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振剛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各大高校重點發(fā)展方向。在此背景之下,易班網絡社區(qū)作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應運而生。
一、易班平臺發(fā)展源起
易班網絡平臺(YiBan)是一個提供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的綜合性互動網絡社區(qū),其融合了論壇、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Web2.0應用,加入為在校師生定制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務功能,支持WEB、手機客戶端等多種訪問形式。易班的建設與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其自身的發(fā)展歷程。
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第16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要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由此,高校日漸重視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影響。在互聯網進入大學生思想管理領域的大背景之下,易班應運而生,成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中一個有效工具。2007年8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提出了建設易班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設想,隨后在上海開始試點,于2009年10月設定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為首批推廣試點學校,當年注冊用戶達到5萬人。2012年9月,易班在上海實現了公辦、民辦高校全面覆蓋,同年6月,易班平臺推廣建設開始在上海以外的學校進行試點,以西華大學和廈門大學為試點將易班推向全國。2014年,國際知名的Alexa網站對易班的流量統(tǒng)計顯示,易班的排名從4萬名上升到1萬名,可見易班的發(fā)展迅速,日漸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管理的新動力?!敖刂?015年7月,易班平臺的總注冊用戶數達到了2527597人,校方認證用戶數達到1247249人”,本年12月,全國易班試點高校197所,注冊學生用戶327萬,日均流量1000人次。在易班平臺發(fā)展的過程之中,易班平臺從Web1.0發(fā)展到Web2.0,功能不斷地完善發(fā)展,慢慢發(fā)展成為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重要的網絡平臺,在大學生思想管理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加強易班平臺的建設與推廣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那么,如何推廣和建設易班呢?筆者以為,可以從易班平臺的優(yōu)缺點入手,充分利用易班平臺的優(yōu)點和特色,改進易班的缺點與不足,進而推進易班的發(fā)展速度和規(guī)模。
二、易班的特色與不足分析
易班,作為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新工具,有其自身發(fā)展的優(yōu)勢與特色,同時也有其缺點與不足。
1.易班的特色與優(yōu)勢。易班平臺使用對象及范圍的特殊性。易班的主要對象為在校大學生。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當代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存在思想偏激,叛逆性強、好奇心強,追求新興事物的主要特點,同時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階段,需要正確的引導,這可謂是大學生群體思想的特殊性。易班平臺是學校進行學生管理的一個新興平臺,其使用的范圍主要在學校內部。學校以教書育人為主要目標,這就使得易班的內容更加注重教育性。
易班平臺自身的特色。首先,易班是一個內循環(huán)的互動平臺,實行實名認證。班級學生進行實名注冊,由班級輔導員進行審核通過,方可加入到易班的系統(tǒng)之中,方便輔導員的班級管理。其次,易班平臺是一個兼具教育與娛樂雙重性質的互動平臺。因易班主要應用于學校,因此教育性和引導性成為了易班平臺的主要特色,也是易班的靈魂所在。易班是一個互動平臺,互動性較強。易班平臺中的話題板塊提供投票、征求意見、尋求幫助、評選班委等互動欄目,輕松實現師生間的互動與聯系。再其次,班級為教育單位是易班的又一特色。易班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管理的,加快信息傳遞速度,利于信息在班級中的傳播與擴散,促進班級的管理。
易班作為新興工具,具備一定的優(yōu)勢。優(yōu)勢一,國家的重視,財政支持大;易班平臺一經試點,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2010年8月,新華社發(fā)表《滬高校網上社區(qū)“易班”成為思政教育新地》的報道上海易班建設情況。2011年劉延東副總理,做出指示,要求教育部加大易班的支持力度,使易班盡快走出上海,覆蓋更多的高校。2013年劉延東副總理再次提出將易班推向全國,加快了易班的發(fā)展速度,各級政府均十分重視易班的發(fā)展。黨中央以及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使得易班建設的經濟來源充足,有了堅實的財政基礎。優(yōu)勢二,永久免費,資源共享;易班是一款非商業(yè)性的公益社交平臺,采取永久免費制。在易班之中,各位老師和同學可以上傳學習資料以及利于健康的娛樂資源,平臺中的人可以免費共享這些資源,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較為寬松的資源共享平臺,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2.易班的缺點與不足。易班的推廣與建設,不乏其不足與問題。使用的頻率低,黏度不高可謂其最大的弊病。究其原因筆者以為有三大點:第一,易班軟件本身的不足。易班,作為一款學生管理的軟件,更新和優(yōu)化速度慢,操作不夠簡便,功能不夠完善,使得其使用的體驗遠遠落后于其他的商用社交軟件,導致學生更多去使用其他的網絡互動軟件,使用黏度低;第二,易班是國家重點支持發(fā)展的對象,因此在學校執(zhí)行的過程之中,不免會出現強制要求注冊的現象,刺激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學生從心理上排斥使用易班。第三,易班,作為給大學生使用的互動平臺,內容缺乏吸引性,不夠新穎,不能夠激起大學生的好奇心理,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求。
三、易班平臺推廣建設對策分析
易班平臺,作為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興平臺,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因此其推廣建設更是備受關注。易班平臺的推廣和建設應該充分利用其優(yōu)勢和特點,彌補其不足和缺點,解決存在的問題。實現易班的校本化,打造特色易班平臺,提高易班黏度,提高用戶使用頻率,將易班融入到大學生群體之中,是其推廣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筆者以為,實現易班校本化,打造特色易班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政府支持,加大學校易班建設力度,完善易班軟件,符合大眾需求。易班,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師生互動媒體,對于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發(fā)揮重要作用,備受國家重視。教育部設有易班發(fā)展中心,推動易班平臺在全國的推廣使用,因此易班是從國家層面開始推向全國,這為易班的推廣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由于國家的提倡,一方面地方政府會給予易班推廣相應的支持,同時也可以提高易班在學校的受重視程度。易班的建設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組建技術支持隊伍,完善易班軟件的功能,滿足大眾日益增多的互動社區(qū)需求,提高使用體驗,從而將易班推廣開來。
2.內容校本化,形式多樣,根據大學生的特點進行建設,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增加易班平臺使用黏度。易班的使用主體是在校大學生。大學生好奇心重,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同時逆反心理強烈。針對大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們在建設易班平臺的時候,首先,我們要利用易班平臺 的特點,讓學生將易班看做虛擬空間中的班級大家庭,從內心接受易班,認知易班。其次,優(yōu)化易班軟件,完善易班內容,增加符合大學生需求的新模塊,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增強大學生互動性與參與性,提高大學生易班使用黏度。比如資料共享除了學習資料外,可以增加一些有益于大學生的娛樂內容;多舉行一些線上線下互動的投票活動(校園十大歌手),培養(yǎng)大學生使用易班的習慣。再其次,易班推行減弱行政化,在易班的推行過程之中,要以引導大學生使用為主要目標和方式,切忌強迫加入易班的現象,因為大學生的逆反心理會促使大學生一步步遠離易班,出現注冊學生眾多,使用極少的問題。最后,大學生是易班的使用者,同時也是易班的建設推廣者,積極鼓勵發(fā)揮大學生的作用為易班平臺的建設推廣貢獻自己的力量。大學生作為易班的使用者,對易班的使用體驗、存在問題最為清楚,應鼓勵大學生對易班建設推廣建言獻策,讓大學生參與到易班的推廣建設中。
3.建設易班隊伍,加強易班管理,增加易班的推廣力度,為易班建設提供隊伍基礎。實現易班的校本化,做好易班建設和推廣,易班隊伍建設是基本保證。易班隊伍主要可以分為行政隊伍、輔導員和教師隊伍、技術隊伍三支隊伍。行政隊伍主要負責易班建設和推廣導向決策,資金的籌集等工作,輔導員和教師隊伍則是和學生最直接接觸的隊伍,最為了解學生的需求,是易班和學生溝通的橋梁,同時也是易班的使用者。一方面,可以為易班的建設提供建議和對策,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易班,有利于易班的推廣建設。技術隊伍,則負責易班平臺技術維護和欄目研發(fā),為易班的推廣建設提供技術服務。三支隊伍需要相互協作,共同將易班建設為大學生的網絡互動空間,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總而言之,易班平臺作為國家大力推行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新興平臺,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和特色,同時,也存在問題與不足。學校應該加強行政隊伍、輔導員和教師隊伍、技術隊伍的建設,為易班解決問題與不足提供隊伍保證。同時,要充分利用政府支持,以大學生的需求為導向,發(fā)揮學生的參與主體的作用,提高易班平臺的黏度,打造特色易班,加強易班平臺的建設與推廣。
(作者單位: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