目: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4.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等。5.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學科網特約名師邱靜點評:首先,需要理解材料的意思。就這道作文題本身來講,材料與生活緊密相連,這六句古詩理解意思的難度比較小,如“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強調的是扭轉乾坤的氣魄和洞悉時空的慧眼。魯迅的話,正是對現代青年的鼓勵,活出真我,活出個性?!白詮姴幌ⅰ?,清華的校訓,意在鼓勵當今青年奮進不止?!盎ㄖ械谝涣鳌?,透露出的自信,具有感染力。魏源的詩句,“見一堂、照四方”,強調處世要有大局意識。綜合這六句詩句的意思,選擇意思相近的或有共同點的詩句立意。這道作文題,可以從個人的角度,強調個人不斷奮斗,不斷進步,充實自己,引領時代的進步。
2017年《做人與處世》文章對照:一月上《學霸不是一個單數》《無冕亦英雄》、二月上下《人在故鄉(xiāng)不慌張》《用我的夢成就無數人的夢》《做自己心靈的主人》、七月上《不留退路,看見出路》。
三、新課標全國卷Ⅲ: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
學科網名師定海點評:考生看到這道作文題,容易被部分粗心的考生忽略的是題目對作文標題的限制,可能會有不少考生在閱讀試題時將“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中的“副”字漏掉,這就犯了審題的大忌。這個“半命題”就是所謂的“任務”,構思時必須先確定好副標題:是寫“我看高考”呢,還是寫“我的高考”?一字之差,差別大矣!如果確定寫“我看高考”,重點就在“看”,要談對高考的看法,最適宜寫議論文;如果確定寫“我的高考”,重點就在“高考”,要寫出我和高考的關系,可寫議論文,也可寫記敘文,還可寫抒情散文。只有先在思想中確定了這一點,才能接下來進一步思考文體問題和選材問題。
2017年《做人與處世》文章對照:一月上《久而不厭》、七月上《高中照進現實》《比你優(yōu)秀的人正在努力》、六月下《高考之外》。
四、北京卷材料作文:1.紐帶是能夠起聯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文化的發(fā)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都需要紐帶。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學科網名師劉慧芬點評:首先解釋了何為紐帶,紐帶是起聯系作用的人或事物;然后交代了寫作的方向,考生在寫作的時候,可以把立意點落腳在人心、力量、經濟、文化、歷史、社會等方面,概括起來,可以從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歷史、人與文化、文化與文化的聯系方面展開。知識面比較狹窄的考生,可以就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展開,更多的是關注生活方面的紐帶。知識面比較廣的考生,可以寫人與歷史、人與文化方面的聯系,歷史的傳承、文化的傳承等。比較喜歡關注社會的考生,可以從國家的經濟世界化的發(fā)展、社會的安寧、社會的和諧等角度立意。
2017年《做人與處世》文章對照:一月下《不回微信很嚴重嗎》、二月上《失信筑起的墻》、六月上《少年書架》、五月上《藝術的生活》。
2.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顯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你將選擇怎樣的畫面?請展開想象,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名師劉強點評:“共和國,我為你拍照”一題,可謂是“中國夢”的具象化。設想國家在32年后的樣貌,本質上是將學生放在“藍圖設計師”的位置,因此有沒有自覺的擔當精神,有沒有厚重的家國情懷,從基礎上影響著整篇文章的質量。可以宏大,可以小場景,提示切入的角度可以大到國家、社會的整體面貌,也可以小到一頓飯、一輛車、一個人。這也提醒未來的考生,首先要走出教室,開闊視野,關注時代與國家,擁有自覺擔當的意識;其次,既要留意大的形勢、動向,又要關注身邊的小事,讓對國家、自我的期許與責任具化在生活的點滴之中。
2017年《做人與處世》文章對照:五月上《大國木匠》、二月上《景海鵬:心態(tài)清零三上太空》、三月下《辭職種菜的外交官》《盲女孩的殘奧夢》。
五、江蘇卷材料作文:生活中離不開車。車,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車來車往,見證著時代的發(fā)展,承載了世間的真情;車來車往,折射出觀念的變遷,蘊含著人生的哲理。選取角度,自擬題目。
學科網名師陳陽點評:從閱讀材料中可以看出三個層次的提示:一、車的外形各異,種類繁多;二、見證發(fā)展,承載真情;三、折射觀念,蘊含哲理。解題立意時,可以從生活中車的類型更替,看到個人的變化、社會的發(fā)展、國家的強盛,可以用遞進式的方式闡述社會的發(fā)展、變化。也可以從坐車人的心情中看到人世間的變遷,時代的潮流,傳遞的真情。把握作文題目中社會的發(fā)展、人的真情、世事的變遷,悟出自己的人生哲理。歸根結底,車的變化說到底是人的變化,人類的智慧完全可以駕馭未來,改變這個或那個時代。本作文應以議論文為上,有新穎的感悟為佳。當然,如果有個好的關于車的故事,寫一有所得的記敘散文也不錯。
2017年《做人與處世》文章對照:二月上下《懶讓人失去光澤》《快遞西施》、三月上《忘記年齡再出發(fā)》。
六、上海卷材料作文:預測,是指預先推測。生活充滿變數,有的人樂于接受對生活的預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華師大一附中語文教師管維萍點評:今年的高考作文指向預測,生活是可預測的嗎?這實際上指向的是“必然和偶然”的關系,學生可以就此展開思考。題目又說,有的人樂于接受,有的人不以為然,不同的人,對此持不同的態(tài)度和視角,展現的是不同的生活視角,年輕學生又該怎么看待。對學生來說,題目有很深的哲學意味,既能引領學生深度思考,又能呈現學生的思維品質。無論是題型、難度或思維品質,今年命題和平時教學的契合度較好,對高中平時教學有很好的引領作用。
2017年《做人與處世》文章對照:三月上下《你低頭錯過的風景》《換位思考,你會看到問題的真相》《天生格調必有用》、四月上《精神世界里的窮人》。
七、山東卷材料作文:一個24小時書店,供人夜讀,不讀書在那睡覺也可以,平等對待流浪者、大學生等所有閱讀者。談一下感受,自己命題,體裁不限。
學科網名師于海生點評:這則材料打破了材料和時評的界限,是時評作文和材料作文的結合。這則材料從書店的角度可以立意為:1.尊重他人;2.包容不同的選擇;3.對世界、他人抱有愛心、善意;3,商業(yè)不拒絕道德;4.關愛弱勢群體;5.為不同的生活方式提供更多的選擇,6.平等;7.工作的意義等。從讀者的角度可以立意為:1.不論什么身份,都擁有讀書的權利;2.閱讀不分身份、時間等。這則材料較易寫成議論文,記敘文寫作要注意不能簡單擴寫,注意點題;散文能充分抒情也不錯。
2017年《做人與處世》文章對照:三月下《最好的年華去閱讀》、四月下《心藏一念,情懷自來》、五月上《人性得到尊重時》、六月上《讀書就是回家》。
八、浙江卷材料作文: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心靈之書”,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對作家的觀點加以評說。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教師崔勇點評:有字之書,很好理解。就是我們日常所見的各類書籍。它是人類過去的精神生活的留存——涵括智慧和愚昧;無字之書,也比較好理解,一般來說它指的是我們所面對的紛繁復雜的當下社會。心靈之書呢,也好理解,它就是要求我們在人生過程中的“心靈成長”和“內心觀照”,也就是和“頭頂上的星空”相對應的“內心的律令”——自我的道德訴求。所以說,這個題目相對來說比較好理解,也就是說,學生可以比較容易把握題旨。把握好題旨,寫起來就不太會跑題。
2017年《做人與處世》文章對照:四月上《德位相配》、五月上《人生失意須盡歡》《人生最失意的投資》、六月下《愛上讀書,遇見不一樣的自己》、七月上《閱讀是一種救贖》。
九、天津卷材料作文:我們在長輩的環(huán)繞下成長,自以為了解他們,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是一部厚書,一旦重新打開,就會讀到人生的事理。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深入思考,圍繞“重讀長輩這部書”寫一篇作文。
作文網龍祖勝點評:首先,該作文題為了減輕學生的審題壓力,以“重讀長輩這部書”為切入點,命題人給考生提供了啟發(fā)學生思維的寫作角度:“讀到人生的事理,讀到傳統(tǒng)的積淀,讀到時代的印記,還可以讀出我們自己,讀出我們成長時他們的成長與成熟,讀出我們和他們之間認知上的共識或分歧……”這樣,考生可以在此引導語的啟發(fā)下,充分調動自己與長輩的生活經驗,自主地選擇自己最有感觸、最感興趣、最有話可寫的角度來寫,既可以寫自己讀出的正面體悟,如事理、傳統(tǒng)、時代的印記等,也可以讀出他們的“思想落后面”以及他們與自己的矛盾、分歧、代溝等,而且要想寫得深刻,就應該進行思辨性地闡發(fā)。
2017年《做人與處世》文章對照:五月下《那些給母親打的電話》、六月上下《書中有家風》《打賭的娘倆》《放風箏的父子》、七月上《母親對莫言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