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體檢中心 河南 鄭州 450000)
·護理實踐·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管理對新入職護士自我效能及工作壓力的影響
劉雨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體檢中心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探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管理對新入職護士自我效能及工作壓力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河南省人民醫(yī)院62名新入職護士,按照入職順序分組,每組31名。對照組接受基礎管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管理。比較兩組自我效能評分(GSES)、工作壓力評分(BSSI)。結果 研究組管理后GSES分值高于對照組,BSSI分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管理可增強新入職護士自我效能,減輕工作壓力。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人性化管理;新入職護士
隨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及醫(yī)療技術的進步,患者及醫(yī)院對護士的要求逐漸升高,此外,護理人員少,工作壓力大,夜班倒班頻繁,易致使護士產生職業(yè)倦怠,尤其是新入職護士[1]。人性化管理作為現代護理管理的發(fā)展方向,是一種以充分挖掘人的潛能為己任的管理模式,追求全方位和諧發(fā)展是人性化管理的最終目標。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人文主義科學理論之一,包含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等5個方面,一旦人滿足較低層次需求后,可激發(fā)高層次需求渴望,從而調動其護理工作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本研究旨在探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管理對新入職護士自我效能及工作壓力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河南省人民醫(yī)院62名新入職護士,按照入職順序分為兩組,各31名。均獲取專業(yè)資格證書;均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男3名,女28名;年齡20~56歲,平均年齡(38.54±10.87)歲。研究組男2名,女29名;年齡21~57歲,平均年齡(39.21±12.34)歲。兩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管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基礎管理。①對于新入職護士,護士長應進行常規(guī)入科教育及指導;②定期參與新職工培訓、科室及護理部業(yè)務培訓;③定期進行心理關心及指導。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管理,具體如下。
1.2.1 生理需求 管理者排班時應充分考慮護士身體情況,按照身體素質予以不同分工,對于感冒、痛經護士,予以調休;對于業(yè)余時間參與科室學習或醫(yī)院培訓護士,予以適當補休;同時管理者應主動與護士交流,了解其基本信息,協助其制定工作計劃,有效利用時間,使工作與生理需求達到平衡。
1.2.2 安全需求 醫(yī)院作為一個特殊環(huán)境,無法避免醫(yī)源性傷害,故對于業(yè)務不熟練護士予以人文安排,進行安全教育,加強規(guī)章制度學習;分析具體事例幫助其形成良好價值觀,指導其從患者角度考慮問題,講解應急事件的應對措施;加強法制教育學習,告知其醫(yī)療過程中承擔的義務及享有的權利,避免因法制觀念較差所致護理缺陷;增強職業(yè)防護教育,定期舉辦職業(yè)防護講座,增強安全防范意識、自身保護意識。
1.2.3 歸屬需求 護士在實際工作中,沒有歸屬感,易對護理工作產生質疑,無法用良好心態(tài)去面對和解決問題,故科室應創(chuàng)造信任、和諧、寬松、理解的人際氛圍,建立團結互助工作環(huán)境,有效緩解工作壓力及負性情緒;管理者應定期組織形式多樣的情感交流活動,建立心理上歸屬感、認同感及安全感,促使其積極投入工作、照護患者。
1.2.4 尊重需求 工作中應相互尊重彼此想法和需求,護士長應多采納護士意見,糾正工作偏差,改進工作不足。
1.2.5 自我實現需求 管理者應以醫(yī)院總體目標為主,制定護士個人發(fā)展計劃,且管理者應了解每位護士特長,讓每個人都能發(fā)揮所長;管理者應接受、信任護士,了解其意見及心聲,指導其參與管理決策,使其關心組織;為護士創(chuàng)造更多繼續(xù)醫(yī)學教育、培訓機會,有助于其實現自我愿望;以每位護士職業(yè)價值觀為基礎,分析護理職業(yè)發(fā)展優(yōu)勢及局限,提出針對性建議。
1.3 觀察指標 ①分別于管理前、管理后,應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對兩組護士進行自我效能評估,包括10個項目,每個項目分值均為1~4分,其中1分為完全不正確,2分為有點正確,3分為多數正確,4分為完全正確。②應用Beck-Srivaatava壓力量表(BSSI)評估兩組護士的工作壓力,包括46個項目,各項目分值均為0~3分,輕度壓力為0~35分,中度壓力為36~70分,重度壓力為71~138分。
管理后兩組GSES、BSSI評分均較管理前改善,且研究組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BSS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GSES、BSSI評分比較分)
護士是醫(y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我國護士編制不足,且大部分護士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tài)。工作壓力影響其身心健康同時,對護理質量也造成一定威脅。因此,探索一種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合理使用人力資源以及開發(fā)護理人員潛能,是各個醫(yī)院護理管理者的追求目標。目前,部分醫(yī)院管理仍以規(guī)章制度為核心,通過規(guī)章制度、組織結構、賞罰分明等方式進行剛性管理模式,雖可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其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但易對其心理及生理造成巨大壓力,影響服務質量[2-4]。
隨現代護理模式的不斷轉變,基礎管理因自身不足已逐漸被臨床摒棄,而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管理因具有良好護理效果得到臨床廣泛推廣及應用。人性化管理以激發(fā)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為目的,增加其對護理工作的熱愛,使其積極的面對工作,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以人的需求分析人的行為,并遵循人的行為動力,表明人的需求由低至高發(fā)展,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心理活動與人類行為共同規(guī)律。本研究將其應用于新入職護士,結果顯示管理后研究組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BSS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管理可增強新入職護士自我效能,減輕工作壓力。原因在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管理注重需求序列性及潛在性,尊重個體不同階段、不同時期、不同層面需求,全面和諧發(fā)展,有助于增強新入職護士自我效能,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管理可增強新入職護士自我效能,減輕工作壓力。
[1] 彭成君,楊麗娜,何劍,等.臨床新護士工作環(huán)境對職業(yè)倦怠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24):82-85.
[2] 徐蘭平,郭琦,李海英,等.PBL教學模式培訓對新入職護士核心能力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33):4863-4865.
[3] 殷彬燕,張軍花,蔡文智,等.基于微信的適時教學模式在手術室新入職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5):667-670.
[4] 康坦坦,何利,耿麗娜,等.傳統(tǒng)文化教育對新入職護士職業(yè)自我概念形成的積極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36):2830-2834.
R 4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6.104
2016-12-29)